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同学会”,治愈了我的“育儿焦虑症”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很多人不喜欢参加同学会。因为有很多的同学会,在几轮觥筹交错之后,就渐渐走了味:某同学变成了某局、某董事长、某处、某教授、某校长等等,不一而足。很多时候,同学会聚的不是情谊,而是可交换的资源。

这些都是比较现实的情况。

但是,如果转一个念头,从特定的角度来看待参与同学会的每个同学的发展轨迹,或许会另有收获。

这个启示,来自于童书出版人三川玲及其丈夫白滔滔合著的《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图书封面

三川玲是童书出版人和儿童教育作家,她出版的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她撰写的教育类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引用,深受很多爸爸妈妈们的喜爱。白滔滔是理科出身,从事数字出版业,业余喜欢钻研教育思想,曾致力于乡村幼儿教师项目。他们在共同养育女儿小丸子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引发了百万爸爸妈妈对育儿理念的深思。

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参加一场初中同学会的详情,特别让人印象深刻:

严于律己的班长,虽高考失利,但二十年后确实某估值千亿美元公司的高管;

不徐不疾的乙同学,平凡的大学,偶然的机遇激发了学英语的热情,后来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做到财务总监;

丙同学除了作文写的好别无所长,但凭借自己的这个核心技能做到某门户网站总监;

连续12都当班长的丁同学却高考失利,现在愉快地当了全职妈妈,却坦言:“最讨厌当班长那个阶段”;

一贯严于律人律己的己同学,30年后依旧保持着纯真和严肃,成为一名刚正不阿令人敬佩的法官;

高考成绩一团糟的辛同学,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周换上惊艳的衣服自得其乐,后来却因缘际会获得了常春藤大学的博士学位;

……

上面这些同学,都来自重庆一个小县城的中学,他们的起点,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虽然高考成绩有所差别,人生的走向也各不相同,但20多年后,大部分同学都过着较为幸福的生活。

这场同学会的细节之所以让人觉得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引发了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转眼又到开学季。如果在开学那几天的早晨,你在小学门口转悠一圈,八成会遇到孩子因为不愿意上学而与家长对峙的场面。

家长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呢?就为了让孩子学会加减乘除ABCD?这些其实家长自己也能教;即便不教,孩子大了,自然而然也会了。

或许有的家长是担心,因为自身学科知识有短板,所以“没有能力”教育小孩。

如果是这种情况,引发的问题是:学科知识一定要通过学校才能获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人们想要获得任一学科门类的知识,早已不是难事,通过网络学校如网易课堂、可汗学院自学成才的案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可见,教育跟学校,并不存在必然关系。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换言之,教育跟场所、施教者的关系,并非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密不可分。

每年,我们从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的学生因厌学而发生的极端事件,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里的硕士博士,从来都没有停息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的私校和网络学校例如ALTSCHOOL教育实验室等,却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个中原因,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教育大师孔子就已经参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我们用20年甚至5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当年从学校里学的那些ABCD函数微积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世界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人类认知也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换代。当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瞬息万变的环境,终身学习不是发展趋势,而已是实实在在的现状。因此,懂得如何学习的能力,才是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性、气质、兴趣、喜好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孩子接受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节奏。所以,教育不是“填鸭式”的学科知识的灌输,而是发掘每个孩子独特的兴趣爱好,利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终身教育”。

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无论学校是私立还是公立,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变过,那就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那所言: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这样的教育,都需要依靠时间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

和风细雨,能给小树带来滋养;狂风暴雨,却能将小树摧折。

(二)家长对孩子的“终极期望”,究竟是什么?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时候如同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一样,没有止尽:

小婴儿呱呱坠地,家长希望它“平安健康就好”;几个月的时候,希望TA “早点说话、早点走路”;上幼儿园了希望TA“会一百以内加减法、会被100首唐诗”;上了学就希望孩子各门功课100分考个好高中再考个好大学,最好还能出国留学;好不容易硕士博士都念了个遍,所期望的目标又转移了重点:早结婚早抱娃……

这种被父母催着赶路的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有。我们一路被赶着往前,往前,莫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在前进的路上,永远有人走在你的前面,也总有一些人,是你拼尽全身力量都赶不上的人。这就是焦虑的根源。

如果,我们依然把时间的跨度拉长,到我们年老的时候,那时,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那时候,曾经让父母无比焦虑的分数、大学、什么时候结婚生小孩,还那么重要吗?我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你所希望的,千言万语,都可以归为一句话:只要你幸福,怎样都好!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学习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它决定不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会弹钢琴也很好,但如果过程很痛苦孩子从中找不到任何乐趣,就是负累;考上好大学固然也很好,但它也不过是为孩子的未来开启了一扇窗,后面的路还依然很长……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同时也会思考,哪些是有助于帮助孩子未来更幸福的呢?找到内心真正所爱(职业、兴趣、包括爱人),坚强善良、能在困境中寻求希望的坚韧品格,有自我保护意识且有能力实现一定物质基础的大脑……

想清楚上面这些问题,你会选择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一脸焦虑并期盼地对着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念书,其余的你都不必管”吗?

很多时候,放下对孩子的焦虑和苛责,只在转念之间。

(三)家庭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父母,有哪些是需要交给孩子的?

当然不会是学科或专业知识,那些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和网络轻而易举获得。

父母最该教给孩子的,是那些有关独立、坚强、勇敢、热爱、尊重、敬畏的精神品格,是“幸福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第一,是父母之间的爱。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第一位的亲密关系。

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的关系,如果稳定、和睦、充满温馨,就为整个家庭奠定了情感基调。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稳定而专注,自我价值感较高,能最大程度低实现自我成长。

相反,如果家庭里夫妻关系紧张,孩子在家里要看人眼色,承受白眼不被尊重的对待,甚至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得到保证,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全部心思,会本能地用于努力弥补父母的婚姻关系,因而也就无法无法发展自我。

有些家庭,父母相处和谐,即便他们并非处处以孩子为生活的中心,孩子也会发展得很好;还有些家庭,即便是父母处处为孩子考虑一切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但由于父母之间关系恶劣,且对孩子“用力过猛”,孩子反而会出现各种问题。

你所没有的,无法给予别人。

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首先要有满满的爱。

第二,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种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

爱,就是要爱“如他所是”。

一切有条件的爱,都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绑架”。比如,家长因为“动用所有积蓄买了学区房”,“砸锅卖铁供出大学生”,就要求孩子必须有所成就作为回报,是最普遍的“爱的绑架”。

爱孩子,不是为他倾尽所有,而是允许他做自己。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学时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他的父亲在做了所有努力扔无结果的情况下,没有打骂郑渊洁,而是牵起他的手,说:“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淡淡的话语,浓浓的爱与接纳,让成名后的郑渊洁每次回想,仍忍不住感动落泪。

当孩子不如我们所期望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对孩子的爱的时候;当孩子最不被人信任的时候,正是最需要我们信任的时候;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爱孩子,就是要接纳他本来的样子。

“我的同学里面,有一类过的特别不好,那就是原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母夫妻关系恶劣的孩子。父母不好好地在一起生活,也不好好分手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中,三川玲在如此总结同学会中那些“过得不好”的同学的原因。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必要时时为此警醒:“关系大于教育”,任何时候,需要通过破坏或牺牲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才能达成的任何的教育目标,都不值得去坚守。学习如此,婚姻如此,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概莫如此。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