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怎么躲过?按经验解决只会更糟,这样的方式刚刚好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丨福林妈咪

孩子的叛逆期,可不是只在青春期才有的,“可怕的两岁”已经早早的给了爸爸妈妈们“警示”……

【情景一】

超市里,两岁的图图非要遥控车,可妈妈不同意。

“咱家都有好多车了,不能再要啦!”

“就要!”

“图图,你再这样话,妈妈可就生气啦,快放回去!”

“不!哇……我要!”

看到妈妈不同意,图图情绪受不了了,索性就开始以大哭的方式来发泄自己。

【情景二】

晚饭前,挺安静的环境。

“妈妈,饼干!”

“你不能再吃了,一会儿要吃饭啦!”

“不,就吃!”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都说了不能再吃啦!”

看到被妈妈夺走的饼干,孩子很奔溃,然后就躺倒在地上撒起泼。

面对这样的局面,爸爸妈妈会怎样做?

很多爸妈会说,能怎么办,只能按照经验来啦!

应对经验一:直到孩子哭闹才顺着孩子心意

“好好,我们去买。”“好啦,别闹了,给你吃不得了!”

如果爸妈在看到孩子有这些哭闹情绪发泄的时候,就立马表示出妥协,那这样的行为就会被孩子“认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哭闹来“要挟”爸妈,以此来让爸妈满足自己的要求。

爸妈在看到孩子哭闹后,再顺着孩子心意,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察言观色”的坏习惯,这种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孩子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他们也会把哭闹当成自己有恃无恐的“本领”,甚至会是变本加厉的。

应对经验二:跟着孩子一起崩溃

“哭什么,再哭也不给你买!”“你再躺地上试试,信不信我踹你呀!”

面对孩子情绪崩溃的状态,爸妈没有安慰,反而更是在言语上刺激孩子,这样的行为实质上是在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被爸妈喜欢,以后,就算孩子再遇到自己想要的或是喜欢的东西,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应对经验三:在孩子闹情绪前就满足孩子

“好,你要什么都买给你。”“行,想吃什么就吃。”

虽然爸妈在某种程度上,是应该听从孩子的话,可是毫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势必会对孩子形成溺爱,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如果遭受挫折和拒绝,那他们的内心遭受的打击,将要比幼时接受的打击更有痛感,甚至会让他们一蹶不振。

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一种“经验方式”,虽然最后孩子的问题是会被解决,但是最终都是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伤害。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可怕的两岁”?

其实,孩子的两岁并不是可怕的,只是孩子在两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初步的自我反抗意识刚刚建起来,而爸爸妈妈却依然还是以成人的方式来要求孩子,这就引起了孩子的不配合和不听从。

孩子们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事情,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不配合和不听从在爸爸妈妈们看来就会是“可怕的”。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爸爸妈妈应该为孩子们的“可怕的两岁”而开心,毕竟,这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算得上是孩子成长的很大一项进步。

可高兴的同时,爸爸妈妈又该怎样去应对孩子这样强烈的自我意识呢?

首先,爸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

没有哪个孩子会在一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时候,就是与爸爸妈妈的意见相统一的。

面对两岁孩子不听话的状态,爸爸妈妈们千万别着急,尽量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别急于板正孩子们的想法。

其次,多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在明确孩子的想法后,做好基本的引导。

这个时候的孩子,他们会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们匮乏的语言系统,使得他们在表述自己想法的时候,不能明确被表达出来,而爸爸妈妈也会对他们的表述存在错误的理解,这样就造成孩子们“不被理解”,爸爸妈妈“理解不通”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孩子的烦躁感,爸爸妈妈们也不得不面临孩子烦躁时带来的各种“可怕”表现。

所以,爸爸妈妈有必要在平时多训练宝宝说话,在宝宝有意识去表达的时候,爸妈要有耐心地去倾听,同时也要对宝宝的语言表达做出指正,这样宝宝也就能在下一次的表述中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爸妈们也就会清楚的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再次,爸妈要适度放手,给孩子自己的空间。

孩子再有初步意识时,其实也是很厌烦被大人们干扰或是阻止的,他们甚至会出现“过早叛逆”的表现。

其实,只要孩子的行为是安全合理的,爸妈没必要非得要求孩子按照我们既定的方式来做,事实上,孩子在他们自己认定的方式出现的错误,也是他们一种经验的总结。

安全情况下,适当的对孩子方式,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思维,就算是有错误,那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让他们能慢慢的建立自己的认知世界。

最后,爸妈要用合适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

合理的方式,不是要求爸妈直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正,而是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面对问题。

儿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晚上,他非要吃一块蛋糕才肯睡觉,可考虑到睡前吃东西会影响孩子睡眠,而且甜食也会影响牙齿,所以我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惹得他一阵哭闹,而此时我讲再多的道理他似乎都置若罔闻,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

“蛋糕真好吃的,我也想吃,可是,晚上吃蛋糕,那些甜甜的东西会粘在牙齿上,招来虫子啃掉我的牙齿,那我以后可就没办法吃东西了。我知道你也不想让自己的牙齿都被虫子吃掉吧!”

这样的对话,让我与儿子达成统一战线,约定好如果晚上想吃东西,就快些睡觉,那样才能在第二天起得早,也好吃到那个魂牵梦绕的食物。

事实上,站在孩子的角度面对问题,很容易拉近自己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也就会很愿意敞开心扉的去与我们沟通。

当然,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爸妈能与孩子做到真正的“同角度”,那就是与孩子平视。

视觉上的高差之别,很容易让爸妈忽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之前有一个故事:妈妈对女儿不喜欢逛超市感到很疑惑,直到有一次自己在超市里,蹲下来系鞋带才发现,以自己蹲着的角度去看周围的人,看到的都只是大人们的腿,而这个高度刚巧就是女儿的高度,这让妈妈恍然大悟。

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在孩子的角度世界里,他们看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然就会很反感。

爸妈也不要太抱怨孩子在两岁时不懂事、不听话,或许,他们的懂事和听话根本就与爸妈不在一个频道上,再多的要求也只是徒劳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