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爸妈努努力,能促进宝宝智力发展吗?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宝宝的智力是遗传的吗?是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大,还是后天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大呢?孩子小时候特别聪明,或小时候看着很普通,能预测将来长大后的智力水平吗?通过爸爸妈妈的努力,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呢?

这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充满了争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心理学领域做过的那些相关的经典研究。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研究遗传的作用,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研究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了。

因为同卵双生子由单个卵子发育而成,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

心理学家们发现,同一家庭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他们智商确实有很高的相关性。

不过,这还不能完全肯定是遗传的作用,因为同卵双胞胎在同样的家庭生活,在同一对父母的教育下长大,他们的成长环境非常非常相似,所以他们的智商相关度高,并不能完全排除环境的作用。

于是,心理学家还研究了那些被分开、被不同的家庭收养的同卵双胞胎的情况。结果是:

相关度依然很高。

于是,有支持遗传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成人期的智力差异中,至少有50%是遗传所致。

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支持环境论的心理学家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却经常被忽略掉的事实:

同卵双胞胎出生前,在子宫里的环境是一样的啊!

如果把这一点也考虑进去,那智力的遗传因素似乎不到50%了。

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智力?

我们来看上个世纪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

某个孤儿院中有一些孩子,他们被认为是智力落后的、没人会领养的儿童,于是他们被送到了另一个福利机构。

没想到这些孩子因祸得福,他们在那个福利机构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再后来,这些孩子被人领养了,他们得到了爱、家庭和刺激丰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商平均提高了29分。

而当年孤儿院里那些被认为被认为智力正常的儿童,因为继续留在孤儿院里,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智商平均降低了26分(Skeels 1966)

这样看来,不论是遗传论者,还是环境论者,都找到了很多有力的证据。

小结一下:

今天,心理学家们基本都承认,智力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虽然对遗传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还在继续,还存在争议,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

改善社会条件和教育,将能提高智力水平。

小时候的智力水平,能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吗?

事实上,在孩子6岁以前,智商水平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性并不强。

一个人18岁时的智商,和他2岁时的智商,相关度只有0.31(完全相关是1.00)。

这也是因为,如同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智力受到教育、成熟、经验、先天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人们40岁以前,智商分数一直呈平缓上升的趋势。

不过,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处于智力刺激较强的环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着生活单调、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还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间越长,智商提高越多。而人们离开学校之后,智商每年下降可达6分!

因此,作为父母,不需要太过在意孩子在幼年时期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不需要因为孩子不是“天才”而感到遗憾,这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

给孩子提供健康的、利于成长的、刺激丰富生活的环境,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才是最重要的。

爸妈如何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呢?

既然后天环境能影响智力,那么智力可以被“教授”吗?

传统的回答是“不可以”,因为已经有研究发现:

简单的训练对于智力测验得分都没有什么提高。

不过,在一些“儿童早期教育计划”中,却找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论。

有这样一个研究:

给一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从婴儿期到整个学前期,都提供强化的环境条件,这些孩子刚刚2岁时,智商就超过了没得到强化环境的同龄人。

因此,传统的“教”,“训练”并不是好办法,但给孩子提供健康的、利于成长的、刺激丰富的环境,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是非常有效的。

原因就在于,幼小的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大孩子、成年人不一样。

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和成人,可以以目标指向的方式获取信息,针对明确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而宝宝仅仅是以无计划的方式探索他们的周边。

营造利于成长的、丰富的刺激环境小建议:

1、丰富的感官游戏

刚刚出生的宝宝,怎么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丰富的感官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视、听、触、味、嗅都是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

▪和宝宝一起摸摸蕾丝、软布、细砂纸;

▪把玻璃纸包在丝巾里,让孩子抓一抓,听听这个“丝巾球”发出的声音;

▪用红色的小球在大约30cm远的地方,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宝宝试着眼神追踪;

▪切开柠檬,让宝宝闻闻柠檬的香气……

这些有趣的游戏,不仅能激发孩子探索世界和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提升宝宝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密感。

2、良好的护理

虽然有研究显示,第一年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智商就越高。

不过,如果您选择给宝宝吃奶粉或混合喂养,也不用过于担心,因母乳导致的智商的差异并不大。

更重要的是,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拥抱他,进行充分的目光接触……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

孩子觉得安全时,会感受到积极情绪,才愿意去冒险和探索新环境,向外扩张,构建认知、社会和身体资源。

3、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有利于促进大脑的发育、成熟。

有研究表明,大脑的信息约有八成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刺激对孩子的早期神经网络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有经验的爸妈们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就已经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了。

因此,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是早于对语言的表达的。

而早期阅读,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语言,逐渐发展起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

而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早期阅读正好以图画为主,生动、直观、具体的图像非常适合孩子这个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

4、丰富的语言环境,主题简单的聊天

有研究发现,孩子在婴儿时听到的单词数量,和他的语言智商之间存在相关性。

也就是说,爸妈跟宝宝说的越多,宝宝就会发展出更丰富的词汇。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跟小婴儿说话,要注意保持“主题简单”。

比如专门谈论他的小毯子,或是专门谈论眼前的小球,而不是“下个星期爸爸就放假了啊”。

这是因为孩子需要具体、形象的思考,小球、小毯子都很具象,而“下个星期”,明显太抽象了。

最后,总结一下:

孩子们的基因在出生之后不能再改变,但我们能够通过改善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孩子们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打个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环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较长,不怎么费力就能拉到一定长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较短,费点儿力气,也能拉到同样的长度。

当然,也因为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不能无限地拉。揠苗助长就适得其反了。

只有聪明的爸爸妈妈,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啊!从这个角度来看,“拼爹”、“拼妈”确实是道理啊。

因此,要想培养聪明的宝宝,爸爸妈妈也不能忽略了自己,我们即便离开了学校,也得坚持学习,让自己处于智力刺激较强的环境之中,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智商“掉队”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