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问:为什么彼得·潘不用长大?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葵晓晓第50篇原创文章

如果孩子在问:妈妈/爸爸,为什么彼得·潘不用长大。

我们该如何回答?

也许有看过书的爸爸妈妈会依着自己儿时的模糊记忆,含糊地说: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不愿意长大吧~

也有聪明的爸爸妈妈会赶紧搜索一下,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因为他“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摘自百度百科)

自然也有时时刻刻不忘考察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父母会说:宝贝,你先跟妈妈/爸爸说说你的理解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种,只是不知是否有父母会坦诚地承认:孩子,妈妈/爸爸看过这本书,但好像已经忘记彼得·潘了,我们一起来重新读一遍好吗?

也许等读过之后,我们就知道彼得·潘为什么长不大了。

承认吧,其实我们已经很久不记得彼得·潘了。

我常常在网络上买书,那些评价里总会充斥着或焦虑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他们会评论说:“还没看,给孩子们囤书。”、“孩子学校/老师要求看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希望孩子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次看到类似的评论,我总会无奈地想:为什么一个不读书的父母就认为自己可以培养出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呢?这2者之间实在是毫无逻辑的。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给孩子看的书,大人们是一定要读一遍的。因为“勤能补拙”,因为在想象力、天真以及对这个世界本身的敏感感知度上,我们大人和孩子比起来,真的是差太远太远了。所以我们得多看些孩子的书,时时不忘把自己往孩子那边拽一拽。

彼得·潘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讲,我认为并不能算一本童书。

当我们小的时候读这本书,我们只能看到永无岛和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

可当我们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时再看,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而这本书也将用它惊才绝艳的故事和寓言真正震撼到我们。到那一刻,我们才能明白,《彼得·潘》里的忧伤从何而来。

在《彼得·潘》这本书里,有多少的梦幻就有多少现实,有多少童真就有多少邪恶,有多少爱恋就有多少无情,有多少冒险就有多少平淡,有多少无畏就有多少无知,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忧伤。



100多岁的彼得·潘

在聊这本书之前,让我们还是来谈谈彼得·潘的身世吧。

虽然彼得·潘是永远长不大的,但要从他出生算起,他现在已经117岁了。

虽然书中的彼得·潘总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但其实他是有爸爸的,他的爸爸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J.M.Barrie)。至于母亲嘛,也许彼得·潘确实是没有妈妈的。

1902年,巴里在《小白鸟》一书中,首次介绍了彼得·潘这个人物。1904年,巴里创作出了舞台剧《彼得·潘——不愿长大的孩子》,这部剧在伦敦的首演大获成功,并获得了马克·吐温的盛赞,称其为塑造心灵的福音。得益于舞台剧的成功,1906年,关于彼得·潘的章节得以独立出版,书名定为《肯辛顿花园的彼得·潘》。

詹姆斯•巴里出生在苏格兰,20多岁时移居伦敦,他在伦敦的住所离肯辛顿公园不远。据说有一日,巴里在肯辛顿公园巧遇了几个孩子扮演仙女和海盗,在一起嬉戏打闹,巴里看着他们,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小男孩第一次有了具体的模样。后来巴里送孩子们回家时才知道,他们竟然是自己邻居的孩子。而这个邻居三儿子的名字就叫做彼得。此后,巴里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彼得·潘》。

这部小说问世后几经修改,直到1911年,小说增加了最后一章——“温蒂长大了”,书名也正式更名为《彼得·潘和温蒂》。

此后,这个常常呲着一口乳牙,有着漂亮微笑,永远没有长大的彼得·潘飞向了全世界。他成了百老汇和迪斯尼的宠儿,随着那些关于他的奇幻故事,他飞入了几乎全世界每个孩子的梦里。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说彼得·潘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为孩子们朗诵的不是她自己的作品《哈利·波特》,而是《彼得·潘》。哪怕是隔着百年的尘埃,我们仿佛仍能听到彼得·潘骄傲地翘着鼻头说道:“没人能抓住我,然后强迫我成为一个大人”。



这本书主要在写什么?

这本书其实写的很直白。

在那些故事推进的进程中,我们甚至可以近乎突兀地看到作者为我们细心准备的解说。

也许是怕大人们看不懂,也许是怕大人们没有耐心看。总之作者把他的核心思想都赤裸裸地写在纸面上了。直白到每一个翻开这本书不到2章的人都会发出一声叹息:噢,永无岛,我的童年。噢,彼得·潘,我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小孩。

与其说这是一本童书,不如说是给成年人看的治愈童话。其实只有成年人才需要彼得·潘,才需要偶尔回一趟永无岛。因为只有被现实挤压地气喘吁吁的“大人们”才需要有一个精神花园让他们喘口气,歇歇脚,回回神儿。

孩子们其实是不需要彼得·潘的,因为孩子们就像彼得·潘一样,每天有无穷无尽冒险的新鲜事情等着他们。他们记得快、忘的也快,时间对他们格外温柔,温柔到只觉得每一刻都充实有趣地让他们忘记上一刻的事情。

对于孩子们来讲,彼得·潘充其量不过一个出色的玩伴儿。而对于大人们来说,彼得·潘是他们苦苦思念的人。

《彼得·潘》之所以如此广为人知,我想并不是因为它的故事讲的多精彩,也不是因为它是一本多么了不起的童书,而是因为在这百年的时光里,无数的孩子们长大成人。那些曾经跟着彼得·潘去过永无岛的大人们突然发现有一天,他们再也不会飞了。于是,他们始终怀念,他们始终放不下,尤其是在每一个觉得“生活好辛苦”的时刻,那些大人们就更加想念起彼得·潘。

