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游乐园里,一位奶奶对正在玩泥土的孙子说:“土太脏了,别玩了!”
这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依然埋头玩得不亦乐乎。
奶奶看到孩子没有任何反应,生气地说:“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说完起身走到一处拐角藏了起来。
孩子看到奶奶不见了,匆匆拿起工具,边哭边跑:“奶奶,我不玩了,我不玩了!”
很多家长把“我不要你了”挂在嘴边,孩子还小,对于世界上的链接仅仅在家人身上,于是这句话几乎是速战速决、百战不殆的。
01、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禁逗!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下去能止息孩子的哭声,但是会让孩子生一场病,我相信家长都会一脚把它踢开。
但很遗憾,生活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只不过孩子产生的不是生理上的病痛,而是心理上的缺失。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在车上大声吵闹,说了几次都不听后,孩子的奶奶说:“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卖了。”
有个乘客出于惩戒熊孩子的动机走上前去,乐呵呵地拿出钱包数钱,说:“多少钱?卖给我吧。”
那个孩子哭着钻进奶奶的怀里说:“不要把我卖了,不要把我卖了!”
奶奶也急忙说:“不卖不卖,我们不卖的。”
站在成人的视角,我们当然知道奶奶不会把孙子卖了,但是孩子知道吗?
除了亲密的人,每个孩子身边都有这种“假性抛弃”的潜在危险,好多大人都喜欢跟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你妈妈走了,不要你了。”
他们想看看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到孩子的慌张无助的神情,好像有莫名的成就感。
孩子在哭,他们却在笑,甚至还会在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经逗!”
虽然这只是别人口中的一个玩笑,但在孩子眼里,看不到妈妈在哪里,就会以为自己真的被抛弃了。
02、勿让情感成为绑架被“逗”大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
《少年说》中,有个男孩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妈妈要求他每天吃一个苹果,小学六年的时间吃了2190个苹果,熬到小学毕业,以为终于不用吃苹果了,结果母亲却让他吃鸡蛋。
面对镜头,孩子大声喊出:“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妈妈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之前你不告诉我?”
孩子哽咽着说:“我怕你骂我不听话。”
那些长期被逼着懂事听话的孩子,为了让父母满意,硬生生把自己的需求隐藏起来,不敢对妈妈说自己的真心话。
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拒绝父母的要求,就是不听话;不听话,父母就不爱自己了。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一期节目中说,从小的成长环境,让她处处小心谨慎,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
有一次,男朋友因为一件事,打电话来质问她。她并没有错,但是依然不停地道歉,然而对方还是不断的打、不断的打,以至于她看到来电显示都会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事后回想,原来是因为她不敢说你不要打了,或者说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即便是在这么亲密的两性关系里,她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只能接受别人对她的所有恶劣态度。
03、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节奏很多犯罪心理学专家兼修教育学,因为他们认为成年后的任何一种心理问题,追根溯源,都是童年造成的伤害。
樊登在《读懂孩子的心》中说:“我记得嘟嘟在很小的时候,我对全家人说不要教他认字。如果他问,我们就告诉他;他要是不问,谁也不要强迫他认什么字。
但他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因为没有人强迫他,没有人把认字当作任务和要求灌输给他,他反倒探索得很愉快。”
是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6岁以前的孩子,懵懵懂懂面对世界、认识世界,他们会喜欢吃手、喜欢咬人、喜欢乱涂乱画、喜欢玩沙子泥巴、喜欢玩水……
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就会利用这个期间引导孩子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反之,倘若父母不了解,觉得孩子不乖,制造麻烦,不仅让孩子错失了认知的关键期,还使得亲子关系紧绷。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孩子哭闹、搞破坏是因为想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但正因为如此,他们随口说出“我不要你了”这种预示抛弃、不再关注的话语时,才显得有据可依。
当孩子在亲密关系中总是觉得“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你不喜欢我,你要抛弃我”,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视、被遗弃,所产生的恐惧心态是成年后都难以磨灭的。
这样的孩子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孩子养成畏首畏尾的个性,另一部分孩子为了消除自己的恐惧可以不择一切手段。
让情感成为父母道德绑架的手段,虽然很好用,但是折损牺牲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在家庭教育中一旦说出口,蝴蝶效应就会在未来结下苦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