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易失控?学好4招情绪管理一生都受用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一次朋友聚会,我和闺蜜各自带了娃一起吃饭。许久不见的我们天南地北的闲聊。

忽然,朋友的儿子拉着妈妈大叫,“妈妈我想吃冰激凌!”

“不行,要等下吃完饭才能吃。”

“我现在、立刻就要!”男孩大发脾气尖叫哭闹!

闺蜜无奈的跟我说“这孩子的情绪管理特别差,都7岁了只要不如他意天天就哭闹撒泼,有时还会出手打人。”

情绪商数简称情商,是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于90年代创立,指的是人们对于情绪的认知、了解及控制的能力。

研究指出情商高的人,很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以稳定的情绪待人接物;能够尊重并理解别人情绪,维持良好的社交与人际关系。

教孩子认识情绪

孩子在稚嫩无知的年纪,不懂的分辨情绪,自然也无法好好表达内心的感受。当他不如意、不开心、生气时只会用大喊大叫,或是哭闹打人、咬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做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需要带着孩子去认识情绪,并教会孩子学会说出他的感受。

著名儿童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有本绘本叫做《How do you feel》 你觉得怎么样呢?

绘本内容就是带领孩子跟主角在不同的场景中,去认识各种情绪。如无聊、孤单、快乐、悲伤、生气、内疚、好奇、惊讶、自信、害羞、担忧……等情绪。

带领孩子认识情绪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套用曾经发生的事件或是故事,来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这些情绪发生的原由。

举个例子,小猪佩奇里面的弟弟乔治还小不会说话,但是经常用哭、笑、吐舌等动作表达情绪。我和女儿一起玩猜猜游戏,让她猜猜看乔治为什么哭?是因为恐龙不见了吗?还是不想吃青菜?

全家人都下水游泳了,只有乔治一个人在岸上是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还是害怕。

这样的练习让女儿学会很多描述情绪的词语,当她自己蹦出“妈妈,你在煮饭的时后,我一个人觉得孤单。”

我知道2岁半的她,已经理解这些细微的情绪并懂得说出来。

表达情绪:说出心中的感受

八岁的伟伟脾气暴躁,每次发脾气就对妈妈拳打脚踢。妈妈手上经常带着淤青、抓痕。

原来伟伟嫉妒刚出生的弟弟,自从弟弟出生后,妈妈的注意力全在弟弟身上。妈妈天天将弟弟抱在怀里,减少陪伴伟伟的时间。这让伟伟心中愤怒,就透过打妈妈来发泄!

妈妈不得已只好求助儿科心理医生。其实伟伟出现这种暴力行为,是为了得到妈妈更多的爱与关注。

当孩子有情绪波动时,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为什么有情绪,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孩子可以发脾气,但爹妈需要引导孩子如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说出生气的原因还有背后的诉求。

比如告诉孩子“你哭闹我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可以用说的嘛?”

让孩子讲出情绪的原由“看到你只陪弟弟都不陪我,我很生气!我希望你能陪我玩。”

如何帮助孩子疏通情绪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小女孩莱莉,主要受到大脑中的愤怒、快乐、忧伤、恐惧和厌恶支配着情绪,莱莉的大脑由快乐占据了主导权,希望让莱莉能够正面积极,而忧伤总是被认为是带给莱莉负面影响的讨厌鬼。

但是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即使压抑逃避心中负面的情绪,假装自己快乐,问题还是在那无法解决。这部片旨在鼓励大家要接纳负面情绪,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同时,想在这里告诉爹妈,其实情绪不分对错,孩子哭不代表就是懦弱无能的表现;生气不带表就是坏孩子。

1.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

家长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要求孩子不准哭,或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不让孩子发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先别急着让娃不哭做条件交换!好好了解孩子哭泣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说出来。

“你哭是因为你的车子被踩坏了是吗?”

“你大喊大叫是因为夹不到菜觉得挫折吗?”

2.同理孩子:耐心倾听孩子怎么说

当孩子在描述情绪时,可能不是那么清楚有逻辑。但是父母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敷衍或是打断。家长可以做的是:在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及理由后,帮忙归纳总结。

3.给予正面回应,不要转移话题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在情绪中,如果继续讨论下去会让娃更愤怒,担心场面失控不想再继续沟通下去。

其实孩子在发怒、哭泣或是出手打人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希望爸妈能关心他的想法。这时,如果父母借故转移话题,只会让孩子更生气、无助。

4.教娃画出情绪

在儿童绘画课中,早教老师也曾建议让娃听音乐画出情绪感受。

在课堂中,老师边放音乐边让娃作画。听到轻快明亮的旋律,引导娃表达这是什么样的感受呀?开心还是悲伤?让孩子用颜色画出心情,透过绘画的方式来抒发情绪。

想要孩子有好情商,还需要爹妈耐心引导娃认识情绪,并且学会表达内心的感受。哭也是情绪释放的一种方式,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疏通情绪,并且接受负面情绪的存在。

-------------------------------------------------------

嗨,我是嫁来的台湾媳妇,也是2岁女宝甯甯的麻麻,我們一家三口在上海生活。我會分享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及育兒经验知识!想了解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