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立刻抱起,如果你能慢一秒,也许就能避免培养一个啃老族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在小区的游乐园里,3岁的萱萱玩得兴高彩列,她爬上爬下,玩得特别开心。一旁的奶奶跟别家的长辈们说着话。

突然,一块小石子绊倒了萱萱,她一屁股蹲坐在了地上,正在说话的奶奶有如神助,居然在萱萱哭出第一声前,就已经冲到她的身边,一把抱起萱萱,开始安慰:“不哭不哭,萱萱不痛,我们不怕。”

萱萱要哭出的声音嘎然而止,在奶奶的哄抱中,离开了游乐园。

这样的做法,在你我身边比比皆是,这样做对吗?

如果我说,这样的做法没错,但却对孩子成长无益,你会怎么想?

你会说,难道就让孩子摔倒了不去扶起来吗?万一碰到危险怎么办?

你说得没错,不过,我想跟你说的是: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体会挫折的感受,自己面对失败和惊吓。只有这样,他才能成长。

著名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曾经说过,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有经验的妈妈们都会发现,孩子在家时挺好,而从3岁开始上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内,总是会生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在不断生病再痊愈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产生了抵抗力。这时,孩子的抵抗力就获得了提高。

那么,你如果知道这样的情况,每次都直接用抗生素来控制感冒之类的病症。你会发现,孩子的免疫力成长就变得缓慢,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变得脆弱。因为稍有点风吹草动,孩子就又中招了。

连身体,都无法不经过失败和感染,才能培养出抵抗力来。孩子的心理与认知,更是如此。

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感受过挫折,他就不知道成功的宝贵,不知道努力的珍贵。

有这样的一个孩子,2岁3个月了,还不会说话。医院开具了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焦虑的妈妈过来咨询我时,给我看了医院的情况。她不明白,自己和爸爸都很健康,为什么孩子却会有这样的表现。

跟她深入沟通之后,才发现,他们的家庭,成功的营造了一个孩子不需要说话的环境:想要玩具时,哭闹就拿到了。

父母很忙,没时间陪孩子,往往回到家时,孩子都已经睡了。

长辈们的抚养方式,就是每天让孩子看电视。

吃饭就是喂,总之,不需要说话。

所以,到了现在,还是不会说话。

因为,没有输入(和孩子对话,营造说话的需求和环境),就没有输出(说话)。

我跟这位焦虑的妈妈分析了问题所在,开始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发力,

果然,很快的,孩子就发生了变化。

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会是怎么样?

妈妈跟我说,会跟孩子的爸爸一样,

爸爸做事是严重的拖延,做事做人极其敏感,答应做什么事情,迟迟不去做,直到拖无可拖时,才不情愿的去行动,心理多疑,为人缺乏自信。

妈妈说,爸爸这样的情况,就是爷爷奶奶从小培养的,就像现在对我的儿子一样。

所以,说爸爸健康,也许只是指的身体,而心理方面,却也很需要引导。

妈妈说,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也会成为现在的爸爸一样,她就无法控制自己去想像。

没有给孩子体验和环境,如何成长?如何培养能力?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自我体验的机会。

就像我们开始时所说的,萱萱绊倒了,总是能得到奶奶的及时呵护,这样的孩子,在绊倒了后,连自己体验一种刹那间的困惑,感受到一种害怕和惊吓,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样的呵护,孩子一直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对挫折缺乏体验,没有一点的应对的感受。父母无法永远跟在身边,而一旦需要自己去面对很多问题时,很多在旁人看来很小的问题,就已经把他打垮了。

同时,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他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必须照顾好他,不论什么时候,任何事情。

你,正在完美的向培养一个啃老族前进!

还有什么,比付出这么多,就是希望孩子成才。结果却是,付出越多,孩子越成不了才呢?

新闻曾经报道过的一个上海海归硕士,出国留学,学历又高。回国后前程一片大好。找份好工作没有太大难度。

结果,他却是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生活来源,全靠自己82岁老母亲的退休金!

这样如此安然的啃老,实在让人无语。

他的老母亲,说到对孩子的照顾:“我样样包办,他样样现成,依赖惯了,因此也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所以,我们需要看看,是否对孩子有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培养啃老族的机会。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不经受打击,如何百炼成钢?

不承受痛苦,如何感知幸福?

不面对失败,如何收获成功?

改变我们的行动,很有必要。教育,从细节开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