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孩子,遇见你,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
牛娃是怎么养成的?牛娃的家长们凭什么能把孩子送进世界名校?在常州的一场长三角精英家庭教育论坛上,清华妈妈余承璞分享了她自己的“三无”教育理念。余承璞的女儿张瀚文,2017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保送清华大学世文班,目前大二在读。
张瀚文妈妈在分享
我们越来越发觉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们也从分享优秀同学的经验到请家长出来分享育儿经验,发现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家庭学校孩子合力作用的成果,而其中家长作为总教头,作用最大。
作为活动宣传需要,冠以“清华妈妈”某某,我私下认为自己受不起这个名号,一方面主要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考上某个大学只是一个成长阶段的成果检测,人生的路很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真的不是进了哪所学校就高枕无忧、就怎样怎样了。
而我愿意出来分享,是因为我觉得我可以以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浮躁焦虑的家长们,稍微冷静一些,我的“佛系”理念某种程度上具有治愈性。
在那么多优秀的家长中,我一直自认为是非主流,朋友们称我淡定姐,因为我非常不强势,所以今天我分享的主题就是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叫做“智慧家长不强势,三无理念乐呵呵”。
桑老师和我讨论做南外家长帮,我们四处请来一些优秀同学被誉为“学霸”的家长分享后,我忍不住跟桑老师说,“他们都太优秀了,我要分享一篇中不溜家长的心得”,后来这篇分享题目就叫“保持平常心,做最好的自己”,是南外家长帮的第13个家长分享。
当时我是这样写的:
“南外家长帮”要分享家长们的育儿体会,我觉得尖子生毕竟是人家家的孩子,作为家长,人到中年的我,看过更多世事,也更清醒地体会生活真谛,何况自己也不是那么出类拔萃。
作为普通娃的家长,在仰视、学习别人家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真的。开学初,女儿参加学生会部长竞选,亮出来的证书,各类里除了零星的一等奖,其它都是各类二三等奖。
我常跟女儿打趣:咱们就做好自己,为尖子生鼓掌,做班级里的“中流砥柱”。
当时女儿刚上高二,并不知道后来会怎样,上清华大学也属于意外,有个班级空了一个名额,老师一查她排在年级候补的第一名。后来就在试一试的想法之下通过的全国的保送生考试。这是后话。
对大学会怎样我们都并没有自己仔细考虑。大的方向选择是先在国内读大学,走保送生道路,具体会怎样,就是随缘,关注当下,尽自己的能力学习好每一门课程,结果等高三自然揭晓。
长三角精英家庭教育论坛——常州站现场
我的三无理念是哪三无呢?
1
第一个“无”,
是无条件接纳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就是无论孩子怎样,我都爱你和接纳你,包括你的优点和缺点。
有时候我跟女儿吐槽她爸爸,她根本不会站边,只会同情地看着我说:那怎么办?你自己找的老公。我就说不下去了。
换言之,当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回头看自己的宝贝,也只能接受:那怎么办?你亲生的哎。
回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哪一个不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长大。现在有这么发达的资讯平台,可以让我们充分学习,但是千万别越学越焦虑,越看越觉得自家孩子不行。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孩子们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了,特别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兼顾学业与活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不少的挫折,我觉得接纳和无条件的爱是非常重要的,通俗地说就是一句老话:“瘌痢头的儿子自己疼”。
2
第二个“无”,
是无偏见地评判。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是你的孩子,就倾向性地偏向自己的孩子,尤其在群体中要能比较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孩子。
从幼儿园开始,我更重视丫头在群体中的表现,在学习之外的技能。
因为最终我们要培养的是职场中的人,别人家的儿媳妇,或是别人家的女婿这样多重角色的孩子,家长对自己孩子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一条也是对应第一条的,既要爱又要客观。
3
第三个“无”,
是无控制欲地陪伴成长
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家庭矛盾正是因为想控制对方而引起。
现在代孩子做主的家长太多了,什么都提前规划好,每一步都不甘落后,不管是否因材施教,自己的孩子是那块料。别人怎样,我也要怎样,比学赶帮超的干劲太足了。
这么会造成什么呢?小学初中还算听话,高中开始叛逆,进了大学,孩子往往不适应没有人督导的日子,无所适从,每年各个名校孩子都会有沉迷网络游戏、挂科、谈恋爱或者学习跟不上掉队而抑郁的孩子。
我在媒体工作,有机会了解许多到脑科医院就诊的孩子,追根溯源不少与强势的、简单粗暴、包办代替的家长有关。
我们陆续也听说一些毕不了业、出现各种状况的孩子的消息,当这些信息摆在面前,各位家长,你一定会跟我一样说:健康第一,成绩第二。当然这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4
在三无理念之下,
并不是躺倒不干,而是因材施教。
以前没有这么便捷的资讯,我会跟年长的家长聊天、取经,我去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我意识到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家长特别需要学习培训,要根据孩子成长规律来陪伴孩子,凡事真的急不得。这也是我们认为做家长帮非常有意义的地方。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我了解自己吗?我个性脾性上的问题和不足在哪里?
