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的栽培,知道了制种培养和出耳管理,让金耳变优质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我们今天来说说金耳的制种培养和出耳管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蘑菇瓶、罐头瓶、塑料瓶、塑料袋封闭式制种培养,半开放式出耳和管理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制备代料栽培的实验用种和大面积生产用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过渡型应急措施(制种培养方法,详见菌种的制备原理)。将用种的菌瓶和菌袋,待基质表面的白色脑耳充分长大成形后,开瓶(袋)移入湿培养室内,半开放式通风、透气保湿培养,促使原来在封闭式培养条件下,生长发育不够正常,子实体体质较硬实的白色脑耳,能够较好地生长发育、开瓣、转色体质逐渐由硬变柔软,颜色逐渐由白转黄。

一般情况下,在通风透气度明显改善的瓶口和袋口部位及其附近,子实体逐渐由白色变为淡黄色,甚至橙黄色,食味和色度都要比原来未开瓶(袋)封闭式培养出耳的好些。这样的菌种瓶(袋),由于较长时间在封闭条件下生长发育,瓶(袋内的各种生理因素(不通风透气、温度和湿度的昼夜差变幅很小,光照度微弱)变化很小,基料菌丝体和脑状子实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弱,因此,开瓶(袋)入湿培养室,要适当控制培养室的温、湿度和通风透气度,使温、湿度适当低一些,通风量、喷水量也要适当小一些,不能向瓶(袋)口,特别是向菌丝体和子实体直接喷水。如果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通风量较小,喷水量较大,甚至将水直接喷射到菌丝体和子实体上,由于封闭条件下形成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抗逆性弱,容易导致多种杂菌的污染霉变,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2) 蘑菇瓶、罐头瓶、塑料瓶、塑料袋封闭式培养菌种,半开放或开放式出耳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出耳,可以采用这种装料、出耳的管理设计。

1. 装料压紧后,基面在瓶口或袋口稍下采用各种瓶、袋装料,均以装料压紧后,料面在瓶口和袋口稍下为宜。太深会影响出耳转色效果;太浅又影响封闭培养期,瓶口部氧气不足,子实体也难于伸展。制种时,用两层新报纸加盖1层耐高温高压的塑料薄膜封闭瓶口。耐高温高压的塑料薄膜制袋,袋口要先用硬质的包装带做成直径为4~4.5厘米大小的套环,按常规将塑料袋套环套好,用两层新报纸或1层牛皮纸加盖一层耐高温高压的塑料薄膜封好袋口,常温常压或高温高压灭菌。

灭菌时间以灭菌彻底为原则,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熟练地将1立方厘米的种耳的耳块,接入瓶(袋)基面口部,在20℃±3℃千培养室和25℃恒温箱中培养。在18℃~20℃干培养室内遮光培养,虽然接种耳块和菌丝体生长发育稍微缓慢一些,但发菌比较健壮,有利于出耳和转色。当菌丝体长满瓶(袋)口部稍下时,去掉封口上层的塑料薄膜,开始适当透气培养。

当投入的耳块开始生长至明显增大,菌丝体吃料达瓶(袋)1/3~1/2时,移入湿培养室,开瓶(袋)口通风保湿培养。初期要适当控制湿培养室的温、湿度和通风透气度,使温、湿度适当低一些,通风量和喷水量适当小一些,使刚刚打开瓶(袋)口的菌料菌丝体和子实体,对改变了的环境条件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果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通风量特别是喷水量过急过大,会造成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不良影响。更要防止将水直接喷入瓶(袋)内,导致各种杂菌的污染霉变。

当耳块逐渐转为淡黄色时,温度宜低(18℃左右)不宜高在低温条件下,子实体能够比较健壮地成长,抗逆性、抗污染能力增强。喷水量和通风量也逐渐增大子实体迅速转为橙黄色,甚至橘红色。随着通风透气度增得更大喷水量也要相应增大,使已转为鲜橙黄至橘红色的子实体,保持湿润状态。

由于这种出耳方式,子实体居于瓶(袋)口稍下,因此自始至终都不能将水直接喷向瓶(袋),以免喷水注入瓶(袋)内,影响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也避免各种病、虫害顺孔而入。在干旱季节,由于空气相对湿度很低,蒸发量大,容易降低水分,必要时可在刚刚打开的瓶(袋)口上方,覆盖1~2层新报纸,用细水将报纸喷湿,达到间接保湿的目的。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瓶(袋)口部失水变干,覆盖的湿报纸,要适当揭开通风透气,长时间的覆盖,也会促成各种杂菌污染。精心的管理,是保证转色、开瓣优良的关键,也是保证子实体高产、稳产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管理,就能获得既高产、又能充分转色开瓣的最佳金耳子实体。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喷水量、喷水方式和通风透气度的科学搭配,这也是考核栽培技术高低的标准。金耳的制种培养和出耳管理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