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要抱着需要满足吗?专家解释,“高需求”宝宝将来更优秀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随便给个玩具就能玩一上午,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黏在自己身上,很多老母亲都感叹:娃真的有报恩和报仇的分别,大部分高需求宝宝都是天生如此的,他们通常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很不安分了。他们通常就很闹腾,宣告世界本宝宝就要出来啦,仿佛肚子里的空间什么时候都不够。出生后更是闹腾,时刻不停的需要安慰,让大人疲惫不堪。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所有宝宝都是“高需求宝宝”,大多数宝宝至少在他们生命的某个方面是有着较高需求的,比如在“抱”和“抚慰”方面要求的都会很高,只是有些宝宝高需求的方面比别人多,表达需求的情绪也更为强烈。所有的宝宝都需要亲密的抚育,只是高需求宝宝不放弃表达他们的意见。

孩子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挂在我身上

我的朋友小敏,她就有这样的烦恼。小敏家的孩子十分粘人,每天最爱挂在小敏身上,可以看出小敏的孩子对“抱”有着较高的需求。可婆婆认为这样是溺爱,会使孩子的独立性不能得到发展,从而加剧不良习惯的养成,所以总是让小敏把孩子放下。但小敏觉得应该满足孩子这样的需求,因此没有同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敏通过聊天知道隔壁家的孩子也属于高需求宝宝,而他被强行板正了这个习惯,因此变得性格内向了,不爱与人说话,小敏很庆幸当时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什么是高需求宝宝?《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给出了高需求宝宝的10大特征,分别是:反应强烈、充满活力、恋奶、需求不断、总是清醒、难以预期、过度敏感、放不下来或者拒绝搂抱、不能自我安抚、严重的分离焦虑。

高需求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有那些表现?

1、粘人。

不能让宝宝满足对于新手父母的打击是巨大的,很是让人心累。可能有段时间你尝试了所以方法都不能让他停止哭泣,无论你怎么喂奶、摇晃、抱都无济于事,而且自己总是得不到休息,这时千万不要苛求自己,认为是自己让宝宝这么难过的。

知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爸爸或妈妈的关注。这是因为孩子需要通过和家长之间进行互动,才能够获取足够的安全感。

有些孩子会表现的比别的孩子更粘人,也是自身对安全感有更高的需求不是我们导致的。我们做家长的只需要放松心态多试一些安抚方法,也许就找到有效的方法了。

2、对环境很敏感。

高需求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通常可以这样形容他们,“很容易受打扰”,“就像走在鸡蛋壳上”,“睡觉的时候全家都必须保持绝对安静”……高需求宝宝需要一个安全、熟悉的环境,当他们的平衡被打破的时候,立马就会起来抗议。

他们白天容易受惊,会总是害怕一些突然的声音,比如电动玩具车车,跑来跑去的扫地机器人的声音,还有剃毛器的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时必须抱抱,否则就会大哭。晚上很难入眠,会被轻微的声音吵醒。

在《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中有过介绍,30%的高敏感型人都是社交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所以对环境高度敏感的孩子,并不是孩子的缺点,反而对环境细微的感知能力,能让她们更好的察觉到身边人的状态,从而在社交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3、情绪起伏很大。

高需求宝宝具有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不接受替代者的照顾,对陌生人更是出了名的慢热。他们通常不喜欢去陌生的地方,陌生人的出现也接受不了,这时候通常需要妈妈抱或者大哭、尖叫。

其实,我们要正确看待分离焦虑。要知道诸如 “陌生人焦虑” 和 “分离焦虑” 往往是我们成年人给孩子贴的标签,是我们成年人的一己之见,是我们的愿望而不是孩子的。

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认为“宝宝应该学会独立”的人来说,宝宝和妈妈是分离的两个个体,宝宝可以独立行事,而宝宝们不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的观念中,妈妈是他们的一部分,宝宝和妈妈是一体的。但与妈妈在一起时,就很舒服;当与妈妈分开时,就表现的很焦虑、害怕。

临床心理学家卡萨特建议,当孩子出现情绪起伏比较大的情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忍住,不要当场纠正、指责孩子。相反,要安抚他们,表示自己的同情和理解。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的去调节自己的状态。

孩子需求比较高,家长不要太担心,这是孩子优秀的表现。

1、和家人亲密度高,重感情。

高需求的宝宝由于幼儿时期就对家人间安全感的需求较多,难以适应外界突然出现的陌生环境,难以与他人亲密的相处,与家人的亲密度较高。在幼儿时期获得更多来自父母和家人的爱与关怀的高需求宝宝,能更加看重感情,知道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对待别人。长大成人后在异地工作时也能心系家长亲人和朋友。相反如果家长没有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会让孩子将对父母的依恋状态转嫁到其他人的身上,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将来的伴侣。

