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差、不爱学习、没天赋?做到这几点,差生也能成为天才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3
"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亲子育儿堂】原创作品,头条号首发,抄袭必究!

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天赋

提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多家长都有一言难尽的感觉。

我不止一次听到家长朋友愁容满面地说:“唉,我家的孩子一点天赋都没有,不爱学习,只想着玩,给他辅导作业能给我气出心脏病来;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更想暴揍他一顿,这么笨的孩子可怎么教啊?!”

听到这样的抱怨后,我忍不住想要反驳,孩子成绩差就是笨,就是没天赋吗?

当然不是!如果仅仅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出发,就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无疑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为人父母者,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都有可能变得十分优秀,关键要看家长如何去发掘。

刘墉和儿子的“零分”赌约

台湾作家刘墉的教子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墉也有个不省事的儿子,不但学习成绩极差,还在班里调皮捣蛋,影响其他同学,成了老师眼中的“刺头”。

刘墉被老师叫到学校,“敲打”了好几次,心情也很不好。他也觉得纳闷,对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好话说了一箩筐,怎么就没有一点效果呢?

后来他绞尽脑汁,想了个好办法——跟儿子签了一份“零分赌约”,只要儿子下次考试能考零分,他就再也不限制儿子的自由了。可要是考不了零分,儿子就得一切听从父母安排。

为了避免儿子耍小聪明,刘墉还规定儿子不能交白卷,也不能故意空下题目不做。儿子觉得这些要求十分简单,就痛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到了考试的时候,儿子才发现想考高分不容易,想考零分更不容易。因为会的题可以故意选错答案,不会的题就算瞎选也有可能蒙对答案,所以每次考试他都得不到零分。

对于这样的结果,儿子十分不满意。为了考零分,他竟然自觉地开始研究那些不会的题目。

说来也怪,平时不想学的时候,每一门功课都像是天书;现在主动学习了,书里的知识看上去也没有那么深奥了,儿子学着学着就来了兴趣……

又过了一段时间,儿子把所有题目全部弄懂了,再去考试的时候,终于拿到了零分。等他拿着试卷告诉刘墉“好消息”的时候,刘墉却哈哈大笑:“你这傻孩子,能考零分,也就能考100分!不信你试试!”

儿子这才明白刘墉跟自己的赌约是怎么回事,他也被逗笑了,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信心。从那以后,儿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老师连呼“不可思议”。

后来,儿子考上了哈佛大学,一口气考到了博士学位,还学了乐器和作曲,成了人们眼中的“天才少年”。

“差生”变身“天才”的奥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小看孩子的潜力,也别草率地判断孩子有没有天赋。

家长如果能够像刘墉这样对孩子保有信心,并注意采取巧妙的方法来启发和引导他们的话,就一定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结果。

那么,在遇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把学习成绩好坏与天赋、智商高低分开

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孩子的天赋、智商高低并不能够划上等号。

因为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出学习兴趣,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等等,都可能造成成绩不佳。

家长对此要有客观的认识,不要贬低孩子,给他们贴上“差生”“笨蛋”之类的标签,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感到绝望,他们会畏惧学习、厌恶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不仅如此,家长的贬低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人格发育,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

2.别让考试成绩决定对孩子的态度

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应当表现出成人应有的理智和冷静,不要因为一时成绩好坏就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成绩好的时候就抱着孩子大喊“心肝宝贝”,成绩不好的时候就阴沉着脸挖苦、辱骂,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眼中必将失去全部威信。

孩子会觉得父母爱的是分数,而不是自己!

因此,家长一定要减少一些功利心,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过于看重。

假如孩子考了高分,家长可以适度赞扬,但不能过度;孩子分数不理想,家长也不要大发雷霆,而应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查缺补漏。

3.家长在教子之前应当先进行反思

我们大都只是平凡的父母,不是什么专业的教育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此,平时应当注意反思,看看孩子不爱学习,是不是也有自己教育失当的原因。

比如我们总是逼迫着孩子学这学那,却不考虑他的接受能力;比如我们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给他一个现成的答案,却没有注意引导他主动思考;再比如我们每天催促孩子该读书了,该写作业了,自己却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凡此种种,都是需要尽早做出改变的,否则我们再费力逼迫孩子、督促孩子,也不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4.教育孩子讲究“对症下药”

圣人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讲究“因材施教”,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应当吸收这样的理念,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气质,采取一些“对症”的启发方法。

就像刘墉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就考虑到了孩子有不服输的性格,所以用了一招激将法,激他想办法考零分,孩子为了赢爸爸,自觉地努力学习,最后从差生变成了天才。

那么,您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呢?

