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有重要意义,它给孩子一个老师。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岁左右的婴儿放在一个高台上,几米之外放另外一个高台,中间用玻璃连接。孩子透过玻璃看到很高的地面,有些害怕,但也知道从玻璃面爬过去也大约会没事。也就是说,孩子在面对模棱两可的新情况需要作出行动的决定。家长被分成几组站在对面高台,做出不通的表情。当家长露出恐惧的表情时,没有一个孩子敢爬过去。当家长露出喜悦的表情时,大多数孩子都爬过去了。
孩子生活中时时会出现新情况,当身边有可以信赖、依靠的人,就会向他们寻求指点。也许对一个一岁的孩子,是该不该爬过一个坡;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是该不该和陌生人打招呼;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是如何加入到其他孩子中玩耍;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讲是如何面对另外一个孩子的哭泣;对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年是怎么处理自己对异性的喜爱。
这样的行为表示孩子从小就是天资聪慧,天性促使他们向往自由和自主,但他们要想真正的自我做主,需要更有经验的、自己信任的人来指导,而不是盲目的自主。
当这个可信赖的人是理性的、智慧的、公正的、仁慈的,孩子就会被这些品质所感染。当这个可信任的人是思考型的、公开自己的决策过程,孩子就增长了自己判断新事物的机会和能力。如果身边没有信赖和依靠的人,这些孩子就没有机会能学到。
依恋关系让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动物被惊吓时,马上四处逃散,躲避到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人也有这种本能,孩子收到惊吓,会靠近一个他们信任的人,躲在大人的身后或者钻进父母的怀抱,孩子的心情就会放松跟多,感受受到了保护,这就是安全感的重要一部分。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形成周围环境的初步印象,像小树定了根,才能把根扎的又深又远,从土壤中吸取营养成分。
一旦认定了依恋对象,孩子就会自然地使劲把着他们。一旦分离,孩子们会很痛苦。家长说下班后马上回家,孩子开始可能会不懂这个意思。但逐渐的发现父母确实是每天有有规律的离开又重现。他和家长之间变的像一条橡皮筋拴住,在身体距离上可松可紧。
有安全感的孩子,家长不在身边时,会观察周围的事情。性格外向的孩子会自己玩耍或者找邻居孩子玩;性格内向的孩子,会通过密切观察,有限参与来吸收外界信息。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在心中,他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家长。
总之,大自然给了孩子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去尽可能形成正确的判断。一个月大的婴儿看到一张脸时,目光会散乱的扫描。两个月的婴儿目光会集中在眼睛和嘴巴。短短一个月,他们就已经发现眼睛和嘴巴是大人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要地。关爱的眼神、悦儿的言语、温柔的触摸、及时的安慰让孩子对主要照顾者产生了依恋,其身心也获得了安全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