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孩子的探索和情绪,用爱涵育孩子的成长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前一阵带孩子出去玩坐船的时候,很多家长带着小宝宝出行。有一个小宝宝特别有意思,趴在船尾看着外面。他的妈妈一直在跟他讲:你快看远处那是桥,哇,你看那个是小鸭子。妈妈特别尽心尽力在介绍周边的景色。

这个场景其实特别常见。有时候在公园里,马路上或者在商场里,经常看到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和他们的主要养育人在一起,他们正在乐此不疲的介绍周围的物品和景色,想要让孩子去认知周围的世界。

但是呢,刚刚讲到的这个妈妈在跟宝宝介绍这个周边景象的时候,这个大概1岁左右的小宝宝一直在目不转睛的盯着船头。那么他到底在看什么呢?我特别好奇,于是挪到船头,朝着小宝宝眼睛望去的方向看去,我看到的景象让我简直惊呆了。

轮船在前进的时候,船体在拨开水的时候会溅起很多的水花,水花的上面有很多小泡泡在咕噜噜的一直往外冒。这个宝宝是被这样的场景吸引了。或许脑中正在思考,或许看到这些小泡泡和水花充满了好奇,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

这个时候宝宝脸上的表情是全情地投入,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此时此刻,从他眼睛当中看到的景色,给到他神经元的刺激,以及他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其实已经发生了他体内心智模式的发展。这是宝宝的一个成长的过程。虽然很微小,但是却非常的重要。

作为成人,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的想要把我们周围的世界介绍给孩子甚至教会他们,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忽略孩子沉浸在自我探索的世界中,全身心的探索的时候,如果我们去介绍其他事物,无形当中是对他们专注力的打扰。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母婴互动的重要理论叫做“涵育”,是指主要养育人对宝宝情感开放的程度,我们能不能对孩子的任何感受保有好奇心。之前的故事,妈妈没有看到孩子专注的是什么?

实际上,爱的第一步是对孩子有敞开的好奇心,无论孩子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应该第一时间用探索的心态去看看孩子在干什么?

现在的育儿过程中,很多的父母存在各种的焦虑,比如孩子为什么大哭?为什么要求父母必须要按照顺序做某件事情?或者有时候为什么会突然打自己的父母一下?

其实,对孩子来讲,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可靠的人,所以孩子在我们面前会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旦发现父母在生气或者愤怒,孩子就会出现害怕或者焦虑的情绪,有时候会也反过来去父母。孩子的顽皮好动其实是在探索这个世界,我们同样需要用爱去涵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

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孩子也一样。孩子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首先会用感觉器官去收集素材,然后感觉被收集为在脑中形成的各种表象,然后与语言配对形成概念,这就是平时日常教导孩子让他了解的。同时孩子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表象,最后实施设想。

这个设想的失败或者成功会使他在面对这个世界会有各种情绪产生,比如设想成功会感到快乐,然后会获得鼓舞并重复这一个过程,比如在学习一首儿歌,学习吃饭等等,重复之后会熟练地运用。

如果失败,那么会产生比如害怕、愤怒、焦虑等情绪,身为父母要作为一个容器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进行加工,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比如告诉孩子她现在的情绪是什么?然后怎么样做是正确的,父母可以做些工作去化解她的情绪,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使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要理解,所有不好的事情,问题和障碍,其实都可以转化成孩子成长的养分。

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可以展示和留给孩子,告诉他们处理各种情绪的方式,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范本。同时也告诉孩子,这种情绪是正常的,这也是一种成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