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吃饭、抢玩具、发脾气…看戏精妈妈如何搞定“熊孩子”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不久前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了德国幼儿园的一个“实验”教育。说的是学校让小朋友们自己结对成“夫妻”,并且领养蛋宝宝,扮演爸爸妈妈,对蛋宝宝进行“育儿式”的日常照顾。很多朋友觉得这种教育很新鲜很有趣,我心里暗暗自得:嘿嘿,这和我的“角色扮演教育法”异曲同工嘛。——后来我发现这种育儿方式在国外有个很专业的名词:游戏力,也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育儿问题。游戏力也被称为“亲子沟通中的翻译机”。

举几个我自己的例子。

1

两个孩子抢玩具?

——“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某天下班回到家,一开门,又又和同学某某(同住一幢楼,有时爸爸妈妈下班晚了就先到我家玩一会)在哇哇叫,公公围着两个孩子团团转:“给他嘞,那给她……那给他玩一下喽。”婆婆一见我:“两个人又在抢东西喽。”

两个小朋友抢一样东西,这样的事情每位妈妈大概都遇到过吧?不管是自家孩子和别的小朋友,还是自家的老大老二,一件玩具,你不玩我也没想着玩,你拿起来了我看着怎么也这么有趣?我也要!我也要!不给!不给!呜呜呜!刚才还一片岁月静好,此时却是一个头两个大。怎么办?都是有教养的人,当然要礼让了。

“你是哥哥,让下弟弟,给弟弟玩。”

“某某是客人,给某某玩一下。”

只是,孩子却不接招……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其实呀,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大人不懂孩子。什么“大的要让小的”“主人要让客人”,这样的道理背后是几千年的文化礼仪传承和教育,小屁孩们哪里能懂?就算真的照着做了,也很少是心甘情愿。孩子的感情是直接的,不乐意的事却照着大人的意思做了,无非是怕大人不高兴,往好处说,是孩子懂事有礼貌,而我却更希望她保持自由的天性,不必想着取悦谁。从孩子的发展来看,两三岁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我的”观念开始突出,用专家的话来说,这是孩子智商和情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所以两三岁的孩子对于他人的“侵犯”有着天然的抵触和自我防御意识,大人不必苛责。有些家长碍于面子,在别的家长面前,斥责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强迫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给对方更小的孩子。这样久而久之,对于孩子表达情感、遵从内心感受的天性是一种伤害。

我把包一放,拍拍手:

“小家伙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两个小家伙眼睛看着我。

“我们来玩超市买东西的游戏好吗?”

“好。”不约而同,异口同声。

“谁来当老板?”

“我,我来当老板!”一只手举了起来。

(关于“谁先举手谁优先选择”的规则之前已经和两个小家伙建立了,所以只要我问问题,两个小家伙都会懂得先举手再说话。)

“好,某某同学当老板。王佑希同学,把美羊羊给某某,你拿着钱来超市买,好不好?”

“好。给你。”美羊羊顺利交接。

“记得带上钱哦,就用这个拼图当钱好了。”我提醒她。

“老板,这个美羊羊多少钱?”

“五块。”

“给你,五块。”

“给你。”

又又顺利“买”到了美羊羊。接下去,当然是又又同学当老板,某某同学买到了喜羊羊,而我,顺利地吃上了晚饭。

2

孩子不爱吃饭?

——“米饭宝宝会生气”

又又的吃饭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玩玩具边吃饭,老人边追着边喂,是常有的事,自己虽然一直想彻底“整改”,无奈老人不支持,所以只能“从长计议”。

昨天中午小家伙又开了电视,坐在小板凳上,婆婆催了好几次:“快吃,凉了哦。”我过去一看,小眼睛一直盯着电视,饭一口没动。如果是平常,我一般会先讲道理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这次大约是头天晚上没睡好火气大,我拿起遥控器直接关了电视:“吃饭不许看电视。”

毫无悬念,又又哇哇大哭。

“要么吃饭,要么看电视,只准选一样。”我语气严厉。

如我所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大,反抗越烈。

又又眯起眼张开嘴,预备,哭!一声声加速、冲刺、拐弯、急刹……然后新一轮开始……

都是给惯的!我火窜脑门,一脚“油门”冲过去,想吼,想揍……到底忍住了,只端起饭碗,恶狠狠地扔下一句:“不吃别吃!饿一顿!”