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个性气质是怎样的?我对孩子的期待实事求是吗?是否量力而行?我能接受怎样的底线?成绩和品格?
我和孩子怎么才能携手努力?一起完成养成教育?我是否能够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这是我在过去这些年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在孩子遇到各种挫折(成绩不理想、参选落选)时跟孩子一起讨论的话题。
有了这“三无”观念,从无条件的接纳、无偏见的评判,到无控制地陪伴,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和判断,这样的亲子关系会相对宽松。
我们家所有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我的建议不被采纳,也不会太纠结,女儿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去努力,我们也一起接受最坏的结果。
我认为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差不多的,女儿到了清华进入学霸群里,对那些记忆力好、领悟力强的聪明同学只有大写的“服气”,但是我们知道那毕竟是少数,我接受普通,但我可以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氛围。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如何做一个家长,总结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
5
真正地和孩子成为朋友
营造轻轻松的家庭氛围
面对一个普通平常的孩子,我不做一个强势的妈妈,我更努力想做女儿的知心姐姐,因为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女儿大事小事都跟我商量。我们会一起总结复盘,成功了为什么?失败了为什么?
这样下来,孩子和家长的思想理念高度统一,她为自己而学习,不是为家长而努力,孩子反而更加自律,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做。
丫头从小学开始,就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安排各项事务,有困难有问题时向我们求助,其他时间我们各忙各的。丫头会跟我分享烦恼、心事,我要做的就是给予建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地为她战胜挫折而鼓掌。
我们是朋友,一定一起分享欢笑和泪水。我从不会陪着写作业,反而是她忙得看不过来的电视,让我去看,她在一边写作业,说我看就相当于她看了。
所以,到现在我们看什么都保持着同步,她追什么节目,立刻安利给我。
我最深切的体会是,家长要保持平常心,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鼓励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建设,做好挫折教育。
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好的结果也要能坦然接受和面对,很多心理出问题的人都是只能接受好的结果,不能接受坏的,特别是在攀比心理之下,更容易失衡。
五年级前的那个暑假我们全家看了3遍《士兵突击》,讨论一个窝囊的许三多怎么经历磨难成长为A大队一员,后来“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也成为她自我鼓励、克服困难的名句。
还有一句是“No pain No gain”,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或者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励志故事,都内化为自我宽慰、自我鼓励的力量。
而对应到我们和孩子所面临的选择、面临的压力,高三毕业后的选择方向也是一样,不论选择出国还是保送,没有哪条路就轻松,适合孩子自己的,符合她想要的,契合她能力的,可能就是相对最合适的。
再说,也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心态放平和之后,只要积极努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千万不要眼高手低,盲目攀比,跟自己过不去。
因为一直以来期待不高,就是认真对待学习、积极参与活动,最终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
6
种下“平和”的种子
开出“平和”的花
去年国庆节的时候,女儿去参加电影频道主办的一个大学生辩论赛,她现在是清华校辩论队的选手,第一场败给了武汉大学,第二场是跟西北政法大学比赛,一上场她代表校队说我们是清华大学代表队,欢迎大家来看我们的“综艺闭幕秀”。
她给他们代表队取得名字就是比较娱乐的,叫“人畜无害冲浪鸭代表队”,就说我们昨天跟武汉大学比赛,被武汉大学吊打,我们从北京逃脱了做北京烤鸭的命运,没想到被武汉大学吊打成了周黑鸭。
她把开场词设计得有综艺感,幽默、风趣、搞笑,结果评委就说:“3号,你一开场就说我们败了,你还没有比赛呢,你就提你上一场的失败,这个是没有同情分的。”这个是全程的直播,已经没有给选手的发言机会了。
评委挨个评点之后,就开始打分,打分的空档中她开始蠢蠢欲动了,她就递了个条子让离主持人更近的同学跟主持人打了招呼说“3号有话说”,她就1分钟快速回应评委的批评,她的核心就是说按照赛制这一场赢了也要走了,把输放在嘴上,是表明坦然的心态,我们清华是一个输得起的队伍,我们笑看输赢。
当时我在看直播,看到女儿这样的表达和快速反应能力,真的很高兴,很欣慰。真的,比赛结果不重要,过程中的历练更珍贵。
我看到了她的面对评委的权威时,既表现出很有礼貌地尊重,又敢于大胆表达自己观点,不惧权威,特别是听到她这样表达输赢观,正是我们家多年来一直坚持倡导的价值观。
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我也要为这样有心理弹性、有应急处理能力的落落大方的女孩子点赞。比赛结束之后,我们热线电话讨论,我非常认真地表达了我的观后感。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家长一定要清晰地知道:一个阶段性成果怎样不重要,未来人生的路还有很长。而我觉得人格的完善,还有孩子心理素质的建设,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这些是受益终身的,这是我们家长要特别重视,要特别去培养的。
7
放弃同样也是选择
人格建设优先于一切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些选择的问题。就像我刚才推荐许三多的《士兵突击》,其实我们面临更多的选择,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选择更多对应的是放弃。
