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让孩子听话,效果越差?别让管教变成禁止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有不少家长十苦恼: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他却不明白大人的心,越说越不听,十分“不懂事”。怎么能让孩子“听话”?问题可能不出在孩子不懂事上,而是家长用错了教育的方式。

“不可以”说了没用

家长想让孩子听话,往往出于安全考虑、学习需要或者是社会的规则要求。所以“听话”对孩子而言就是条条框框,是限制和不允许。

想拿高处的水杯,“不可以爬高”;想多看一会儿电视,因为影响学习所以“不可以”;在图书馆遇到有趣的事情,哈哈大笑一下却被呵斥“不可以大声喧哗”……

孩子们依照自己的直觉想法,却往往得到或是粗暴或是紧张兮兮的告诫,他们很容易将这种管教当做一种强硬的“禁止”,做不到家长希望达到的目的。

“不可以”打掉孩子探索欲

孩子天生探索欲都非常浓烈,从婴儿时期起,就是靠着手口的探索来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探索欲是人的本性。但是有些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标注去约束孩子,觉得垃圾桶很脏,不让孩子触碰;翻箱倒柜破坏了家里整洁,不让孩子动;卫生纸扯得浪费,也不让孩子玩……在一次两次探索的时候都被家长禁止,孩子会认为这样做不对、会让妈妈不高兴、妈妈不爱我了,他们就会失去探索的欲望,变得谨慎、胆小。

“不可以”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大一些的孩子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质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强硬的“不可以”三个字会引起叛逆期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越是说“不可以这样做”,还是越想尝试一下后果,甚至还会故意做家长不允许的事情,来打探大人的底线。

有一次牵着小宝的手下楼,4岁的小宝特别好动,仗着有妈妈牵着,在楼梯上乱跳,差一点扯着我冲下去。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我情绪一下子没有控制好,大声呵斥了小宝,说“不可以在楼梯上乱蹦!”没想到沉默的小宝,瞪着一双眼睛看着我,脚却向前一滑,故意不踩稳,试探我的表情。

在这个说又说不停的年龄段,直接说“不可以”不仅没有作用,还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换一种方式,将“禁止”变成“可以”

家长为孩子的一片好心,往往却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其实这也不能怪孩子不懂事,“懂事”是家长,我们自己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教育孩子。

擅于说“可以”

朋友有一次在饭桌上呵斥女儿“跟你说了多少次,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刚刚还兴致勃勃想表达的孩子,一瞬间泪眼汪汪,满眼写着委屈。

遇到孩子打断大人说话这种情况,明知道孩子的这个行为是破坏了社会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不应该打断别人说话明明是为了他好,但是直接粗暴禁止却不会得到他们理解。

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引导孩子:你是想跟大人分享刚刚想到的事情吗?那等妈妈跟阿姨聊完这件事,你再说好吗?就像学校里排队,可以吗?

将“不可以”替换成“可以”,更能让孩子接受。擅于说“可以”,也是一门学问。

"

标签:

上一篇: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