新学年倒计时:你家娃可能陷入了“开学恐惧症”,家长如何引导?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开学啦!回归阔别2个月的校园,本该是件兴奋的事~可是家里的娃似乎不这么想,问题出现在哪?——开学恐惧症!

什么是“开学恐惧症”?

几乎每个孩子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的反应。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对象:

0-2岁的孩子主要害怕很响的声音、与养育者的分离、陌生人和大的物体;

3-6岁:怕黑、电闪雷鸣、动物昆虫、独自睡觉、想象中的事务;

7-16岁:害怕更为现实的事件,如损伤、疾病、成绩、死亡、自然灾害、暴力事件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恐惧会逐渐好起来,并不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如学习、交往,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就可以缓解。

如果孩子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超过了该恐惧带来的实际危险,更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就称其为恐惧症,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

恐惧症有不同的种类:动物恐惧、自然事件恐惧、对自身有损伤恐惧、社会交往恐惧等。

学校恐惧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主要表现为担心上学或回避上学的情绪。

“开学恐惧症”不是一个专用的医学术语,也不完全同于一般的学校恐惧症,是因为近几年此类学生较多,社会上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俗语。

主要特点

对“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产生恐惧,导致孩子对适应学校或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焦虑、恐惧、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

易发学生群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等。

常见的因素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孩子学习的过分紧张。

临床表现和易发情境

早晨上学时情绪痛苦,要家长满足自己某些条件才勉强学习,或者被强行带到学校,到校门口时,紧张情绪更加明显,拒绝进校、大哭大闹,情绪强烈、说教无效,如果待在家中,通常愿意看书做功课,在确认不上学时,行为表现正常。

有些孩子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以躯体症状为主:

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腹泻、尿急、发热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需要上学的时间出现、明显,不上学的时候不明显;临床检查没有阳性发现。

严重的孩子可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全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影响饮食和睡眠。

上幼儿园困难的小朋友则为分离性焦虑:

哭泣、特别黏人、发脾气,恶梦,不能独自入睡,拒绝没有父母或主要抚养者陪伴地上学或上幼儿园;

会有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情绪;

也会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慌等躯体症状。

儿童害怕和拒绝上学的情形:

1、第一次上学,或进入新的学校;

2、因为生病或假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

3、存在家庭问题: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生病、家庭暴力;

4、丧亲或遭遇创伤性事件,如遭遇虐待、暴力攻击;

5、自认为学习失败或不能融入集体,没有朋友;

6、有些儿童在学校相关场所出现惊恐发作,为避免发作而拒绝上学;

7、亲子关系界限不清,受到父母过度保护,或者父母焦虑、对孩子过度担心。

孩子、父母和家庭如何应对?

大多数孩子在开学前都会有不愿意开学、不愿意去学校的心情,尤其是孩子从轻松愉快的假期突然转变到紧张的学习中,更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

孩子——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新的环境,包括接受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且要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作为父母——

首先,应该理解孩子,尽可能地了解孩子恐惧上学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分析产生恐惧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导,多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同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开学前调整作息,让孩子提前进入上学时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预习新学期的功课,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检查孩子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三,家长要积极与老师学校取得沟通,得到老师和学校的帮助。

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

支持性治疗:详细了解情况,了解有利和不利因素,家长、学校、心理医生配合,关心孩子,倾听烦恼,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减少压力、树立信心,尽可能减少脱离学校、同学环境的时间;

家庭治疗:是解决孩子上学恐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家长是孩子应对上学焦虑的基础和保障,父母的行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

父母要克服自身的紧张和焦虑,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积极的方面,多鼓励、表扬,父母双双一起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持续应对和处理亲子三角关系的演变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最有利;

夫妻间要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善于发现家庭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家庭和睦、父母合力,一定会帮助孩子走出恐惧,拥抱快乐的学习生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