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绊倒,家长就责怪椅子?这是泛灵心理的滥用,对孩子不利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在各种民间传说中,有一条是“3岁前的宝宝有天眼”,所以他们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甚至是鬼怪。

兜妈之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听过类似的怪异故事,比如:

宝宝一个人对着墙壁自言自语…

宝宝在房间里对着空气有说有笑…

宝宝莫名其妙地训斥自己的玩偶…

宝宝认真地和父母介绍自己看不见的朋友…


要是遇上这些事,不少家长都会觉得头皮发麻,背后冒汗,生怕有什么鬼怪在孩子身边。

但事实上,宝宝的这些异常表现,其实都是有科学的解释。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幼年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特别的心理——泛灵心理。

皮亚杰在研究孩子的思维过程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时,会喜欢把所有的事物都当成是有生命的、有意识的东西,就像人一样。


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事物之间的因果逻辑都还不清楚,所以就有了泛灵心理。

因此,孩子们会把玩具当成自己的伙伴,和它们对话、玩耍甚至训斥,此外孩子也会把其它东西,如桌椅、树木、花草甚至自行车链条,都当成活物。

之前,兜妈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个3岁的小男孩,手指被卡在单车的链条里,疼得他直哭。

但正当消防员准备剪断链条把孩子救出来时,男孩却哭着说:条条也疼,别剪。


不过为了救出孩子,链条还是被剪断了。

孩子有“链条会疼”的想法,其实就是他的泛灵心理发挥作用,把链条当成了有生命、有感觉的东西,而孩子的同理心也让他去心疼链条。

这可不是孩子开了“天眼”,看到链条“修炼成精”,才认为链条有感觉,会疼痛。

网友都觉得这个孩子可爱、天真无邪,还被孩子逗笑了。

也有网友建议,请修车师傅把链条给接上,再告诉这个孩子链条的伤好了。

这个建议很好,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牵出到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泛灵心理?


如果孩子对着玩具说说笑笑,心疼链条会感到疼痛,家长们该指责孩子,告诉孩子现实吗?

如何对待孩子的泛灵心理?


其实也有更好的方法,如果在幼儿时期,家长能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对他进行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更巧妙地回答孩子

三四岁的孩子,不止有泛灵心理,这段时间更是他们言语的爆发期,对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对着家长发问。

不过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家长的回答如果过于深奥,孩子也理解不了。

这时就可以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鱼有鱼鳞呢?

家长可以这样回答:就像人在水里面游泳时,穿着泳衣会更快,鱼鳞就是鱼的泳衣,让它更会游泳,还能保护它呢。

顺应宝宝的心理,把事物当成是有生命的,以此来回答宝宝的问题,鞥你让能让他更容易理解。


2.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习惯

3岁左右,正是培养宝宝同理心的好时机,用泛灵心理让孩子换位思考,就是一个好方法。

比如宝宝喜欢乱甩玩具,随便乱扔,家长就可以趁机对宝宝说:我们的小熊玩具摔得好疼呀,它离开了自己的家,多孤单呀,宝宝去把它捡回来把吧。

这样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地去考虑玩具的感受,能培养他同理心,对未来的社会交往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比如小孩子不愿意刷牙,家长要是强逼孩子,只会让他又哭又闹。

这是家长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牙齿跟孩子说话:

主人今天又吃了好多糖,弄得人家身上痒痒的,还长了很多细菌,难受死了,要是主人再不刷牙,我就要被细菌挖出黑洞了!

通过这样,唤起孩子的同情心,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刷牙。


3. 利用而不滥用

需要注意的事,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培养正面的品质,但不能再每件事上都用到它,否则可能有害。

一个很常见的情景,是宝宝被椅子绊倒了,有些家长就会责怪椅子或地面,说“椅子真坏!弄倒了了宝宝!”“都怪这地板,弄疼了宝宝”。

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椅子、地板上,通过责怪它们来获得内心的平衡。

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教孩子推卸责任,不是椅子真的长出腿来绊倒宝宝,而是宝宝自己不小心才摔倒了,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应当小心走路才对。

上面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责任感,对孩子有害无益。


世上本没有鬼怪,宝宝的一些异常行为,可能是他的泛灵心理所导致的,家长们可不要想多了。

另外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家长也要清楚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