我把饭碗端到厨房,只觉得自己心跳加快脑袋发蒙分分钟想吵架——发火的确是最愚蠢的解决办法,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我躲在厨房远远看着又又,等自己情绪平静下来,走过去抱抱她:

“别哭了,哭得不漂亮了,妈妈是怕你眼睛看坏了,和妈妈一样戴眼镜呢。”

“哼。”小家伙双手抱胸,脚下噼里啪啦乱蹬。

我摘了眼镜,假装看不见:

“哎呀,没戴眼镜看不见了。这是谁呀?是小白兔白白吗?是美羊羊吗?是米妮吗?……哈,眼睛这么小小的,是不是又又?”

点点头。

“对不起啊,宝贝,妈妈刚才说话有点大声,原谅妈妈好吗?”

点点头。

“那现在肚子饿吗?”

点头。

“那吃饭好吗?”

点头。

我把饭给她端来。

“你看,米饭宝宝一直等着你吃呢,你一直不吃,米饭宝宝会生气的。”

“米饭宝宝为什么生气?”

“因为你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它就会不高兴,妈妈一边玩手机一边和你说话你也不高兴对不对?”

“那米饭宝宝怎么说?”

“米饭宝宝说:我的小主人,你怎么还不来吃我,你怎么老看电视,我很生气呢。”

“那我怎么说?”

“你说,对不起啊,米饭宝宝,我现在来吃你,我不看电视了。”

趁她拿起勺子准备开吃,我加了最后一勺“鸡汤”:

“什么事情只能一件一件来,知道吗?做一件事情就专心做好,所以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你一边吃饭一边想着米饭宝宝好香啊,米饭宝宝就很开心,你吃了就会变漂亮了。”

晚饭的时候,公公习惯端起饭碗要喂。

又又一歪脑袋:

“我自己会吃的,不用你帮忙啦。”

我偷着乐:嘿,有进步。

3

孩子不肯穿衣服?

——“小斗篷想你了”

似乎是突然某一天开始,又又成了粉色控。什么都要粉色的,尤其是衣服,认为粉色的衣服穿上就是公主。而在她眼里,只有那种水粉色才是真粉色。

前段时间降温,又又仍坚持要穿粉色外套,偏偏那件外套有些薄。婆婆认定她不穿其他的,又怕穿少了着凉,不知怎么办才好。我到衣柜看了看,觉得那件橡皮粉的斗篷厚薄适中,这样的天气穿刚好。

“又又,今天穿这个斗篷好吗?”

“不要,我要穿粉色的。”

“这个斗篷也是粉色的啊。”

“不是,这个不是粉色的。”

“这个是橡皮粉,也是粉色的一种……”没等我说完,小家伙转身跑了。

小家伙穿着薄毛衣在客厅乱窜,我只好让自己斗篷“附体”。

“又又,斗篷想你了呢,想让你穿它了呢。”

“那斗篷怎么说?”每次对这些物件的“心声”都饶有兴趣。

“斗篷说:我的小主人,我好想你呢,你都不穿我,我每天都呆在家里,好难过。”

“那我怎么说?”

“你说:小斗篷别难过,我今天就穿你,带你到外面玩。”

拉着我的手到了衣柜前,打开衣柜寻:

“小斗篷,你在哪里呀?”

我翻出小斗篷:

“我在这里。小主人,我想你了,穿上我吧。”

甭管多肉麻,总之结局是又又麻利地穿上了那件“不是粉色”的斗篷,开开心心地出门了。

4

孩子小心塞

——“小包赖上我了”

某晚临睡前,又又忽然摸摸额头:

“妈妈,我这里好痛,有个小包呢。”

我一看,大概什么时候撞到哪里了,额头上有个发青的小肿块。

“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可是我都睡了好几觉了都没好。”

“那一定是它很喜欢你?”

“它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你可爱啊。”

“那小包会怎么说?”

“小包说:我好喜欢你啊,我可以再呆一天吗?我明天就回家。”

“那我怎么说?”

“你说:好啊,那明天你要记得回家哦。”

“那小包睡哪里?”

“睡你额头上。”

“那小包盖什么被子?”

“盖你的头发被子啊。”

“那小包怎么说?”

“小包说:快睡觉吧,古德耐……然后你说:古德耐,小包。”

第二天一早,小家伙爬起来照镜子。

“诶,小包怎么还在睡觉啊?”

过了两天,小家伙摸摸额头:

“妈妈,小包怎么还不乖乖回家?它是不是赖上我了?”

明明是件“疼痛”的事,听起来怎么这么窝心?

作者:阿夕,文学硕士,情感界的汉子,育儿界的仙女,谈谈恋爱带带娃,假装财务自由,实际苦逼搬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