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策略很神奇,能激发孩子“自我暗示”潜能,帮孩子走上成功路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墨香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都做过一种实验,就是——鼓励式教育

在班级挑选出“差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和打起,这些原本就是被老师所默认淘汰的差生,竟然不光成绩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整个人都还变得积极向上了起来!

有了专家和教授的“指点”,孩子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我可以”的暗示和鼓舞,激发了他们自己的潜能。

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种“自我暗示”,是指人会在心理上会不自觉的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的接受一些周围建议或言论。

暗示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情感和观念的碰撞,这就意味着“暗示”的程度多来自于外界,而从孩子教育的角度上来讲就是父母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就会有怎样的激发能量,从而让孩子产生怎样的自我暗示和定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激发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自我”与“暗示”相辅相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客观上来分析,一个人判断和决定是由于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自己的需要和环境影响限定之后所做出的,如果自我部分的的决定和判断是健康和积极的,这样的自我就是“有主见”的。

相反,要是自我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不够完善,或者有些偏颇,产生了错误的的判断,就会产生自我部分的缺陷,从而给外界的影响留出了入侵的空间,产生被他人暗示的机会,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自我暗示作用的积极方面: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在潜意识中自觉的接受自己崇拜、信任和亲近的人意见或见解,如孩子展现出了在美术方面的才能,父母加以“暗示”,“你真棒,肯定会越画越好,将来一定能成为画家!”父母在这无形当中将自己的期待与鼓舞传递给了孩子,就使得孩子的“自我”得到了父母“暗示”补充和指导,这将对孩子的“自我暗示”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暗示作用的消极方面:如心理暗示中“自我”部分的不完善,“自我”就会被他人外界的“暗示”所占领,诸如老师家长对孩子所灌输的“你不会、你不能、你不是那块料儿”等这样的“暗示”,很多孩子在家人或老师否定之后,孩子的“自我”被外界的“暗示”所统治,整个人展现出脆弱、幼稚、自暴自弃等倾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培养出了教育路上的“不幸儿”。

周围的评价、建议、议论,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心态和思维没有完全的独立了成熟,

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会因为别人的态度和看法而改变自己。所以作为父母要把握住对孩子的“暗示”,传递出对孩子满满的期待,使孩子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父母应该学会激发孩子的自我暗示潜能,帮孩子走上成功路

自我暗示的对所谓的“差生、朽木、顽劣”的孩子的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样的孩子留给外界“暗示”的空间更大,他们相比更加优秀的孩子的来说,更需要父母的激发和鼓励,如果孩子受到的暗示是“期待、关心、帮助”那么孩子就会顺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变化,所以把握激发自我暗示的原则与准线是第一步。

激发“自我暗示”四个关键点:

1)气氛:即父母对孩子高度的期望,给孩子而产生一种温暖、有爱、和谐的良好生活学习氛围

2)反馈:即父母对孩子的言行,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发自内心的赞扬

3)输入:即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时,要对孩子的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启发性回答,为孩子提供据有建设性价值的帮助。

4)鼓励:即父母针对孩子所变现储的言行和潜质,给予相应恰当的鼓励,引导孩子朝着期待的方向去发展。

激发孩自我暗示潜能的方法——期待对策实践的必要条件

1)期待者的威信

即对孩子进行期待对策的父母的或者其他人,要有足够的威信和权威,给孩子最大的信心与鼓励,就像开始案例中的教授专家一样,对孩子来说,家中的父母、尊敬的长者、学校的老师等等,在孩子的眼里,给予自己期望的人威信越高,所产生的心理暗示作用就越大。

2)期待结果的可能性

这是针对父母对孩子期待暗示的内容与可行性来说的,一般来说,孩子会将父母放所期待结果估量后,与自己做一个实现可能分析,若这种期待结果对自己又有意义且是可以实现的,那么,父母这样的“暗示”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相反,则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反作用力,产生倒退的现象,所以先给孩子一个“小期待”,比如先从学会说“谢谢、对不起”开始,循序渐进的开始“期待的激发”。

3)期待效应的强度

父母对期待孩子产生美好的憧憬,并出指出期待的具体结果,而孩子需要付出具体的努力实践,所以父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帮助、指导等行动,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并从内心上获得相应的自信与鼓舞,并作出更好的努力,让孩子内在的潜能更好的被激发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运转的过程,而运转的动力就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引导和教育。

使用争取的激励方式,激发孩自我暗示潜能

1)期望的告知

父母要积极客观的与孩子交流探讨自己对他的期望,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之变成他们的“自我期望”,让孩子体会感受到父母对期望,在父母的期望中看见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出自己内心的力量,不断的去发展自己。

2)利导避害的引导

父母还要通过自己的悉心引导让孩子自己明白期望背后的“利与弊”,比如,“学会自己吃饭、睡觉是一个很难得过程,但是学会之后你就是大孩子了”,“做错事不知道道歉,以后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你交朋友了”,让孩子在自己心理明白,父母得期待是为了自己,从观念上得到相应得转换,为自己发展效力。

3)期望技能训练

这是让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更过的实践性和参与感,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具体化,期望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就带孩子多与人接触,到小区、广场、公园、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实的学会什么情况下要说谢谢,怎样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歉意等,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相应的乐趣,也感受到父母在此时所发自内心的欣慰与骄傲,父母应该将对孩子期望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实践“技能”的掌握,是自我暗示效成功的关键。

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所在,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朽木”,只是被错误评判的“不幸儿”,玉不琢不成器,是因为它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和赞赏,所谓的“顽劣”的孩子也应被如此看待,在足够的关注与激励的环境中,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宝妈们,你们有用过期待策略,鼓励自己的孩子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