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里行走一次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 作者:郭海岩(自然教育·研学实践基地 / 首席架构师)

当人们谈论到旅行,大都会满怀憧憬。大家带着一颗渴望被解放的心,踏上通往远方的路,在陌生的空气里,期待着惊喜。

那么当孩子也跟随着父母一起出发时,画面是否会有大的变化?感觉画面太美,年轻的爸妈不敢想……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次;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1,旅行,是让孩子们爱上“新事物”的最好方式

当我们在探讨,到底带小孩子出行是否有较大意义的时候,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带婴儿、低龄儿童外出旅游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在国外,经常会看到一些外国人手推婴儿车,或者怀抱婴儿全家出游的场景。

0到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段期间宝宝的神经系统会迅猛发育,孩子三岁时,脑容量可以达到成人的80%,即使三岁的小孩记不住那些名胜古迹,但绝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毫无印象也毫无好处。

要让孩子从小感受真实的世界,用眼睛去看,用耳朵聆听,用触觉去感知周遭事物的变化,因为五感是带有记忆属性的,通过累积,有助于孩子拥有更强大的感知系统,促使他们更好地探索与发现。


身处陌生的城市,孩子们会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不出去走一走学到更多的东西真的就有可能变成一只井底之蛙。

他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美食,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听到很多让他们想去积极模仿的语言,“追求新事物”将会变成他们的一个爱好。

2,旅行,是一场亲情的回归

2017年4月,日本DeNA株式会社针对“孩子第一次旅行是几岁”的话题向1151名20岁以上的男女进行问卷调查,42.1%的人回答“1岁未满”,75%的人回答“3岁未满”。

他们认为旅行,是享受亲子时光最好的方式,这和年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父母未能很好地参与其中,这一定是一种深深的遗憾,这种成长的缺失还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一个平日里工作十分忙碌的女作者,她也是一位母亲,曾在《旅行,是最浪漫的教养》这本书中,记录了她暂时放下眼前的工作,带四岁女儿开始了一场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经历。

刚开始她也是带着各种担忧,而且一路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遇到了很多小麻烦,但后来却发现,其实这些困难都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这种暂时抛开苟且和工作,抽出时间陪陪家人的感觉,让她觉得弥足珍贵,不但如此,她在这场旅行中,意外地发现在女儿身上,竟然藏着那么多值得挖掘和发展的潜能,这让她感到十分惊喜。

3,旅行,会成为埋在孩子心中的种子

旅途中我们总会感受到很多以前从未感受到的氛围,那里的天空、那里的树、那里的小河,或者是当地人们唱出的一首简单的歌,都会无意间成为一粒种子,被深深地埋在孩子的心里。

待到日后的某一天,当孩子遇到相同的情景时也许就是这些种子发芽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辨别事物,增强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对书本上讲的相关知识也会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而且所有的经历,都将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一条记忆链。

作家安安妈曾在公众号上讲到过自己带女儿安安出游的经历。

最初的时候孩子无法适应远途旅行,一路上都无精打采、哭闹不止,甚至有一次在旅行途中差一点走丢。

但这些小阻碍让安安有意识地知道,在外面离妈妈太远是会有危险的,从而在日后的出行中安安总会注意和妈妈走在一起。

因为常常出行,安安已经完全适应了奔波,也爱上了双脚行在路上的感觉,每一次游玩都充满活力,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会照顾同行的小伙伴,无论走到哪里,都自己拉着小行李箱,牵着小伙伴的手,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地玩耍。

4,旅行,让孩子爱上自然

大自然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与大自然的接触和学习,可以连接孩子们的认知,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

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孩子,看花开花落,听虫鸣鸟唱,观日出日落,她对大自然保持着很浓厚的兴趣,眼神也比小的时候灵活许多,并且腿部的力量和耐力也很不错,走路很快、肺活量很足、很有活力,这就是常常旅行的孩子所拥有的典型特征。

其实旅行的美好不是要爬山涉水,也不是要进行昂贵的消费,而是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不同的体验,会刺激孩子神经中枢更好地发育,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向往,带着一颗好奇、勇敢和渴望不同的心,积极乐观地长大,这就是带孩子旅行的意义。

来源:参见自然 | 编辑:于飞 | 视觉:冉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