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式逗娃”,很多父母都不以为然,然而这对孩子来说是一场梦魇!
在医院,王女士抱着孩子直掉眼泪!
两岁多的小思,原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会调台,会手机解密码,现在的他不知冷暖,不懂饱饿,甚至连妈妈都会认错。
这一切,都缘于二伯的一两米酒惹的祸。
今年 2 月,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两多米酒后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
此后几个月里,小思被家人带着辗转4家医院求医,诊断结果是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
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 1 岁幼儿发育水平。
孩子的人生才刚开始,却被大伯毁在了一两多的米酒里。
无独有偶!
在四川攀枝花同样发生了令人唏嘘的悲剧:
父亲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小林(化名)到朋友家赴宴,在用餐过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
结果小林真的喝下了二两白酒,昏睡不醒,最终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据调查,15个家长中,有13个家长表示孩子被逗过喝酒。
而逗孩子喝酒的人中,有孩子的爷爷、外公、伯父等至亲,也有父母的好友、同事。
喝酒究竟对孩子健康伤害有多大?
医生提醒:
儿童肝脏发育尚未完全,解毒能力相对较差,饮酒可能会造成肝损伤,一旦过量甚至会出现昏迷。
7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喝酒,对其伤害更大,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脑部发育。
为了孩子,请提醒身边的朋友,千万不要逗孩子喝酒!
这些“玩笑”话,请不要跟孩子说。
“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相信这句“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是很多人童年的阴影。
总有那些亲戚朋友会在家庭聚会中,围着你,对你说这句话。
尽管现在长大了,知道当时爸爸妈妈说的是玩笑话。
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不懂得分辨大人之间的玩笑,他们会把大人的话当真,会恐惧、害怕,没有安全感。
这种“玩笑”的结果,很可能激发孩子内心的愤怒和妒忌,将“气”撒在弟弟妹妹身上。
因为在他们心里,觉得弟弟妹妹抢夺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曾经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一个邻居家的故事,给不少人敲响了警钟:
邻居家的大女儿7岁,二宝刚满2个多月。
这天中午,只有妈妈和两个孩子在家,妈妈想上厕所,就让女儿帮忙照顾下弟弟。
不久,便听到女儿的尖叫声,妈妈跑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后,迅速跑下楼,却只看到小宝的尸体,禁不住嚎啕大哭。
原来,7岁的女儿竟然将手无寸铁的弟弟从8楼丢下,弟弟当场死亡。
经过调查,这一切的悲剧,竟然是因为邻居奶奶的无心说的那句话:
“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悲剧发生之后,邻居奶奶解释说当时只是为了逗逗小女孩的,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不少人觉得,孩子都是被逗弄长大的,没必要上纲上线。
科学研究表明,3周岁以下的孩子,往往只能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
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会把爸爸妈妈的不爱他了,当作真的不爱了。
美国的心里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实验员冒充化学家,并吹捧这位化学家如何的德高望重。
当这位假扮的化学家,告诉参与实验的学生手里的蒸馏水是化学物质,有气味。
让参与实验的学生,闻到气味的举手时,在场的大多数学生,都举手了。
其实这瓶蒸馏水并没有气味,可是在这位“权威”化学家的语言暗示下,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权威暗示效应”。
人们都有“安全心理”,认为权威思想和言论都是正确的,而服从他们,会让自己增加安全感,减少犯错几率。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在他们的眼里,家长就是权威的化身。
所以,大人的玩笑会让孩子信以为真,更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更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现实生活中,“熊家长”防不胜防,当孩子被“逗弄”时,有时候我们碍于情面,如果当场发作不仅显得不够淡定,还错失教孩子高情商处理问题的机会。
网友小林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那次小林带娃参加聚会,聚会上很多老同学看娃可爱,免不了逮着她表演节目。
“来,给阿姨唱首歌,这个红包就归你了。”
“要不给我们跳个舞吧。”
见孩子半天没有表演的打算,也有人起哄道:“怎么看都像个女孩,扭扭捏捏的。”
对于陌生的环境,孩子有点胆怯,小林见状蹲下来,鼓励她道:
“宝贝,如果你想唱,可以唱一首,如果不想唱也没关系,叔叔阿姨不会怪你的。要不我们邀请哪位叔叔或阿姨跟你一起表演好不好?”
孩子一听,乐开了花,抓住一位阿姨说道:阿姨跟我一起唱,一起唱。
一时间既帮孩子解了围,也化解了尴尬的氛围。
对于家里长辈逗弄孩子,如果我们当面反驳,会另彼此关系尴尬,那么我们可以事后补救,告诉孩子这是家里爷爷奶奶给的“小考验”。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请相信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都站在你这边!
童年阴影就像往杯子里加了一勺盐,时间可以把它冲淡,但始终不会变甜。
而只有在父母的爱与陪伴浸润下长大的孩子,才能感受到被信任、被重视、被肯定。
当外界继续逗弄他时,他才会相信自己的感受,自信满满的反击:你说的都是假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