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格斗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她家有个3岁的小男孩,开朗又大方。玩了一会儿,我拿出故事书准备给他讲,他一脸认真地跟我说:“阿姨,我现在在吃棒棒糖,不能听你讲故事”,于是孩子拿着糖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小家伙跑过来,认真地告诉我:“阿姨,现在我可以听你讲故事了。”
我挺喜欢小男孩这样的个性,虽然我被“拒绝”了,但是我并没有觉得尴尬,反而是朋友和她老公,在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时,总觉得难以接受和尴尬。
我挺困惑的,为什么好多父母对孩子这样的拒绝都难以接受呢?直到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我才了解到这其中的原因:原来这一切并非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
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对他们类似的拒绝,根本原因是因为:父母潜意识里把孩子当做了“物品”,没有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视孩子看为自己意志的延伸,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物”化了。
一件“物品”,当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了,所以在面对孩子的主张和感受时,父母会表现得难以接受。就好比一个手机,你拿起它要打电话,可是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一会儿再打“,这时你第一反应肯定是把它送进修理厂去修理,你难以接受也根本不会在意这个手机的感受和想法。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可还是在不知觉中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感受,《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看见。看见孩子本身的存在。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童年遭遇,深度剖析了家长无意识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如何通过亲密的母婴关系来看见和疗愈这些伤害,使它不再殃及我们的下一代。
本书作者李雪,从事心理研究近10年,她的文字深刻、温暖而尖锐。她善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感性地表达出来,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称赞她:”李雪是少有的人才……当那么多所谓的学者,专家打着心理学的招牌胡说八道时,有李雪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
做了母亲后,愈发觉得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必要性,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我的孩子。正如李雪老师在书中所言:“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故事多一分理解,对孩子就会少一分评价和要求,多一分看见和疗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刻的3个点。育儿也是育自己,望养育的路上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见”孩子:从倾听孩子的需求开始作者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有一个很有钱的亲戚,亲戚总是给自己的女儿买很多漂亮衣服,其中不乏上千的童装,这些衣服塞满了柜子,穿都穿不完,但是这个亲戚却不舍得给孩子买2块钱一张的贴纸,面对孩子想要买贴纸的请求时,她总是说:“你已经有很多贴纸了,别买了”。
其实这个妈妈就是典型的“看不见”孩子的妈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这个妈妈小的时候,几乎得不到任何新衣服,父母常对她说:“女孩子不要打扮攀比,要专心学习”。
长大后她只好把对漂亮衣服的向往投射到女儿身上,通过给女儿买好多好多衣服,来弥补她童年里对漂亮衣服的匮乏和遗憾。于是她看不见女儿的真正需求,那些衣服都是给“童年的自己”买的,并不是女儿的真正需要,她女儿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张贴纸。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日记里对妈妈写道:“我喜欢香蕉,可是你给了我一车的苹果,然后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对着全世界大喊:你倾其所有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我却没有一点感动,我真是铁石心肠不懂感恩!可是妈妈,我只是喜欢香蕉而已啊……“
所以,“如果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么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有用。”
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和自己意志的延申,倾听孩子心声和欲求,如果我们总是站在“父母视角“缺乏平等和真挚的态度和他们相处,那我们就不会真正的”看见“孩子,“看不见”孩子,又谈何爱孩子?
所以,从倾听孩子的需求开始,去“看见”孩子吧,让爱流动起来。
父母可以不完美,但需要诚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下场景:
孩子:“妈妈,我想要买这个玩具车!”
妈妈:“你这孩子,家里有那么多车还买?多浪费钱啊!“
从超市购完物,回来的路上。
孩子:妈妈,我不想走路,有点累。
妈妈:你看我满手的东西,怎么抱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妈妈!
有太多的父母,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当孩子提出需求时,企图通过批判孩子的要求来使自己“不买玩具,不抱孩子,”的拒绝行为合理化。这个时候父母通常会讲一大堆“你不能提这个要求!这个要求太过分!”
其实这样的父母就不够诚实,妈妈不给孩子买玩具车,或者不抱孩子,可以直接对孩子说:“我不想给你买,舍不得钱”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我看到了你的需求,但是妈妈很累需要休息”。父母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并诚实地对待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不诚实面对孩子,总是找各种借口批评孩子的需求不合理,孩子心理就会造成创伤,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从而会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面对外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有可能成为什么都不敢表达、讨好、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老好人;另一方面可能会成为一个满腹怨气的人,认为周围的人都不愿意配合或者满足自己的人。
真相永远不会伤害任何人,如果父母是诚实的,孩子顶多会有些遗憾,但不会形成心理创伤。正如李雪老师在书中所言:“父母不需要完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或心理不愿满足孩子,这都很正常,但需要诚实。”
不再做“痛苦式陪伴”的家长作者在书中指出,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比如:
孩子玩水,嫌浪费水;
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
孩子自己吃饭,嫌吃的太慢;
孩子想吃肉,指挥孩子多吃青菜;
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
在这种“陪伴”下,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真正的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和他在一起,更是要看见他的需要,倾听他的想法,关注他的成长,而不是一味想要去改变对方。正如作者李雪所言:“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那么怎么做到高品质的走心陪伴
1、 觉知头脑中的妄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妄想中是看不到真实的对方的。而当我们带着对“正确”的执着,和对别人的评判时,我们头脑中就已经是在“妄想”。所以当我们想要去改变、教育对方时,不妨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通过提问,来觉知头脑中的妄想。比如李雪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她的课堂上,一位男生总是抢着发言,而且说话拖沓,挤压了其他同学的发言时间。她很想提醒这位男生,但是没过一会儿,她觉察到:自己已经对对方有了评判:这个家伙不考虑别人。这个评判就是“妄想”,放下妄想才是共情的开始。
2、试着站在对方角度,真正的共情
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试着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比如孩子很喜欢的一只小猫死了,那孩子一定很悲伤,这时我们如果想真正陪伴孩子度过这个伤心时刻,就要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如果是我特别爱的一只猫死了,我会不会悲伤,孩子与猫朝夕相处,他一定会非常难过,这样就和孩子产生情感连接,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了孩子的悲伤,真正实现了共情。
3、 和对方交谈。 李雪老师特意强调: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以上面孩子失去猫那件事为例,告诉孩子:妈妈能理解并感受你的伤心,可爱的小猫没了,妈妈也很伤心。你如果特别难过就哭出来吧,妈妈陪着你。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正如青年作家刘娜说:“真正的爱,不是溺爱和骄纵,不是裹挟和控制,而是深爱自己而深爱孩子,看见孩子而看见自己。”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共勉~
"-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