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大人们。

虽然飞不起来,但只要用心聆听,就能听到彼得·潘的呼哨和永无岛上海浪的声音。



当大人们回到了永无岛,他们可以发现更多

我们已经知道这本书是在写童心、写童年、写童真。可是这本书写的又远远不只这些。

以下的内容是写给大人们看的,如果孩子们问起,请只温柔地告诉他:噢,宝贝,跟着彼得·潘去玩儿吧,妈妈/爸爸就在你身后。

本书首先促使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啊,你到底是天真还是无情。

也许只有当我们以一个父亲/母亲的角色回首咀嚼自己曾经有过的孩童时光,我们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把被永无岛上冒险奇幻的经历吸引着的目光重新投射到温蒂父母的身上,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孩子的天真和无情。

温蒂和2个弟弟跟着彼得·潘毫不犹豫地飞走了,可怜的达林夫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她的3个孩子。她不知道孩子们去哪儿了,她只能日日夜夜地开着窗子,等待着她的孩子们。而孩子们也从不怀疑他们的母亲会一直等待他们回家,他们甚至知道达林夫人是不会责怪他们的。

这是属于孩子们的天赋。他们好像天生就知道什么是妈妈。就像书中讲的:“孩子们对妈妈的爱深信不疑,因此觉得自己再无情一点也没关系。

除了对父母“无情”,孩子们之间也是爱憎分明的。

守护彼得·潘的小仙女因为讨厌温蒂,甚至撒谎让别的小男孩去射死温蒂,但为了保护她最爱的彼得·潘,她又可以毫不犹豫地代替彼得·潘去死。

这到底是天真还是无情呢?没人能说的清楚,也许天真的底色就是无情,而父母需要习惯这件事情。



这本书促使我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成长意味着什么?

在书中无数次出现了孩子和大人的对比。我们甚至可以在字里行间察觉到作者的好恶,夸张一点说,我们甚至能感觉到这本书对孩子有多少颂扬,对大人就有多少嫌恶。

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彼得·潘和永无岛的奇幻、自由和精彩,但却把成人的生活描绘得了然无趣。甚至作者实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只能用一句“男孩们全都庸庸碌碌地长大了,他们的故事不值得一提”。那些在彼得·潘身边无比鲜活的小男孩们,他们的成长就只能活在作者的这一句话里,死气沉沉又无可奈何,变成“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了。

也许是觉得让彼得·潘大声喊出“我不要长大”这个宣言还不够解气,作者最终让彼得·潘杀死了虎克船长。

也许你会问,这有什么关系呀?

可是请好好想一想:虎克船长究竟是谁?为什么他会那么惧怕时钟的声音?为什么虎克船长在彼得·潘面前会觉得羞愧?为什么彼得·潘在杀死虎克船长的那一夜梦到自己在久久的哭泣?

我想聪明的你一定想到答案了,但是,嘘,不要说出来,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孩子知道的答案。

可是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就真的如书中描述的这般不值一提吗?

彼得·潘如此收到追捧,难道我们都愿意学习彼得·潘,永不长大吗?

我想我的答案是不会。

当然,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总会沉浸在彼得·潘的冒险故事里,他是孩子王,他可以睡在风的背上,他永远是那么的自由和快乐。

彼得·潘确实得到了很多,可他失去的更多。

书中描述彼得·潘的记性不太好,甚至就连他曾经最憎恨的虎克船长,他也不记得了。因为彼得·潘总有更多冒险精彩的故事。这些新的记忆会覆盖掉旧的。然后更新的记忆又会覆盖掉新的。如此循环往复。

彼得·潘的生活就像是在吃着一颗颗美味的糖果,下一颗比上一颗更好吃,他就马上忘记了上一颗的味道。可是日复一年,他也始终是在吃糖果罢了。

甜的滋味固然好受,但吃多了也会腻。唯有成长,才可以解腻。

长大了我们才能知道既然直白的爱能让人心动,那直白的厌也会让人心痛。长大了我们才能知道有了羁绊也不是一件坏事,曾经飞的有多高,如今也能扎得有多深。长大了我们才能知道曾经的无忧无虑不过是有人为我们承担了责任,父母也不会永远都在。长大了我们才能知道永无岛外面也有很多岛,只要想要,冒险的事情永远不会少。长大了我们才能知道比起孩童时的嬉笑打闹,也许父母的陪伴和爱人的吻更加珍贵。

而彼得·潘呢,他永远都是一个记性不好,爱笑也爱哭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他对太多的事情感到无力,比如温蒂长大了,比如他的小伙伴们也长大了,他的无奈和愤怒无处可去,他只能退回到永无岛上,遗忘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应对方法。



写在最后


《彼得·潘》这部作品虽然是对永恒童年的怀念和致敬。但是致敬过后,作者也执拗地在书中加入了最后一章《温蒂长大了》。

就像书中说的:“他也曾有无数的、别的孩子不会知晓半分的狂喜时刻,可此刻他从窗户这儿看见的那一点幸福,却永永远远地将他关在了外头”。

到这里,我们才能回答:为什么彼得·潘不用长大。

彼得·潘将永远有独属于自己的狂喜时刻,但他也和许多世间最宝贵的情感擦肩而过。

他将永远自由,他也选择了永远孤独。

本文图片来自《彼得·潘: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一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