刚才曹妈说他们放弃了手风琴,我们是放弃了钢琴。大家一下子就释然了,她为这个写了若干篇作文,我们后来不断地总结,她写了一篇作文叫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在学校得了挺高的分。这些都是她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包括现在,在大学里面也面临很多的选择,她要学会放弃,她会跟我说:“我要去完成论文,我要拿更好的GPA,但是那个活动跟这个撞车,我要怎么选?”我说那还用说吗,她说对,我去写论文了。这就是你选择去放弃什么。
所以,输赢观确立好,然后就是有选择地去放弃什么。一个孩子的成长根本不用担心,你说是不是上了名校就一定是成功的,我觉得未来社会的发展远远不是我们家长现在的见识能预见到的,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个完整的人格建设就好了。
未来真的是道路千万条,人生不是我们可以全部规划的,我觉得怎样都好,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找到你的幸福,找到你觉得有价值的事情。
《士兵突击》里面还有一句话就是,好好活,就是过有意义的生活。这句话很长时间都是我们家里的口头禅。我们就要想什么样叫好好活呢,刚才曹妈讲曹勖文也是不那么物质,很专注,不追求表面上的数字化的或者名头化的成功。
所以当她在这个理工科院校遇到计算机、物理专业的同学,问她“你们这个世文班读出来有什么用啊?”,她说“无用之用啊,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哈哈这种对人文学科的鄙视链一直存在着,我们会就此讨论。
她说我以后可能会走上一条学术的路,我会甘于清贫,我觉得我有价值就可以了。我们做家长的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你愿意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不为世俗的成功,住大房子、开好车、挣大钱来左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你觉得自得其乐我们觉得就很好。
北大中文系推了一个“中文男足”的公众号,主题词就是“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对于这个急躁、功利的当下是一个反讽式的提醒。
进入北大清华的孩子们,更会认识到:回头看你人生最高光的时刻说不定就是你18、19岁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因为如果你不积极努力,或者你后劲不足的话,可能就会泯然众人。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要接受,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人生也不一定都是前进,曲折总是难免,但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我觉得人的内动力很重要的,定力很重要。刚刚曹妈说家长要给孩子从小施底肥,很赞成,这就是最核心的地方。你给孩子内心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的土壤,他对自己是怎样的定位,就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未来孩子们出去交流、出去留学的机会很多,但是不管你在哪个地方成长,在哪个地方求学,共性的要求都一样,要有一个个人能力的体现。
你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这些综合能力绝对不是说我用书本,我用家长的包办就能达成的,都要靠他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的,我女儿就是在屡败屡战中慢慢成长的。
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陪伴中更多的是教孩子怎么做人做事。女儿上大学以后,有人问你是不是轻松了,我说我一直很轻松,我从来没有在她做作业的时候陪伴她,只是在她做完作业以后拿过来按照老师的要求签字,我也不负责修改,也不负责订正,我就是签字代表我看到你写完作业了。
学习的事情我是交给她和老师的,我说你去跟学校的老师沟通,如果需要的话,你觉得你这门课不足,需要去补习,那我的任务就是去找家长打听补习班、交费。
我更注重她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
小时候我们会比赛讲笑话,有一段时间搜集恶心段子专挑吃饭时讲,捶胸顿足地笑成一团。家里氛围就是简单、轻松、乐呵呵。
前两天她还给我打电话,她说“我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笑声,我也没有讲什么特别的笑话呀”。我跟她说人生实苦,干嘛不快乐一点?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是积极的输赢观带来的影响。
比如说现在因为清华GPA考评机制的问题,老师给A有限额,只有20%,导致要么就是水涨船高,要么就去选择容易的“水课”。
文科实验班的学习压力很大,按照国外名校的规格来教他们,外教要求也高,她按培养计划选课,每门课都要付出很大的辛苦,现在是比高中更忙碌的大学生活,忙得从清明节前开始没有周末,没有休息。
上周写了一篇文章,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下子很有成就感。跟我们吐槽是她的解压方式,吐完之后就去继续忙。
我和她爸爸的回应一般就是倾听,然后妈妈会说多吃点水果,学会插空休息,要到操场上到“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牌子下跑跑步。她爸爸则总说:哎呀别在意成绩,最后一名也很好,我们都接受。
最后
身体第一,健康第一,是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当孩子已经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有了自律,她自己会不断往前。我们千万不要用一个阶段性的思维来评判人生这场马拉松,上大学只是一个阶段,后面的路还是慢慢走,我们一起体会这个过程,尽可能地让彼此感受到在一起的快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常州精英家长圈
【粉丝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赋究竟是什么,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在对话框输入“测试”,答案就在那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