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争取考满分的妈妈:你认为是在鼓励他,其实是害了他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侄女甜甜悄悄地附在我的耳边,对我说:“姑姑,我考了97分!”

我一听,觉得孩子考得还不错,就鼓励她说:“考得很好,那你是最高分喽?”

她有点悻悻地说:“不是!最高分100分。”

我看孩子有些不悦,就说:“那也不错,你只要用心一点,也肯定能考100分的!”

谁知甜甜一听,眼睛里闪着光,说:“是的,我能考100分,可是,我怕考了100分,下次考不了,我妈妈会责怪我!”

家长的任何话语,在孩子身上都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其实,甜甜妈妈只是曾经告诉她:“我希望你能考满分!”孩子怕自己每次考不了满分,让妈妈失望,所以,她宁愿把分数降低一些,好让妈妈的期望值低一点。

很多家长,也和甜甜妈妈一样,以为对孩子有个高分的期许,是给孩子设定了一个努力地目标和方向,好让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种鼓励方式是不正确的。可能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以下的认知误区:

1.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分数上

晓禾是甜甜班上的同学,平时和甜甜的成绩差不多。一次,晓禾考了100分,妈妈特别高兴,向晓禾的爷爷、奶奶报喜。爷爷、奶奶分别给晓禾买了他喜欢的玩具给予鼓励,并告诉晓禾,如果期末考试能考一百分的话,带他去出去旅行。

晓禾期末考试结束以后,见到妈妈就哭了,他说自己考不了一百分了。妈妈看到孩子为了期末能考一百分,做出的努力和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安慰说:“考不了一百分没关系,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你很棒!”

考满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能一点的小小失误,就会让孩子与满分失之交臂。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认真、努力的学习,也不意味着考九十几分的孩子和满分的孩子,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有多大的差距。但是,这个目标,却让孩子承受了比别人几倍的心理压力。

因此,制定满分作为目标的家长,看起来是在让孩子力争上游,实则扼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抗挫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当努力达不到既定目标后,孩子的兴趣就会减弱,还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名次上

我的外甥今年中考。过年的时候,冬冬妈妈自豪的跟我们说:“冬冬,今年考得不错,上升了十几名,现在班级前十呢!还有半年就考高中了,这个成绩也不行,得班级前五才行!“

冬冬的脸上有一种难以诉说的表情,既高兴又忧愁。其实,冬冬很聪明,看得出孩子为了进班级前十名,已经非常努力。因为他以前都是班上的三十多名呢!

冬冬妈妈给孩子制定的目标是让孩子进前五,他才有可能进入重点高中!她也看到了孩子的努力,但是,并不满意,而是给孩子制定了更高的名次和目标。

不管家长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分数还是名次上,都是一种误区。甚至有的家长,会责怪孩子“为什么没有拿满分?”“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等,这些错误的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

1.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怀有虚荣心,产生嫉妒心理。

潇潇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是,孩子却越来越不合群。他看谁考试考得好,就开始讨厌谁,不和谁一起玩。潇潇小小年纪,为什么嫉妒心这么重呢?原来,潇潇妈妈总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斥责潇潇,“你为什么没考100分,为什么考不过人家?”

潇潇妈妈的做法,在家长中并不少见。他们喜欢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上的榜样,让孩子照着榜样的样子来学习。但是,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给孩子制造了一个“假想敌”,当孩子做的一切不如“假想敌”时,孩子就会从心理上排斥“假想敌”,产生嫉妒心理。

家长的这种做法一定要引起注意。如果孩子的这种心理,不及时给予纠正的话,孩子会将这种心理渗透到身边的各个方面。成年以后,他会遭遇到人际关系的阻碍,以及人际交往的困难,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2.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学习动机

记得我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那届有个英语系的学生,跳楼了。按说,大学里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学习压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来是这个学生,大学里没有好好学习,挂科太多,拿不到学位证。那拿不到学位证,也并不意味着人生有多失败,他为什么跳楼呢?是因为他的家长一向对他要求很严格。拿不到学位证,这件事情,导致他心理压力太大,无法向家长交代,从而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这个学生的例子,也反应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状态。给孩子制定目标,按照这个目标进行努力,如果孩子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责怪或者惩罚孩子,导致孩子产生了畸形的学习动机。在这些孩子看来,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目标达到,孩子再也不愿意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

因此,很多考上大学的孩子,到了大学以后“疯玩”,逃课、打游戏等,最后,导致挂科过多,完成不了学业。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大学学习成绩太差,被学校劝退等等,都是孩子当初错误的学习动机导致的。

这些错误的方式,也许会让孩子在压力下短期内达到目标。但是,长期来看,学习并不是让孩子执着于分数或名次本身,而是激发孩子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这样,才能让知识成为孩子的一种财富,为孩子所用。那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1.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现在,很多速成的学习方式,比如猜题,押题等方式,让整个学习的氛围,变得很功利化!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请家教或者上考试辅导班,以求让孩子能步入一个高门槛。

但是,很少有人提出孩子对知识本身真正掌握了多少?孩子对知识是否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实现对知识无尽的渴求。因此,诱导孩子爱上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才是上上之策。

我的妈妈,就做的特别好。上小学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学习历史。每次,一发下历史课本来,她就提前给我讲一遍。她知道我喜欢故事,就把每课当成故事来讲。后来,我对历史的兴趣就提上来了,考试分数也不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学习兴趣,对一个孩子来说,产生的内在动力,远大于给孩子制定目标下的学习动力。妈妈利用了我爱听故事的心理,将历史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听起来不但简单易懂,而且能记忆深刻。不但改变了我对历史只有死记硬背的认识,还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从不愿意学习到喜欢学习。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妈妈不应该是一个“旁观者”,站在一个高位上,对孩子指手画脚,要求孩子这样那样,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参与者”,去体察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克服掉学习上的困难,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适度鼓励,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正确的心态

孩子都有虚荣心,需要适度鼓励。比如孩子在努力之后,虽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妈妈还是要表扬孩子端正的态度。让孩子认识到,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一定会考取满意的成绩。孩子需要大人的肯定,来增强自身在克服学习困难上的勇气和决心。

我在书上看到一个例子。一位妈妈从不要求孩子考试得多少分,考多少名,只是当孩子拿来考卷的时候,先表扬孩子努力的学习态度,再问孩子那些失分的错题:哪些是因为马虎做错的,哪些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做错的?

然后,妈妈和孩子把错题进行分类,马虎的做错的题目让孩子再次做一遍。之后,对孩子说:“你本来是可以做对的,其实,现在的分数,不是你真实的分数,而是不仔细造成的,如果你再仔细点,你会考得更高!”

妈妈再将孩子对于知识点没有掌握的题目,给孩子讲一遍,让孩子做一遍。并且告诉孩子,“这类题目你已经掌握了,下次考试你一定会做下来的!”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并没有批评孩子,质问孩子,“明明会做,为什么做不对?”,“这个已经讲过的知识点,为什么没掌握?”而是,利用孩子内在需要的浅显成就感来告诉孩子:如果你仔细一点,学习再努力一点,会考得更好!当孩子为了自己的不仔细、没有太努力,而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心里上感到遗憾时。那么,孩子也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在考试中,加倍认真仔细。

分数和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必然会取得高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高分,但是,通往高分的关键之路,在于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如果忽略了这一条,高分就会像是一种“投机”,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考试会作弊,打小抄等等不恰当的行为。

总结:

在孩子学习上,妈妈要避免把眼光盯在分数或者名次上,了解孩子对学习的自身需求,采取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并且适度鼓励,让孩子端正对学习的态度,才是最好的方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