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善良,可能会失去“火眼金睛”,家长要帮孩子擦亮眼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青檬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妈妈,我好饿啊!我要吃饭,呜呜呜……”。

下午三点左右,丽丽在客厅看电视看的正出神的时候,突然看到“破门而入”的女儿闯进了自己的眼帘,说起来奇怪,孩子今天和班级一起去公园做活动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呢?

而且早上孩子走的时候,丽丽还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那么多丰富的爱心早餐,那个量按理来说都够孩子吃一天的了,于是丽丽越来越想不通,但是孩子一直在旁边嚷着要饿死了,便立马到厨房给孩子做吃的去了。

丽丽给孩子炒了满满一大碗饭,原本以为孩子吃不了,没想到孩子一点都没剩,于是丽丽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了,硬是问出了背后的真相:

原来是孩子太过于善良,在郊外玩的时候,有两个同学因为早上没吃饭一直喊饿,所以女儿看他们挺难熬的,便把自己的所有饭都分给他们了,所以孩子一整天都在饿着肚子,实在熬不住了,所以和老师请假早点回来的。

孩子无理由的善良,难道是对的吗?

​孩子无理由的善良,可能是家长的善良教育不完整

听完女儿叙述完这件事,丽丽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因为她也说不清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感受。说高兴确实有,因为女儿比较善良,但是也生气,因为女儿这种善良没有底线,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虽说舍己为人是一种优良的美德,但是让自己利益完全受损,全然为他人服务的这种举动,并不值得赞同,因为真正地善良是适度而为之的。

孩子善良是好事,但是不应该无理由的善良,无理由的善良不仅伤害自己,而且没有意义,且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很可能是由于家长的善良教育不完整。

善良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既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又不影响他人

很多家长一直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懂得体贴他人难处,为他人着想,并且适当的为对方提供帮助,当然这些举动都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去完成的,而且也要保障这样的行为做出来之后,可以真的为对方雪中送炭或者是锦上添花,而并不是火上浇油。

如果想要这一切进行的有意义,我们必须教导孩子要有自知的能力。

​善良教育也有道德底线,不是一昧帮助,而是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人。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善良,那么家长本身的善良教育更是要做到位,我们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渗透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帮助他人可以,但是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没有衡量标准的去肆意帮助。

而要根据事件具体的情况,结合我们本身的能力,为对方提供适当的帮助。

我们的助人为乐要保证控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

之所以不建议孩子过分善良,那是因为若长期让孩子处于这种情况下,会使孩子失去分辨能力,耽误了孩子的人生。

孩子过分善良,会失去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

孙悟空因为有火眼金睛,所以他才能准确地辨别出各路妖魔鬼怪,成功的将他们击败,避免自己以及同行的伙伴利益受损,以致于有生命危险。

虽说我们的生活,没有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那样的艰辛,但确实我们都需要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讲,年龄尚小,没有大人的经验与阅历,所以在辨别是非这方面显得更加拙笨一些,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就是一视同仁,只要看到对方有难处,就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

但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变得愈加的混沌、软弱,不受人喜欢,情况严重孩子还会被他人利用和欺负。

小明的家长总是告诉他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以一直以来,他都谨遵教诲,看到任何不公平或者不和谐的场景,他都会及时出现。

可是让自己苦恼的是,明明自己很善良,为什么却让大家这么讨厌了呢?知道有一次从同学的嘴里才听到了大家对他的真实评价,让小明伤心不已。

​“小明就是一个好事的傻瓜,每次都帮倒忙,还觉得自己多伟大似的,大家都烦死他了,上次萱萱和同桌因为闹不愉快发生了点口角,明明萱萱是受害者,但是他却上来就帮同桌,还责怪萱萱不对,简直就是一个大头鬼!”
“对,他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多善良,其实连一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讨人厌!”

由此,我们能看到过分善良的孩子,他们的人生状态未必很完美,甚至还会受人诟病,那么家长就要赶快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培养这份能力。

家长要帮孩子擦亮眼,明是非,辩善恶

01.先帮助孩子了解事实的真相

善良这项品质可以培养,但是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擦亮眼睛,培养孩子认清事实真相的能力。而不是盲目的建议孩子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就先释放自己的慈悲心,广施善念。

我们又不是哆啦A梦的百宝箱,怎么可能凡事都能有求必应呢?

因此家长要告诫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先让自己慢下来,然后仔细的观察,并渗透孩子如何从细节之处入手,观察这件事的真实状态,然后在了解真相之后,再确立自己的应对方案,帮助与否。

例如说最近孩子和自己反映,同桌小刚总是和自己借钱,说忘带钱吃饭了,中午不想饿肚子,好心的孩子借了对方几次钱,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我们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下次他若是借钱,我们先不要直接借,而是问他到底用来做什么,并关注他的一些状态,果然孩子发现小刚每天都是自己带饭的,而借来的钱全都用作买玩具了,因此孩子之后再也没轻易借过小刚钱,除非正事。

​02.后培养孩子解决事情的体系

在孩子已经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我们不能让孩子就这么搁置下去,而应该教授孩子正确的解决方案,让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也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收获到真正的情谊,而不是被人不满和利用。

像巧巧的妈妈最近发现孩子的状态非常不好,比以前沉默寡言的多,而且也不那么乐观开朗了,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偷偷哭。
终于妈妈了解到原来是巧巧班里有一个男孩总欺负她,仗着巧巧善良,不斤斤计较,也不会告状,所以便把欺负巧巧当做了一种乐趣。每天吃饭的时候抢巧巧的饭,莫名的藏巧巧东西等等。

妈妈了解后既生气也心疼孩子,于是告诉巧巧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应该这样做:

首先,你不能盲目善良和软弱,我们要有区分人和事好坏的能力。

然后和对方把话说清楚,你这样做不对,再这么欺负我,我就会正面出击。当然出击的方式可以选择向老师及家长反应。

其次,选择给对方一个机会,看看他们有没有真正地改正。

最后,就是评定结果。

对方改正了,我们就不用在计较。若对方依旧和往常一样,我们就不要手下留情。

善良是一种好的品质,网上有一句红语:某某,我劝你善良,也许我们应该善良,但是善良不应该显得这么廉价。我们要告诉孩子,即使善良,我们也应该适度而为之,且有具体的评定标准。

今日互动:家长的孩子也存在过度善良的行为吗?家长如何进行善良教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关注孩子心理,尊重孩子选择,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家长们的困扰与烦恼有帮助。

我是青檬妈妈,想了解更多儿童心理教育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有育儿相关的问题,随时咨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