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不合群?父母如何正确升级自己,应对孩子成长的困惑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从大类上区分的话,就是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社会对于性格的认同趋势是,更加偏向于外向型。

的确,一个人如果比较外向会更加容易融入群体,与人交流,但是那并不表示他们的交流质量都是高的。

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为内向性格正名,比如说内向性格的人做事更专注,内心更敏感,细腻,适合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等等。

可以这样说,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都拥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孩子的家长,更需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培养他们,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硬把孩子从内向转为外向。

虽然道理都懂,在孩子上学之后,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上课不积极,能安静坐着听讲,知识讲一遍基本都能记住,但是对于和同学一起互动,内向的孩子表现的就很不积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听到老师这样的说法,家长就开始着急了。

其实老师说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孩子学习认真,另外一个就是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是家长却只听到了不好的那方面,忽略了好的。

老师给出的结论令家长觉得孩子内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不爱与同学交流,长大了就不会和别人相处,无法融入社会。

但是性格真的可以改正吗?很多人甚至会认为,孩子学习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会不会与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学习不够好但是人缘够好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一样有立足之地。

也有人认为学校很多规矩和活动都是在为外向性格的人设立的,孩子在学校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学会社会化,内向性格的孩子则是反面教材或者是案例典型,被老师挑出来。

成年人的生活每天都要在各种社交中进行,除了与熟悉的同事上司打交道,还有可能和陌生的客户打交道,如果性格内向不知道与人如何相处,就可能会为工作带来麻烦。

成年人的焦虑就在于“如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从而能够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这种社会关系模式下,人们想要做得更好,挣钱更多,似乎外向就是一个性格标配。

社会体系导致了对于人的性格喜好偏好于外向型,学校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向也是以外向为目标,于是不管什么性格的孩子,都要被迫往外向性格发展,否则就是不合群。

这样的教育模式也让家长认为。孩子越外向,在学校就能越受老师喜爱,长大了也越能更加成功。家长将这种价值观强加于孩子,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外向性格的,身边总会有一些朋友或者同事,就是喜欢独来独往,他们的生活就比别人过得更差吗?未必。

再想一想公司中,高位的领导者们一定都是开朗健谈的吗?其实其中有一部分内向安静的领导者,一样可以得心应手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管理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企业。

沃顿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陌生的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叠衣服比赛,看哪个小组在十分钟内叠好的衣服数量最多。

不过每个小组中都有两个卧底,在有的小组里卧底表现的很被动,完全听从小组领导的安排,有的卧底则很叛逆,他们会听从其他组员的创意,然后向小组领导反映,常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去叠衣服。

结果显示,如果这个队的队长是内向性格的话,那么这个队伍则更愿意听取组员的意见,用新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如果他们的队伍刚好搭配了叛逆的卧底,这个小组任务完成的也就更好。

而外向性格的人当队长的时候,他们的队伍对于叛逆队员有一些排斥,更喜欢听话服从的队员。

所以内向型人才在从事创意工作的时候更加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更愿意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并且愿意激发大家更主动工作,从而让任务完成的质量更高。

而外向型领导者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武断,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意接受新鲜的建议,这样很可能在工作过程中失去来自很多来自他人的宝贵建议。不仅让工作完成的困难重重,而且也会让组员更加消极完成工作。

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大部分结论都是内向型人格更适合从事创意相关的工作,也就是说内向者比外向者创造力更强。

内向者更喜欢独立工作,而孤独恰好就是创新的催化剂,必须要在其中高度集中精神直面挑战,内向者不愿意依赖他人去完成工作。

内向者知道如何与自己灵魂深处的思想进行交流,并在一个安静的世界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如果生活在一个全部都是外向性格的世界,我们可能到现在还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肖邦的夜曲,谷歌,哈利波特,这些伟大的创造和作品,全部都来自于内向型性格的那一群人。