平时认真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掌握了他们的脾气禀赋,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特殊的引导方法,一定能够产生奇效!

不打不骂也能教出成绩好的孩子

在众多的教育方法中,我最不欣赏的就是“打骂教育法”,偏偏有很多父母认为“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遇到孩子成绩不好,就是一顿连打带骂。

可是打骂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影响他的性格完善,严重时,孩子还会对父母产生强烈的憎恨心理,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逆反心极其严重。到了这种程度,父母可能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我想提醒父母们,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尽量不要打,不要骂,而是要心平气和地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1.改善家庭氛围

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就对孩子施加体罚和语言暴力,搞得家庭氛围极其紧张,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更加不可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因此,家长应当改变这种做法,要让家庭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不要让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家长可以用幽默的话语和他沟通,不时地开个小玩笑,让孩子笑一笑,这样也不会让他觉得学习是充满“恐怖”的事情。

2.正确看待成绩

对于学习成绩,家长要客观看待:分数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学到知识,能不能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所以当孩子拿回了考卷后,家长先不要急着批评、打骂,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失分?是粗心大意了?还是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如果是粗心大意造成失分,就要注意帮孩子养成仔细、认真、多检查的好习惯;

如果是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失分,就要有针对性地复习知识点,做一些相关的训练题……只有这样做,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提高,这比打骂教育要有意义多了。

3.消灭学习“笨办法”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孩子成绩差,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比如他们没有理解知识的原理,一味靠着死记硬背来学习;还有他们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整天忙忙碌碌、加班加点学习,但实际上却没能掌握多少知识……

这些问题家长可能一时发现不了,所以可以找时间和老师沟通,老师在这方面肯定能给家长提出很多好的建议。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孩子逐渐消灭了学习上的“笨办法”,学知识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大大提升了。

用兴趣点燃孩子学习的激情

有句名言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家长肯定也发现了,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是表现得聚精会神,玩1~2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可一让他们学习他们就叫苦连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游戏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乐此不疲,而学习却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家长要想办法帮孩子找回学习兴趣,这比什么苦口婆心的教育都更有效。

为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孩子学习有趣的知识

一说到学习,孩子总会想到那些枯燥的让人头痛的知识,可事实上,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其中蕴藏着很多有趣的,让人欲罢不能的知识点。

家长不妨从孩子的爱好着手,引导他们学一些有趣的知识,像他喜爱的历史故事、地理故事、趣味常识等等都可以。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会自发地去探索,不知不觉就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还不会觉得学习是无聊的事情。

2.把“打怪升级”的体系引入学习中

游戏里有打怪升级的设定,能够让游戏者获得很多成就感,因而可以不停地玩下去。

家长不妨以此为灵感,把学习也变成“升级制”,比如学习了多少知识算是1级,再继续学习到什么程度算是2级等等……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升级表格,每升一级就在表格里打上“√”,或者划上“☆”,再给予孩子相应的奖励,这样孩子就能获得一种玩游戏升级般的快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了。

3.把孩子喜欢的活动当做“奖励”

想要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是不可能的。家长也得给孩子一点学习的“甜头”,让他觉得有盼头,他才会有动力。

为此,家长可以把孩子喜欢的活动当做奖励,来激励他努力学习。比如在他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奖励他看半小时动画片;学习大有进步时,奖励他周末去动物园、海洋馆游玩等等。

请注意,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不要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就随意地许给他一些物质奖品,这无形中会让孩子养成讨价还价和过度追求物质的坏毛病。

学与玩,都很重要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即使再重视孩子的学习,也要按照科学的节奏进行,不能督促孩子一刻不停地学习,却不给他一点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如果不能做到劳逸结合,孩子会感觉身心极其疲惫,这样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时间,如果发现孩子有疲劳迹象,就要安排他们休息、放松。

毕竟,孩子天性爱好自由、玩耍,家长不要过度压制他们的天性,而要让他们的天性得以适度释放,这对他们才是最有好处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