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提高元认知能力是关键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孩子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什么东西,要是不买就会大哭大闹,发父母脾气。

闺蜜家的孩子就是这样。闺蜜的小孩今年六岁了,总是喜欢跟妈妈去逛超市,可是每次闺蜜带他去逛超市,都要费好大一番功夫。因为孩子总是看到这个想买那个也想买,像是巧克力,闺蜜怕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不给他买,结果孩子就当场大哭大闹起来,直接躺在超市的地板上撒野闹脾气,把闺蜜气得够呛。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也是每个母亲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实际上只有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

1、缺乏对自己行为和情绪负责的意识

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阶段尚不成熟,行为和情绪的管理和认知意识并不明确,在他们看来,发脾气是自己情绪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宣泄行为,他们只在意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引起父母的注意,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否合理。

2、孩子还没有从生病或者特殊时期的“超量满足”中缓过来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的生病或者是特殊时期,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也允许他们在这段时期内的行为超越日常规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量满足”了。

但是当孩子的生病或者是特殊时期一过,家长就不再给予他们各种“超量满足”了,依旧按照平时的行为准则来要求他们执行。

但是孩子们心理上却还停留在“超量满足”的那段时期,没能够及时缓过来,所以也会导致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家长满足就乱发脾气的现象。

3、模仿,看见其他小朋友用这样的手段从父母那里获取过利益

小孩子是一种模仿能力很强的生物体。当他们看到,周围的小伙伴曾经使用过大哭大闹发脾气的方法,从父母那里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也会有样学样,当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变得大哭大闹发脾气,想要借机获得家长的同情并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邻居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今年读幼儿园大班,在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同桌跟父母大哭大闹说不想要上学,结果父母同意了,还特意请假带孩子去游乐园玩。

邻居家的孩子看得十分羡慕,于是回家也如法炮制,一个劲的哭闹说不想要上学,并且要父母带自己去游乐园玩,结果呢,却被邻居狠狠收拾了一顿。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邻居管教孩子的方法正确,只是想要告诉大家,对于模仿能力很强的孩子来说,别人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行为做法。

4、元认知能力低下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元认知能力低下。他们无法理性的判断,自己的需求和企图得到需求的表现是否合理,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也就是元认知能力低下了。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呢?

最开始提出元认知这个名词的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John Flavell,在1976年的时候,他研究发现了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并提出了元认知这个概念:

它是某种反映或调节认知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 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有人可能会问,这项元认知能力对孩子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那意义可就大了。因为元认知可以用于孩子的学习策略,帮助孩子们对个人控制能力和心智历程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并借此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逻辑方式,发掘出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得再明白一点,也就是这种元认知能力可以让孩子获得学习上的进步而思考自己如何思考的能力,它就相当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的大脑进行更加合理的思考。

如何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呢

1、正视错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掌握到知识点,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要是家长们看到孩子犯错就急于责备他们,那这种做法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哪个孩子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错误,这时候应该正视错误将给孩子带来的积极意义。因为孩子一旦做错了,他们就会开始反思自己的思路,并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纠正错误。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其实犯错正是孩子改进学习的一个好机会。

2、随时随地对孩子的元认知能力进行锻炼

当孩子掌握了一些新知识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一定的互动,让他们举一些实例出来。家长们也可以告知孩子,自己是如何将这样的知识和策略实际运用到生活或工作当中的,这样有助于加深孩子的印象。

3、让孩子时刻保持思考的乐趣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要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兴趣而硬是给孩子灌输一些自认为有用的东西。比如在阅读的时候,家长们不要专挑一些世界名著或者是比较艰涩无聊的古诗词,而是应该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阅读书籍。当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之下主动开始学习时,才能够更长时间的保持思考的乐趣。

除了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以外父母还可以这样做

1、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进行情感回应,但不妥协

当孩子习惯性发脾气的时候,有些家长会直接对孩子的行为充耳不闻,把孩子当透明,其实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父母并不爱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对亲密的亲子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应该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进行情感回应,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实是爱自己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家长需要对孩子妥协,而是应该在孩子的情绪得到稳定之后,再跟他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用合理的方式拒绝孩子。

同事就是这样。当孩子哭闹着想要什么玩具的时候,她首先会安慰孩子,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她就会开始跟孩子讲道理了。当孩子还是哭闹不停的时候,她就会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但是你这个需求不合理,妈妈不能满足你。”直到孩子停止哭闹为止。几次下来,孩子也知道自己就算哭闹妈妈也不会满足自己无理的需求,也就不再用这种方法来胁迫家长就范了。

现在同事家的孩子特别乖巧,再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无理取闹,还经常会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也不用家长操心,连老师都经常夸赞他是个好孩子。

2.“自作自受”,安全范围之内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

当孩子随随便便就开始无理取闹,借此来要挟父母答应自己无理的需求的时候,家长们还可以采取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

比如说,在逛超市的时候,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闹起来,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这买那,家长劝说无效之后,就可以短暂性的放任不管。当孩子的哭闹声吵到其他顾客,营业员一般都会过来制止孩子,家长可以旁观一下,确定孩子在安全范围以内时,就可以让营业员代替自己的角色来对孩子进行口头言语上的管教。一般孩子看到陌生人对自己并不是那么友好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限制,让他们渐渐停止哭闹。

几次下来,孩子因为自己的无理取闹行为受到别人的制止和责备时,就会知道自己需要对自我的情感宣泄和行为负责。当他了解到这种责任所在的时候,就不会再随随便便无理取闹了。

在日常中锻炼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孩子控制自我情绪的表达尤为重要。只有提高了孩子的元认知能力,才能够从根源解决孩子喜欢无理取闹的问题,这种元认知能力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健全自我人格。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