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被吼成了窝囊废: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是孩子失败的元凶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阴影可以伴随孩子一生,也许他永远都得不到救赎。

1、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凶

法国1分钟震撼公益片《一句话,毁掉孩子一生》,每一位父母都需要看看。

可见,父母的脾气和性情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知乎有位匿名的网友分享说:

我的父亲脾气就很不好,常常莫名其妙地冲我吼,我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不知道什么又会被骂。

长此以往,导致我十分敏感,我会特别在意别人的情绪,一旦当他人的态度有变化,我就开始不断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另外,我还十分易怒,我发现我好像慢慢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如同父亲那样。



父母的否定对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如同一把利剑,直戳孩子的心灵深处。

2、大吼大叫是周而复始的悲剧

Diane Dweller写过自传《妈妈、狂躁与我》,文中她回忆了自己从小生活在对妈妈的恐惧之中。

她的妈妈非常暴躁,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和姐姐发脾气,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在家庭当中得以“生存”,她拼命地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毫无底线地去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

可无论做得有多好,母亲总有理由数落她、挑剔她。



她永远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在她17岁那年,她遇到了比他大八岁的Tony。

Tony对她关怀备至,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幸福,她想,原来在母亲眼里一无是处的我,竟然也有人爱。

从来没吃过糖的人,感受到了糖的甜,她迅速坠入爱河,和Tony结婚。

为了紧紧握住这颗来之不易的糖,她拼命对丈夫好,可丈夫仍然不满意,经常指责她、骂她没用。

她逃离了母亲的“深渊”,却又落到了另一个深渊里。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她常年都觉得自己很差劲,不配得到爱。

即使是丈夫的错,她宁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不愿意离婚。

母亲常年的打击和大吼大叫,让Diane Dweller特别缺爱,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她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只有不断地去满足他人,才足以换回一点点的爱和回报,直到成年后,组建新的家庭,这种性格都没有改变过。

3、温柔而坚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 我们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要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

泰国拍过一则广告,妈妈们在等孩子们放学,孩子们来的时候,都一身烂泥,脏兮兮的。

妈妈们见此都惊呼,无一幸免地对孩子大吼:“我的天!妈妈最讨厌你脏脏的了!你去干什么了!”



但没一会儿,妈妈知道了孩子邋遢的真相。

原来,孩子们在来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的推车坏在了泥地里,车上的东西洒落一地。为了帮老爷爷搬东西,才把自己弄得一身泥的。

妈妈们知道后,都很感动,但也对孩子特别愧疚。

下一回,不要忙着指责孩子,也许他的初衷会感动到你。

● 当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我们要温柔且坚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儿上学总迟到,老师找了孩子妈妈谈话。

妈妈知道了以后,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你那么早出门,但是总迟到呢?”

孩子见妈妈没有责骂的意思,就放心地说出实情:“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妈妈听完就笑了,第二天陪着孩子一起去河边看日出。

看到眼前的美景,妈妈也感慨万分:“儿子,你发现这么美的风景,真的太棒了。”

这一天,孩子没有迟到。

放学回家后,儿子发现书桌上多了块精致的手表,手表下还压了一张纸条,是妈妈写给他的:“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从此,孩子很少再迟到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温柔善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的心灵筑上最坚实的防护,让他知道:

有爸爸妈妈托底,爬再高也不用怕坠落,走再远也不用怕迷路。

当你控制不住对孩子大吼时,都是怎么处理的?欢迎在留言区理智讨论。

关注公众号【小荷心理】,聆听孩子自己的声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