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育儿问题都出在 没有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必读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现在经常听到一句话,“育儿知识看了不少,但到了孩子那就用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只是知道了方法,但并没学会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而是从潜意识里就习惯了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当然风平浪静的时候,很多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一旦孩子犯了我们无法容忍的错误,或者在人前“造次”时,情况就不同了。

1、

三岁的乐乐在和小伙伴玩耍时,用小棍把一个小弟弟的手打出一条血印,听到哭声的家长连忙赶过来,乐乐爸爸见状非常生气,连忙大声呵斥小男孩:“你怎么可以打人,你这个孩子简直太淘气了……”爸爸越说越生气,还打了小男孩一巴掌。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式育儿中太常见不过了。男孩的各种调皮行径经常让我们恼火不已。然后就想狠狠教育他一顿,好让他长点记性。

但孩子真的能长记性吗?很多时候却是事与愿违。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结就在于:你没有把孩子看成与我们平等的个体,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展开教育。

我们常常的做法是,不问清事情缘由,没有搞清楚孩子捣蛋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就开始了高高在上的训导,甚至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价值观。而不知只是遏制某种行为就可以的。

面对上面的情况,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我们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当我们平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事情缘由,和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做出正确的引导。

上面孩子的行为,是因为乐乐正处在物权意识的顶峰,当别的小朋友抢了自己的玩具,他非常愤怒之下打了别人。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真正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先问清楚事情缘由,并对孩子表示理解,自己的玩具被抢很着急。孩子放下戒备以后,再开始去引导正确的处理方式,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2、

当自己的孩子正专心的玩着手里的玩具车,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也想玩。孩子妈妈赶紧走过来,打断自己孩子说:“宝贝,这个小弟弟很想玩你的玩具,把你的小车分享给他吧”,孩子赶紧抱紧自己的玩具车,大声说不要。在一旁的小弟弟见状大哭起来。

妈妈碍于面子,连忙说:“小朋友要知道分享,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啊,你看你这么小气,以后没有小朋友跟你玩喽。”

这位妈妈是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挫,把孩子的自尊扔了出去。

如果一个大人过来说:“你的手机不错,让他也玩玩,分享是美德。”你会同意吗?

难道就因为孩子小就没有捍卫自己东西的权利吗?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那么小,不懂什么是尊重。其实孩子在3岁以后就开始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评价了,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自尊心开始萌芽。

然而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家长不明白如何去尊重孩子,像上面的妈妈一样,不问孩子的意愿,一味强迫孩子分享,不仅不会让孩子学会分享,反而会让孩子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孩子来与自己孩子作比较;人前说孩子的缺点;大小事情包办,很少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这些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不尊重孩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的心离你越越来越,孩子失去对你的百分百信任,你给他做的一切教育都会大大折扣。

请在每次和孩子沟通中,教育孩子过程中,多想想你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个体了吗?你真的做到尊重孩子了吗?

因为你只是知道了方法,但并没学会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而是从潜意识里就习惯了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当然风平浪静的时候,很多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一旦孩子犯了我们无法容忍的错误,或者在人前“造次”时,情况就不同了。


1、

三岁的乐乐在和小伙伴玩耍时,用小棍把一个小弟弟的手打出一条血印,听到哭声的家长连忙赶过来,乐乐爸爸见状非常生气,连忙大声呵斥小男孩:“你怎么可以打人,你这个孩子简直太淘气了……”爸爸越说越生气,还打了小男孩一巴掌。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式育儿中太常见不过了。男孩的各种调皮行径经常让我们恼火不已。然后就想狠狠教育他一顿,好让他长点记性。

但孩子真的能长记性吗?很多时候却是事与愿违。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结就在于:你没有把孩子看成与我们平等的个体,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展开教育。

我们常常的做法是,不问清事情缘由,没有搞清楚孩子捣蛋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就开始了高高在上的训导,甚至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价值观。而不知只是遏制某种行为就可以的。

面对上面的情况,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我们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当我们平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事情缘由,和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做出正确的引导。

上面孩子的行为,是因为乐乐正处在物权意识的顶峰,当别的小朋友抢了自己的玩具,他非常愤怒之下打了别人。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真正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先问清楚事情缘由,并对孩子表示理解,自己的玩具被抢很着急。孩子放下戒备以后,再开始去引导正确的处理方式,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2、

当自己的孩子正专心的玩着手里的玩具车,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也想玩。孩子妈妈赶紧走过来,打断自己孩子说:“宝贝,这个小弟弟很想玩你的玩具,把你的小车分享给他吧”,孩子赶紧抱紧自己的玩具车,大声说不要。在一旁的小弟弟见状大哭起来。

妈妈碍于面子,连忙说:“小朋友要知道分享,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啊,你看你这么小气,以后没有小朋友跟你玩喽。”

这位妈妈是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挫,把孩子的自尊扔了出去。

如果一个大人过来说:“你的手机不错,让他也玩玩,分享是美德。”你会同意吗?

难道就因为孩子小就没有捍卫自己东西的权利吗?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那么小,不懂什么是尊重。其实孩子在3岁以后就开始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评价了,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自尊心开始萌芽。

然而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家长不明白如何去尊重孩子,像上面的妈妈一样,不问孩子的意愿,一味强迫孩子分享,不仅不会让孩子学会分享,反而会让孩子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孩子来与自己孩子作比较;人前说孩子的缺点;大小事情包办,很少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这些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不尊重孩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的心离你越越来越,孩子失去对你的百分百信任,你给他做的一切教育都会大大折扣。

请在每次和孩子沟通中,教育孩子过程中,多想想你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个体了吗?你真的做到尊重孩子了吗?

END

欢迎关注转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