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细胞也需要肥料?想要孩子学习好,先让孩子动起来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在成为学霸的路上,荆棘丛生,问题遍布。

比如好动。有些孩子写作业坐不住,上课坐不住,学习才艺仍然坐不住。他们的屁股下面好似安装了一个滑轮,时刻在那里动啊动,让老师和家长焦虑不已。

比如不专注。有些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一鼓作气地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表现突出的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做一些与作业无关的事情,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找东西,一会儿说话……总之,10分钟可以完成的作业,不专注的孩子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来完成。

比如思维不够敏捷。有的孩子,也没见他学习有多刻苦,但是就是学习成绩好。与之相反的是,有的孩子天天被按在书桌前学习,但是也没有多大的成效。于是,家长就认为,人家的孩子基因好,有天赋,而自家的孩子天生愚钝,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

事实上,好动也好,不专注也好,反应迟钝也好,都跟一个原因有关,那就是缺乏运动!

在很多人的常规认识里: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我们的四肢发达。

事实上,运动对于人类的好处,远不止四肢发达那么简单。一一列举起来,运动的好处简直数不胜数。

首先,运动让孩子的大脑更聪明。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早期(主要是0——7岁),运动和营养物质一样,都能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从而也变得更加聪明。

倘若在这个阶段缺乏运动,孩子的大脑的神经系统会发育得不够完善,从而出现后续的一些列问题:比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因为有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为大脑创建一种环境,能够使大脑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学校里,那些体育成绩好的孩子,考试成绩也同样好。体育活动对记忆力、注意力和课堂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表现出的很多学习上的障碍,与其说是意识的选择,不如说是身体的选择——他的身体没有发育好,所以他学习有问题。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他的态度不够好,所以他的学习出问题。

因此,我的建议是,0——6岁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有充足的运动量,让他们在玩耍和锻炼中,充分发育自己的感官神经系统,从而尽量避免在上小学以后出现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其次,运动可以让人的思维更加敏捷。

也就是说,即使已经过了6岁,哪怕已经是年纪老大的成年人,运动也一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2007年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要求40名成年人(50—64岁)迅速说出普通物品的另一些用途,比如报纸——它本来是用来阅读的,但是还可以包书皮、垫鸟笼、包盘子等等。

在研究中,科学家让一半的受试者看电影,另一半的受试者做运动。

这些受试者分别接受了两次测试,一次是观影前或运动前,一次是观影和运动的20分钟后。

结果显示:观影组前后两次测试的结果没有什么变化,而运动组在锻炼刚结束以后,讲述的速度和认知的灵活性都显著提高了。

再次,运动可以帮助人释放负面情绪。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负面情绪也无处不在。

倘若没有合适的释放途径,结果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而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一种内啡肽,通俗地说,这种内啡肽是一种快乐激素,它能能够排解人们的压力和坏情绪,让人变得愉悦和满足。

除此以外,运动还可以完善人的性格。

害羞的孩子,勇气不足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运动,来锻炼自己的心智,从而完善性格中的种种缺陷。

古希腊人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这实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与其一味关注孩子的分数,不如先看一看,他的运动量足够吗?他的大脑,有充足的养料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