张爱玲这样的才女,有学识有见解,可是因为年少时期和母亲的亲密感低,所以在遇见胡兰成以后,才觉得自己“低到了尘埃里”,这是爱情给胡兰成加上了光环吗?不是,是因为张爱玲从小和母亲之间的病态关系,导致她在处理爱情的时候,将对母亲的依恋转嫁到了恋人身上,这种“补偿式恋爱”势必会让对方感觉累,想要逃离。再反观张爱玲对待家人的态度,用张爱玲妹妹的话说,那就是“彻骨的薄凉”,张爱玲的母亲临死前,想要见女儿一面,结果张爱玲却连这点愿望都没有满足母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情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是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2、情绪敏感,更能够和别人共情。

西尔斯认为,高需求宝宝具有高回报,他们的第四个高需求宝宝,成年后,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感情敏感、善良独立的女孩,对待家人和朋友充满了爱心,受人欢迎。

每一种性格的背面,都是优点。儿时看似一个难缠、不容易搞定的孩子,如果满足了她的情感需求,长大会是一个不自信、不独立、刁蛮小公主吗?

在幼儿时期满足了高需求宝宝的情感需求,长大后他也能想起幼时父母所不吝啬给他的爱,从而换位思考,因为从小就被温柔以待的缘故所以会更加友好的对待别人,把父母不吝啬给他的爱“延续”下去,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共情能力更好。

3、活泼好动,有探索精神。

我家孩子一岁以后开始对瓶瓶罐罐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对所有有盖子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们喝矿泉水的时候,她总是会伸手要,并不一定是她渴了,而是要过瓶子以后就开始重复盖盖子的动作,这就是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他们想要去了解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所处空间的构造。

高需求宝宝相比其他宝宝身体要活泼得多,时刻在使劲浑身解数不停歇,也许会更早学会爬行或者走路,睡觉时也十分不安稳,这也让妈妈们操碎了心,生怕他在不经意时磕着碰着,从这个表现,可以看出宝宝的身体协调性较好,充满热情,富有探索精神,这对将来与他人友好相处是很好的基础。

不管孩子是不是高需求宝宝,家长的引导才是孩子优秀的关键因素。

1、无条件接纳孩子。

可能当很多人看到“无条件接纳”这个字眼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如果有坏的毛病,我们也要无条件接纳吗?我需要告诉你,是的,要无条件接纳。但是你要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并不是孩子的行为。

很多家长都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带孩子出去玩,孩子情绪突然爆发起来,各种的哭闹和耍无赖,这个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去制止孩子的哭闹,但是这个行为已经将孩子和自己放在了一个对峙的位置上,孩子情绪爆发并不是空穴来风,可能是看到的一些事物触发了孩子的情绪机关,也可能是家长对自己的关注没有达到自己的满意,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情绪爆发就是在告诉家长:我感觉不开心了。

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像信号塔一样,去接收孩子的“情绪电波”,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将孩子抱起来,告诉她: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了。家长要知道,由于孩子的语言输出能力有限,他不可能准确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需要家长在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之后,仔细去判别孩子情绪爆发的原因。困了就带孩子去睡觉,对环境不适应就用有趣的东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和孩子平等对话。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孩子,如果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高需求宝宝也是一样,父母要尊重高需求宝宝,不能以命令式口吻与他们对话,让他们必须做…只有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才能更好的促进高需求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在YouTube看到过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父亲教育自己的女儿说:你不用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中。让情绪自由地来、自由地走,做让你最舒服自在的自己就好。

这才是亲子之间的平等关系,关注孩子内心想法,尊重孩子的情绪,不规定孩子的情绪处理方式,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和自己相处,更能够让孩子懂得处在“情绪漩涡”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

3、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亨利·克劳德博士和约翰·汤森德博士合著的《为孩子立界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词“因果律”,就是让孩子知道一件事情可能引发的后果是什么。

举个例子来说,家长在出门前跟孩子说,不许把屋子弄乱,否则就不带他出门玩。回家以后孩子并没有遵守约定,这就说明他已经首先破坏了和父母之间建立的规则,那么家长绝对不能妥协,要严格遵守“不带他出门玩”的约定。这就是“因果律”,孩子把屋子弄乱这个“因”导致了不能出去玩这个“果”。

但是所谓的“因果律”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这只适用于有一段幼儿园生活经验的孩子,因为他们在幼儿园中,已经有了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对于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先建立亲密的关系是建立规则意识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约定和限制,才不会引起孩子的怨怼和反感。然后家长可以采用“yes or yes”的方式,充分运用说话的套路,引导孩子去做选择,表面上看上去孩子是遵从了自己的决定,但是其实家长给出的选项都是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在引导孩子。

总结和分析

总之,高需求宝宝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些看起来“负面”的个性特征,能最终成为正能量。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独特个性上,辨认和强化孩子积极的个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发展,也对我们自己有好处。此外,通过更好的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父母也必然更加了解自己,可以更好的照顾自己的感受和生活,这无疑对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好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