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家长们一定都给自己小孩报了很多兴趣班,技多不压身,都想赢在起跑线上,但很多孩子三分钟热度,家长发现孩子有了兴趣,花钱报了兴趣班,后来却不感兴趣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还要鼓励孩子继续学么,是当初兴趣没找对?
对于孩子天赋兴趣的发现与选择,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建立过一个经典测验,教你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屡试不爽,父母们可以对应参考一下
如果孩子在1、8、17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语言天赋。
如果孩子在6、12、18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乐才能。
如果孩子在3、7、15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数学、逻辑方面有天赋。
如果孩子在4、11、13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间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5、9、14条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体动觉才能。
如果孩子在10、16、20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认识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认识他人的才能。
现在回到更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帮助孩子保持对一件事情的兴趣?
其实持续的对一件事情投入热情,兴趣只是起点,后面还需三大心理需求的满足,缺一不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了兴趣之后持续保持热情的神秘面纱。
三大心理需求分别是:
1 自主感
2 胜任感
3 需要感
今天就以孩子学古筝为例来解释下,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家长们可自行对号入座。
自主感自主感是说孩子需要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很好理解,任何人对某一件事握有控制权,他就越有投入这个领域的热情。
比如小孩初学古筝,家长和老师会要求孩子练习传唱度高的经典曲目,比如《渔舟唱晚》、《茉莉花》等,但这些曲目可能是孩子不喜欢的。
因为孩子年纪尚小,也许并不能体会经典曲目的美,但其实小朋友的感官非常开放敏感,对经常萦绕在耳边的声音更有好感,所以有些被刷屏的影视剧的插曲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鼓励孩子多练习他自己喜欢的曲子,才能激发出孩子自己本身学习的动力与欲望,这样家长不用监督,孩子自己就跑到筝前了。
家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逼迫孩子学习某个具体东西,让孩子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进而让孩子获得自主感。
胜任感胜任感就是成就感,获得途径之一就是打好基础。基本功扎实,弹筝游刃有余,成就感自然就来了。
弹筝的基本功可分为筝内功和筝外功。具体如下,学习古筝孩子的父母赶紧小本本记下来~
练好筝内基本功,可以获得外界的肯定与赞许,满足感爆棚。
筝内基本功:
坐姿、手型、指法、指序等,这些基础打牢,未来运指才流畅自然,具有爆发力,做到轻、柔、缓、慢、快、急都能有效的控制和发挥。乐理知识的学习。学习任何乐器都应该有的基本功,音乐也是一门学问,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有其独自的理论与术语,以及音乐语言,比如:旋律、节奏、音色、音准等,以上应该由浅入深的学习。 对音色和乐感上的培养。知道哪些是乐音、噪音,进而能够区分出音色上的明、暗、亮、涩、净、噪、干、润、瘪、满、虚、实、僵、活、薄、厚……这样音乐表演起来才能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层次。练好筝外基本功,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获得丰盈的内心世界,满足感与胜任感妥妥的!
筝外基本功:
勤于思考、毅力、耐力、集中力等等性格因素的校正培养。 有较为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历史、诗词、戏剧、美术、书法等等都比较感兴趣和广泛地涉猎。 好多筝以外的事都可以和学筝联系起来,要善于提炼积累生活中的相关点,才会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与理解。杜甫诗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以越往后走越发现:功夫在筝外。
需要感如果小朋友经过不懈努力练习,却发现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表演,没有人需要,这时的“需求感”就会严重不足,进而可能失去继续下去的动力。
所以当孩子说不想学古筝的时候,家长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当过ta的观众,是否认真倾听,有过由衷的赞美,还是ta在弹奏时,我们心不在焉地玩着手机?
这是现实世界的需要,另一层面,家长和孩子都要从心底理解艺术能够给人精神上带来的需要感,那么孩子在从事跟艺术相关的事情时,才会感觉被需要。
一曲好的旋律,不仅能让人放松愉悦,还能引人长久回味其中之美。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学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而让孩子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有“需要感”。
聊到这里,或许家长已经发现: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似乎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兴趣。确实是这样的,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兴趣”只是一个切入点和催化剂。
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兴趣,真的未必能长久走下去,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想在一个领域做到卓越,必须要有持续的强烈的驱动力才行,这种驱动力的来源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主感,胜任感以及需要感。
所以,当孩子表现对一件刚入门的技能表现出兴趣消退的时候,我们要从这三方面去考虑,看看是哪方面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不要简单地归结到孩子没有毅力,作为家长,老师,要多想想可以真正的为孩子做些什么。
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最后,润扬希望家长们能够发现宝贝们的天赋与兴趣所在,并科学引导孩子们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
家长们,你们遇到孩子对新事物失去兴趣了会怎么办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