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突然向客人吐口水,如此“疯”孩子,父母如何应对呢?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妞妞三岁了,长得像个洋娃娃,乖巧又懂事,家人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但是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陪客人聊天,让妞妞先自己玩。妞妞先是挺听话的,可时不时地会跑过来,不停地打断大人说话,先是要喝可乐,妈妈说“可乐对牙齿不好,还是吃水果吧”.过一小会儿,妞妞又跑过来要薯条吃,然后拿着各种玩具,在沙发上跳来窜去,乱叫一气,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

后来,妞妞跑来让妈妈给她讲故事,妈妈说“宝贝,乖!你先自己玩,我和客人说完话的噢”。妞妞没有像往常那么乖巧听话,反而粘到妈妈怀里,在妈妈身上爬过来,滚过去。这时候,客人随手摸了一下妞妞的头,表示喜欢她,不想妞妞居然变了脸,突然向客人吐了口水,还拿起洋娃娃砸向客人,妈妈说“熊孩子!别闹了、听话!”叫这一声“熊孩子”可惹事了,妞妞大叫“我才不是熊孩子呢!我才不是……”大哭、撒泼,更加吵闹,近乎陷入疯狂的状态。

妈妈很吃惊,平时可爱的宝贝怎么变得像不认识了呢?又不好当着客人的面吼孩子,客人也觉得难为情,场面非常尴尬。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像妞妞这样的情景吧,平时比较正常的孩子,一旦家里来客人了,或有生人在的场合,孩子表现得异常兴奋,有的孩子会像个小话唠,缠着客人谈天说地;有的会用唱歌、跳舞等方式吸引他人注意,还有的爱显摆自己的玩具,更有的孩子会撒娇、耍赖,又吵又闹,表现得有点胡闹、疯狂,让爸爸妈妈觉得孩子特别出格,行为有点违反规则,有点儿“蹬鼻子上脸”。真是特别难堪、特别崩溃!这时对孩子越是劝说管教,孩子越会无理取闹,甚至撒野。孩子的这种行为就是“人来疯”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上的失控呢?

一、孩子渴望得到关注、爱、赞美和认可。

很多孩子平时不能得到父母充分的陪伴,当家里来了客人,他们感到好奇、兴奋,觉得终于有机会让人注意自己了。这时如果父母只顾着和客人交谈,不理睬宝宝,孩子会觉得被冷落了,便有意识地做出一些偏常行为,渴望引起大人的关注、赞美和认可。

如果孩子平时得到父母特别关注,已经习惯了像小皇帝一样“至高无上”的待遇。当家里来了客人时,父母把精力主要放在招待客人身上了,对宝宝的行为没有平常那么关注了,孩子就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感到很不适应,可能要通过任性、不听话、甚至讨人嫌等方法来引起父母和客人关注。

二、孩子自控力不够

7岁以下的宝贝,自控能力不成熟,不能控制自己,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且自控行为会随着情景而变化,时好时差。独生子女缺少玩伴,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当家中有客人时,会比平时热闹,这会给孩子带来一定新鲜的刺激,客人往往会夸奖宝宝或与之玩耍,此时,家长又显得比较宽容,大多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训骂宝宝。宝宝察觉到这种变化,便会利用这种机会来解放自己,更加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孩子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完全是缺乏生活经验,不能自控。何况人在处于非常兴奋或情绪充满的状态时,你跟他说别闹了,好好听话,这等于是给他了一个压力,因为这个要求和他现在的情绪不相符,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不但刹不住的孩子的情绪,他反而会更加放纵。

如此“疯”孩子,怎样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给到孩子他想要的关注和倾听、赞美和认可。

当孩子充满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积极的倾听,去帮助他把情绪渲泄出来。无论是快乐,还是不快乐都是需要渲泄的,所有的情绪都需要表达,父母要把自己调成跟他一样的频率去倾听他。比如孩子不断地打断大人说话,特别兴奋地说个不停,那我们就要去倾听他的话。孩子想给客人唱歌,那就暂时停下与客人的谈话,听孩子开心地唱歌,然后肯定他唱的真好听,让他感受到大家对自己唱歌的夸奖和认可,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正确表达出来了,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情绪的疏导,慢慢地他需要表达的情绪都表达出来了,他需要的关注暂时得到满足了,就有可能安静下来。

第二:跟孩子表达父母的需要。比如可以说“宝贝,刚才你的歌唱得真好听,我们都很开心,谢谢你。但是我们现在要谈一些重要的事,可能大概半小时的时间不能陪你玩儿,你能够给我们这个时间吗?”去跟他商量,而不是命令她闭嘴,当孩子看到大人也有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他会有被重视感,就比直接命令和指责更愿意去配合。这里给到他一个具体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他会知道大人们不是不理我了,大概过半小时就好了,他才会安心去玩自己的。

第三: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事情。客人来了,父母不要为了招待客人把孩子“晾”在一边,如果孩子提出喝水、看电视等合理要求的时候,父母要满足他,不让他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还要先向客人介绍和夸奖一下孩子,适当地让孩子帮忙招待客人,比如剥桔子,拿东西,收拾桌子,当孩子参与到招待客人的事情里面来,孩子一方面能感觉到父母和客人都喜欢自己,关注自己;同时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还学到了待人接物的礼节,良好行为也会得到强化。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也不会给客人造成尴尬的局面,也不会太过急于表现自己了。

第四、父母平时要用心多陪伴孩子。 多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给孩子讲故事,一起做游戏,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与外人接触,尤其要多让孩子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积极营造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主行为的环境,丰富孩子的生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平时孩子得到足够的关注,就不会在有外人的场合寻求“补偿性关注”了。

第五,平时要对孩子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告诉孩子哪些是应该坚持的文明行为;哪些是必段纠正的粗俗不雅行为。通过做亲子角色表演,训练孩子,如果客人来了,像这样表现,大家会非常喜欢你,让孩子明白:客人拜访时,自己什么样子的表现妈妈是喜欢的。

可以在客人要来之前,提前告诉孩子“今天妈妈的朋友要来,妈妈希望你能帮妈妈招待客人,妈妈可能和客人要聊会天,你一定要帮助我看好猫咪,别让它乱跑噢!”反复给孩子说上几遍,他就有思想准备了,会知道一会有客人来,妈妈可能不能一直陪着我。避免了孩子出现心理落差,还会倍增责任感。

当然如果父母觉得孩子行为确实出格,也不要姑息纵容,可以直接走到孩子面前,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和语气制止孩子的行为:“宝贝,你这样乱跑乱叫、妈妈心里不高兴。”然后用选择问话给予孩子行为上的建议,比如“你是自己坐下来看看绘本,还是搭积木呢?”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安静地玩耍。

切记:当孩子有“人来疯”的表现时,千万不要在客人面前气急败坏地斥责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剧“疯”的行为。

最后说一句:孩子这么小就知道为自己刷“存在感”,情商够高的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