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真的是“狗都嫌”吗?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小孩如同天使,从孕育那一刻开始,时时刻刻牵动我们的心,有开心有难过还有������,有多少个瞬间,想把他或她塞回自己肚子重新创造������可能这个感受第一个高峰期,应该是在1.5-3岁之间,很多时候,这个阶段被称为“狗都嫌”的阶段,真是这样吗?

存在的现象:

1.喜欢人身攻击,动不动就握起小拳头,袭击别人(不管多大年龄),屡教不改;

2.吃个东西左顾右盼,甚至直接把碗推到地上,或包在嘴里不吞,任何言语都没用;

3.不到三分钟,你们家里可以被孩子折腾的没有下脚地方,他还哈哈哈大笑;

4.只要安静,必然在作妖。厨房,卧室的衣柜,厕所都是他们永远乐此不疲的玩耍场所,没等你收拾完,下个场地又开始摆摊;

5.感觉没心没肺,好了伤疤忘了疼,碰疼了哭几声就忘了,继续作;

6.睡觉从来都是一场硬仗。

总之你让他向东,他绝对往西,虽然有时方向正确,但慢慢吞吞,感觉有拉一头牛的无力感,如果他突然提速了,你会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其实当你在商场,饭店,大街上行走的时候,你总能听到几声大的分贝训斥自己的孩子“不让你跑,还跑”“活该,摔痛活该”“再闹,把你扔了”“你不走,我走”有时还有“啪啪啪”的声音。这些现象你和孩子占了多少呢?

背后的原因

追踪溯源,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幼儿发展的0-1.5岁,那是“依恋关系或者安全感”的建立期,所以对自己熟悉的人更多的是依靠,但是到了1.5~3岁阶段,幼儿发展阶段被定义为“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具备清晰的自我意识,开始用自己的判断取代父母或抚育人的判断。通俗地理解,这个阶段是孩子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或敏感时期。当孩子具备自我意识,开始意识到“我”和“世界”是不同的,那么他就急切地探索“我”和“世界” 的边界。换言之,无论父母或抚育人是否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规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样学样,从模仿成人的言行中来塑造自己的言行。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又被称为“小叛逆”期。

应对措施

1.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叛逆期”到来,说明大脑在极速发展,这是好事,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不是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就是性格的形成期,如果你处理孩子的问题简单而粗暴,孩子的性格可能是急躁和偏激的,其实有时候,我们简单粗暴以后,内心是很内疚的,内疚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一件事,所以遇到事情,先控制好情绪,在心里默数10下,再处理,可能看到不同的结局,也可能孩子们自己就解决问题了;

2.尊重孩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本就陌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对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他去探索,同时刺激脑袋中的神经元发展,会越来越聪明。如果遇到危险的事情,孩子还要坚持去做怎么办,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给孩子两个选择(他想做的和另外一种安全的也能实验的方法),选择会让他������承担意识,同时同意你参与(起到保护作用)让他明白危险之处,以后不对这方面存在想法,还能加强亲子关系������

3.成为榜样。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首先成为,允诺的事该做到的就要做到,而且大家立好的规矩,全家都要遵守,有违反,都应该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这样他觉得自己是家庭成员,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会慢慢更加独立。

4.不要拒绝勤快的孩子。当你做饭、洗衣服或打扫卫生,孩子想做,不要拒绝,就是多买一套装备,让孩子一起来,孩子多动手可以更好的刺激大脑发展,而且情商会很高,有项调查论证过:会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会越好些������而且他会体谅你的辛苦,如果他参与做饭了,吃饭都要香一些������有很多人说,他是帮倒忙,孩子也是从不会到会,他会有真正帮忙得一天。一位妈妈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自己孩子才四岁,她想留给孩子什么呢,她每天教孩子做饭做菜,五岁妈妈走了,当爸爸沉浸在悲伤中时,孩子做饭照顾爸爸。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总之,尊重孩子,控制情绪,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你可以平稳的度过这个小小“叛逆期”。孩子也会是乖宝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