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固执?别让孩子在你的错怪中,失去宝贵的“秩序敏感期”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对某些物品的摆放或者事件发生顺序有着近乎“执拗”的坚持。这些在孩子觉得“理所当然”的行为,却往往让家长感到难以捉摸。

上周带女儿出去玩,回家的途中下了点雨,以前每次进到小区都是我拉着她走,那天因为绿化带整修地上落了泥土,我担心她踩到泥泞滑倒,就抱起了她。谁知刚还在嬉笑的女儿突然“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对着我不停嚷嚷:“自己走...自己走..."在她的印象里,从会走路开始这条路就一直是自己走的,所以不应该被妈妈抱着,我的突发行为破坏了她这种思想的稳固性。考虑到这点后我转身把她放下,说:”好,妈妈不抱你了,我们一起走。“果然不出所料,在她脚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这个原本耸拉着脸还挂着两行眼泪的小家伙立刻就破涕为笑了。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

赶着出门,给孩子穿外套时,他却因为你先让他伸了左手再伸右手而感到不满,坚持脱下来调换顺序自己再重新穿一次;外出回到家给他洗手,他却要花时间先摆放鞋子,并且一定要摆到满意为止;出门去同一地点走固定路线,风雨无阻;如果你不小心碰乱了他刚搭好的积木,会立刻翻脸,尤其是听到你说”哎呀,别哭了,再帮你搭就是...“

遇到这些情况很多爸妈都会感到即头疼又无奈,孩子是不是有啥强迫症,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其实只要你耐心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是有根源的。

看似斤斤计较的行为背后,是孩子对秩序的感知和热爱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幼儿有九大敏感期,而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影响着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行,她在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说到“在敏感期的儿童会受到‘敏感性’的支配,用自身所特有的方式从周围环境中学习。”

她认为所谓秩序,是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一方面表现为处在有序环境里感受到的舒适和愉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面对混乱陌生时产生的紧张感和焦虑等情绪。

孩子的“较真”“无理取闹”,正是源于对秩序的敏感和追求,是对秩序变化产生的感受,是正常的情绪表达。

爸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内心,珍视这种有价值的情感,并给予孩子适当引导来满足他的秩序需要。

“秩序敏感期”内的孩子到底有多“固执”

《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日内瓦的皮亚杰教授在自己儿子身上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房间里放了几把带坐垫的椅子,并当着孩子的面把一样东西放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垫下,然后让孩子先出去,接着他把东西拿出来放在另一把椅子的坐垫下,他希望孩子在第一把椅子那找不到东西后会去其它椅子下面找。但孩子回到房间后,只是掀开了第一把椅子的坐垫,看见东西不在说了句“不见了”,并没有再继续寻找。随后,教授继续进行这个实验,他让孩子看着东西被拿出来,放在另一个椅子的坐垫下,但孩子进屋后仍然只是掀开第一把椅子的坐垫,没有找到东西,说了和上次一样的话“不见了”。这两次实验甚至让皮亚杰博士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点傻,他把另一把椅子的坐垫掀开,失望地大声问到:“你不是看见我把东西放在这了吗?”“我当然看见了,不过我觉得它更应该在那。”孩子天真的指着第一把椅子说。

皮亚杰教授理想中的结果,是孩子找到了东西,但孩子却认为,东西被放在应该摆放的位置,才是这个游戏的意义所在。

这就是成人思维和处于”敏感期“内孩子的思维的差异所在,你关心事物的结果和影响,而孩子却着重事件发生前的状况,并期望它可以处于自己预想中样子。

秩序感对孩子的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秩序感分为两类:外部秩序感和内部秩序感,外部秩序感能让孩子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体验各事物间的规律和联系;内部秩序感帮助孩子认识和协调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它们的相应位置。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秩序感就具备了。比如在保持原有生活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当婴儿面对新的照顾者,仍然会变得焦虑甚至大哭大闹。陌生人不一样的喂养方式,哄抱的姿势,甚至是手臂的力度差异,都会被婴儿敏锐地捕捉到,这种陌生的秩序感会让婴儿内心感到混乱,也是让他哭闹的根本原因。

所以看似在某一时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性,其实是与生俱来的

这种天生的敏感性是孩子产生意识的前提,是一种本能,也是心理发展的第一步。

童年时建立秩序感的孩子,在生活中会更有安全感,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做事更有条理,更易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生活习惯,更加懂得保护自己。在学习上则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重要的“秩序敏感期”,家长该如何做

1、顺应孩子的秩序发展

没有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和父母做对的,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时很容易凭固有的经验轻易给孩子的行为下定论,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很平常的事情,孩子却莫名其妙大发脾气。””为什么孩子变得即固执又不讲道理?”

接着急于“干涉、纠正、改变”孩子,让孩子变得“正常、听话”。却在不知不觉中阻碍破坏了孩子对于秩序的感知和构建。

其实所谓敏感期,就是指在这一时期特别适合发展某一特定能力和行为。当我们借助敏感期的优势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就会像顺水行舟一样轻松自然,不然等到错过再去弥补,会变得异常艰难。

2、给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

孩子对于秩序的要求,家长应该尽量去满足,这种满足不是纵容,是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

比如穿鞋子,孩子非要先穿右脚再穿左脚,那就让他穿呗,没必要觉得孩子“矫情”非要纠正他。

另外家里的物品摆放整齐,保持规律的作息,这些有规律的生活环境,不止能让孩子体验到秩序感带来的愉悦,也是为孩子入学后适应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3、参与到孩子的“秩序感”中

除了布置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还有个家庭活动可以培养秩序感,就是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可别小瞧这件事,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会自发地参与到建立秩序感中。

孩子可以按照玩具的种类先分类:积木、玩偶、拼图、模型、球类,积木又能按颜色或者材质再细分。将凌乱的玩具分类进行整理,除了锻炼归纳能力,还能让孩子感知规律的多样性。

由于孩子的手眼协调,逻辑思维尚不够完善,收拾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像大人一样完美,无论怎样,家长都不要太过苛求。也别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就忍不住去帮他代劳。

不对孩子指手画脚,不干涉不打扰,让孩子自由发挥就好。

4、利用“敏感期”培养道德基础

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皮亚杰博士在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告诉我们,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开始接受来自外界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一阶段的孩子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开始接受道德准则的约束,是孩子产生道德感的萌芽时期。

利用好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帮孩子建立起秩序感,会让他们知道在公共场合要按序排队,耐心等待;在做一件事时专注于当下,而不是三心二意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会有时间观念和顺序感,知道先洗手再吃东西,养成睡前刷牙的好习惯。

良好秩序感的建立可以促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孩子道德成长的基础。

对于敏感期的孩子来说,秩序感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日常的点滴言行里。

我们除了要有细心的观察力,更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观察后分析,尊重孩子并用学习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成长的需要,为孩子的每个发展阶段提供最恰当的教育和指引。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的方式,而这种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资料参考:

蒙台梭利 《童年的秘密》

皮亚杰 《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孙卓 《浅析学前儿童秩序感的培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