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40岁,是个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妈妈。
从幼儿园起,她就给女儿恬恬报了跳舞、古筝、写字、钢琴、游泳等等的兴趣班。
小学后,又增加了外语、写作、奥数、绘画等等的兴趣班。
初中时间紧了,虽然丢掉了一些,但坚持下来的兴趣班还有四五样。
叶子对女儿的学习抓得很紧,女儿情绪不高时,也闹过情绪,也耍赖不想去。
这时候,叶子就连哄带骗,恩威并施,逼孩子就范。
老公看不过,帮女儿说话。
老公说:恬恬还小,晚两年再上兴趣班吧。
叶子说: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老公说:那就挑一两样孩子喜欢的上好了。
叶子说:那怎么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知道吗?未来的人才必须要跨界,跨界懂吗?简单点说就是什么都要懂的综合性人才~~
老公说:孩子也太苦了吧。
叶子说:现在吃点苦算什么。将来考上好大学才有出路。
在恬恬的学习上,叶子的要求很严格,她能容忍的最差名次是前五,最好第一。
一旦发现低于这个标准,恬恬就要写检讨,自我反省。
除了学习上的严厉,生活上,叶子也是点点到边,丝毫不肯放松。
恬恬第二天穿的用的衣物,晚上必须要都准备妥当。什么鞋配什么衣服,什么天气换什么衣服。
恬恬的饭菜,晕素搭配,营养均衡,据说是花钱请人写的饮食方子,每顿仔细到吃几个虾,几颗水果,几两肉,几种蔬菜的那种标准。
如果碰到恬恬不喜欢吃的,叶子就心急如焚,好言相劝,软硬兼施,直到看着恬恬吃下去才肯罢休。
她不容许自己因为任何事,任何人而怠慢了照顾孩子,哪怕是生病了,强撑着,抖嗦着,也要弄好孩子的饭菜和衣物,绝不肯假手于他人,即便是恬恬的爷爷奶奶也不行。
有段时间,她家每星期二中午吃牛排,有天不巧去晚了,牛排没了。于是,叶子一整天都心情不好,觉得孩子肯定会因此而影响了长个子。
查了半天百度,问了好几个妈妈,反复对比,确定了晚上吃点别的,也能补一下才算消停。
老公觉得她过了,有点神经。叶子觉得自己只是对孩子用心了点,难道也不好吗?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在蜜罐里成长,被科学养育的孩子还是出现了意外。
初一时,叶子以孩子近视为由,让老师为恬恬调位,坐前第二排的位子。而恬恬却说自己个儿高,坐前排会影响到别的同学看黑板,不愿意调。
后来,恬恬还是同意坐前排了,却一反常态,和同学相处不来,对老师的也是爱搭不理,脾气阴晴不定,成绩也掉到十名以外。
叶子如临大敌,24小时候全方位处于警觉状态。朋友劝她说,青春期孩子都有点不正常,慢慢就好了。
她很焦虑,到处取经。
有人说,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孩子才会对你说心理话。
于是她伏低做小,软言温语,但孩子却不买她帐。闹到后来,甚至休了半个月的假。
朋友都劝叶子,恬恬真的很好了,又乖又懂事,你放松一点,让她出去和其他孩子玩玩。
但叶子觉得,中考这个当口多么重要,怎么能放,你放别人家不放,那就是退步。
叶子就这样较着劲,但这学期没多久,恬恬开始不对劲了,整天呆坐,不爱吃饭,不爱和人说话,有时整晚睡不着,有时又睡不醒。
去看医生,诊断结果是:轻度抑郁。
叶子很崩溃,她想不通,自己明明这么用心,这么努力,怎么最后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呢?
我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恬恬,给不出很好的建议,我只讲了一件生活中的小事。
在我家的窗子外,有一块花生地。
地的主人是一位勤劳的家庭主妇。自从花生种下,到今天不过月余,但我已看见她施了四次的肥,松了许多次土,泥土蓬松而肥沃,一根杂草都没有。
可是,花生苗却一天比一天枯黄衰弱下去。
而不远的另一块地,我只见地的主人赶在下雨前来过一次,撒了点肥料,拔腿就走了。明显的没用什么心思,但让我惊讶的是,他家的花生苗却葱绿油黑,长势喜人。
我问我妈这是怎么回事,我妈说:还不是肥料施多了,烧掉的呗。
我没种过庄稼,但我养过花。
我知道花开有异,四季不同。
有位哲人就曾说:紫罗兰始终是紫罗兰,向日葵始终是向日葵,这是由种子的本质决定的。
他说不同植物有不同本质,应当有不同的对待。就像每个孩子,天赋禀性迥异,也应当区别对待。
而恬恬的可惜,就是她妈妈叶子太过重视她了。
就像施肥多的庄稼,浇水多的花儿,都死得快。
养孩子这件事,真的不是“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的事。
因为孩子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你是对照书本精心抚育,别人家是放羊似的随便养养,但你的孩子就是不如别人家的壮实懂事,聪明活泼。
这种情况下,作为养育者的妈妈,就需要有一颗强大而平和的心脏,千万不要着急忙慌跟在别人家孩子后面追。
说句难听的话,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的父母,是摧毁孩子最直接原因。
明明自家的是个普通孩子,非得上赶着把孩子往精英的路上吆喝着。
除了学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生活体验,以为自己生来就是金枝玉叶,不可违逆。
可是,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到了外面,发现许多人都比自己优秀,许多事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不抑郁才怪。
现在的孩子,大多被教育将来要干大事业,挣大钱,做大人物。
可金字塔的顶端统共就那点地方,非得逼孩子们都去挤,掉下来,也在意料之中。
佛家说,孩子都是来度父母的,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身上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想真的该在父母身上找找原因了。
尤其照顾孩子的主力军的妈妈,有的妈妈性格强势,事事力求尽善尽美,还有温情掩盖下的争强好胜,都是这些问题的诱因。
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反省修正自己,是我们养育儿女的一大意义和乐趣。
比如我也曾抱怨过孩子,我妈就说:别整天说孩子,想想自己小时候,我可曾这样对你。
于是,我就改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