孩子不合群不应该成为比读书,成绩更加严重的问题,父母要学会升级自己,应对这些成长的困惑。

要知道内向不是一个非改不可的问题,而是需要被接纳和包容。父母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美国作家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者的竞争》中写道:“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来说,你能为他做的,就是在他对新鲜事物做出反应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

内向型的孩子不止对陌生人会有反应,对新的事情,新的环境一样会有反应,所以不要错把孩子对于新环境的谨慎当成他在和别人交往时的无能。

他的畏缩只是源于新鲜事物的过度刺激,而不是惧怕和害怕接触。

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孩子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家长要如何引导的方法。

1. 不要告诉孩子他不合群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给孩子贴标签,除了不合群,家长还总喜欢当着孩子的面说“腼腆”“内向”“不爱说话”“文静”“高冷”“胆小”等等。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社交中能够更加轻松的话,就不要给他们的性格下定义,更不要用内向来评价孩子。

家长说出的每一次评价,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会信以为真,时间长了就会把社交紧张当成自己的性格特点,而不是能够自我控制的情绪。

随着长大,孩子就会知道不合群在当今语境中并不是什么夸奖的词汇,因此不要让孩子因为自己的腼腆而感到自卑,不要让孩子觉得社交障碍是一种耻辱。

2. 要多问孩子具体问题

很多家长在问孩子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问很笼统的问题“你今天乖了吗?”“你今天开心吗?”“你今天听老师的话了吗?”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总问这样的问题,孩子就会不经思考的回答一个肯定的答案,这样就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机会去诉说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没有能和父母分享的机会。

父母要用温和,不带主观色彩的方式从孩子的口中获取信息,尽量去问一些明确清楚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比如“今天语文课上你都学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的每一次回答都是经过思考之后才得出的答案。

如果通过答案还能够让孩子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那就更好了。

3. 自由选择兴趣爱好,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交环境

经常听到很多内向的孩子入学以后,在接受了教育和集体生活的熏陶之后,变成了一个开朗健谈的外向孩子。

但那或许并不是孩子的变化,而是他们找到了能让自己自由表达的环境,在集体环境中孩子会因为本身相同的特质而互相吸引,一个内向者无法倾诉显得很突兀,但如果是两个或者一群内向者的话,他们之间的交流就会让外人看起来大家都是外向者。

所以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自由去选择兴趣爱好社交圈,那些是激发他们能量的来源,他们愿意为此付出,创造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正因为是喜欢的,所以才更愿意付出,也更愿意与其中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交往。

当孩子在大团体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时,他们就更愿意做贡献,也会觉得自己更有价值。

普通孩子参加一些需要开口讲话的活动,让孩子发现在人群中发言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其实内向型性格的人不是不会社交,所以家长可以简单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策略,鼓励孩子保持自信和微笑,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会从自己的世界中经常走出来,走向人群走向社会。

4. 鼓励和称赞孩子,不要逼迫

其实内向性格的人一样需要别人的陪伴,只不过他们更喜欢一对一而不是一对多,最关键的,是家长要让孩子不定期接受一些新的环境新的人,要在尊重孩子的接受限度之内来让孩子体会新鲜带来的美好。

适当的刺激能让孩子更有自信,过度的保护和强迫则会让孩子只想要逃避,通过鼓励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很正常的,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要按照孩子的步伐一步一步走,不能太操之过急。

当孩子社交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要提供适当的鼓励,而不是批评。

不要让父母紧张的心态让孩子更加不自信,社会对于内向者本来就不够友好,如果父母再让焦虑施加到孩子身上,就会让他们难以喘息。

作为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们身上,硬要孩子改正性格。拥有一个满意的人生不止一条路,孩子在学校没有必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只要能正常学习,有一两个亲密的好朋友,那就足够了。

孩子需要的只是基本的社交技能,而不是谁都喜欢的社交达人,如果孩子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是独自在院子的苹果树下坐着,那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因为你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那个被苹果砸中的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