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一句众人耳熟能详的话,也是一句自带魔力的话。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奇招迭出,带着孩子上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就怕一不留神没有挖掘出孩子的天赋所在。
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与其拼了命的折腾孩子,还不如现在开始努力奋斗。因为家长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了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跑,怎么跑。
就像持续曝光美国名校招生丑闻一样,这件事的主角并不是那些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而是他们背后的家长。
这些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动用自己的力量给孩子铺路,帮助孩子筛选高中,挑选课外活动,准备大学申请考试。只不过有些家长想走捷径,所以选择了灰色手段。
一、印度电影《起跑线》就是一个探讨家长如何把握孩子的起跑线的故事。
影片的喜剧色彩浓厚,但核心主旨却对教育及教育体制有着强烈且严肃的反思。家有适龄儿童的父母们,尤其是身处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父母们,大多都能迅速地在《起跑线》中为了择校焦头烂额、处处碰壁、洋相百出的男女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鸣。
故事全篇讲述一对印度中产父母拉吉和米塔想尽一切办法,要将女儿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教育。
如海报上的标语所言:“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充分展现了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破釜沉舟的决心。
为此,影片当中的父亲拉吉先是为了买到好学校附近的“学区房”向上流社会无限谄媚,试图融入他们的阶级;
在尝试失败之后,拉吉更是豁出了自己的底线,伪造财产证明,假装扮作穷人以申请顶尖学校给贫困生源的录取配额。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是影片当中的印度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而投入的中国父母,都怀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样焦灼的心情。
2019Fall美国本科常规轮次的申请随着一张张offer的寄出而进入尾声。薄薄的一张纸上,承载了多少家长的焦虑、希冀和付出。
获得美国顶尖大学的offer,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在祝贺各位优秀学子喜获offer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各位家长在背后的默默的付出。
他们可能独自奔走于数家留学机构之间进行挑选,并尽可能地收集各种留学信息;他们也许先于学生去了解各类标准化考试的基本信息,为学生每一次的考试焦灼不已;
他们也有可能各处打听高质量的课外活动、甚至自己亲自帮孩子设计课外活动,以实现孩子背景的提升。
他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其中却不一定有孩子参与的身影。
其实,这些本该是学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升学体验,大学也希望看到学生长久以来以及在申请过程当中展现的个人能力。很多时候,却被家长们一应包办。
由此,我们不禁会问,学生所收获的offer,录取的到底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家长?
三、退一步讲,如果问所有申请美国高校的学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出国?”相信不少人的回答会是:“因为父母希望我出国。”从小时候的早教班和课外班开始,父母就已经为孩子包办安排好了一切。
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安排”里饱含着父母的爱和保护,但是包办教育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自主的意识。这恰恰与教育的意义背道而驰。
美国大学录取考生,除了分数之外,他们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申请文书,更在乎考生的实际能力,考查“你是什么样的人,个性特征是什么”、“梦想是什么”。
如果父母包揽了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所有事宜,学生只会成长为“高分机器”。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即使家长最终把孩子送进了美国顶尖名校,他们也并不能代替孩子入学和体验校园生活。学生还是要独自去到大洋彼岸学习和生活。
美国顶尖大学除了繁重的课业,学生也需要充分参与课外活动以展现自身的领导力。刚刚进入大学的国际生们,除了应对课堂内外的这些事情以外,更会面临文化冲击、环境适应等等问题。
不再有父母可以依靠的学子们,可能会有些无所适从。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被包办过的事情,终是需要孩子们自己面对。
很多时候,父母们可以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我探索和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活的同时独立思考。
真正良好的教育并非一味将父母认为的“好”灌输或打包给孩子,而应观察到孩子的内心需求,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譬如,在选择美国学校的时候,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而不只一味冲高,追求最有名的学校。
当然,留学申请阶段可谓锻炼孩子成长的好机会,父母们完全可以从旁协助,让孩子们自己去努力、争取、抉择和成长。
美国顶尖名校的offer,不单单是发给学生的,也是发给家长的。
你颜值这么高,气质这么好,再多学点英语,那还得了!全美最用心最好玩的内容,美国教育文化中心公众号欢迎关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