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由妈妈抚养,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确切的说,晨妞从小由奶奶和我一起带大。农忙时,奶奶就会带晨妞回老家种庄稼、收庄稼;农忙完,奶奶又会带晨妞来城里跟我们住。

细数起来,晨妞上幼儿园前,跟奶奶相处的时间比跟我相处的时间长。那时,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她待不了几个小时。奶奶担心我晚上休息不好,就会把晨妞抱走,让晨妞跟她睡。

但是,每年春节,有亲戚给晨妞压岁钱,她都会一转手给我,不给奶奶。

晨妞的姑姑在旁边看到了,打趣说:“看来,你奶奶白疼你了。”

我知道,这与我经常和晨妞互动,经常与晨妞见面是分不开的。

如果她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我,我于她就是陌生人。

感情是需要培养的。这句话适合于恋人、朋友,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从小被父母遗弃,由养父养母养大,最后,即使他的亲生父母来认他,他也很难与他们建立感情的原因。

教育孩子,没有相守的长度,就没有感情的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猕猴做过一个实验。

工作人员做了两个人造的猕猴妈妈,一只是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的,这个猕猴的胸前绑有奶瓶,另一只是用柔软的绒布做成的,这个猕猴妈妈身上没有奶瓶。

工作人员把一些小猕猴和这两人造的猕猴妈妈放在同一个笼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小猕猴们饥饿的时候就会去靠近那只有奶瓶的猕猴,吃完了以后,就去找那个用绒布做的猕猴,依偎在它的身边睡觉。

实验还没有最终结束。

工作人员扫描这些小猕猴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链接稀疏。它们不但心理出现问题,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也不正常。

这些猕猴长到成年后,对周围的伙伴、异性没有兴趣。工作人员用人工方法让其中的母猕猴怀孕,小猕猴出生后,猕猴妈妈并没有对小猕猴显示出疼爱和守护,反而对她的孩子很冷漠,有的甚至还咬死了她的孩子……

猕猴与人有94%的相似度。由此可见,那些从小得不到母爱滋养的孩子,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撒娇长大的孩子,其心理已埋下了异常的种子。

即使孩子的监护人从小对孩子再好,始终都代替不了亲生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给予孩子的守候与坚守,才是孩子对抗这个社会的勇气和铠甲。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出现了经济萧条、人口锐减的现状。

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强壮国本,鼓励已婚妇女生育。并且规定,已婚妇女至少生四个孩子。如果家庭困难,养不起,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家出资的教育院,由国家出钱抚养孩子。

为此,先后有六万多婴儿被送进养育院,被批量抚养。这些孩子最后大多都出现异常,如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等情况。他们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

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

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这些孩子从小缺少母爱的浸润,缺少与母亲的情感及需要交流,生命的起始阶段就出现感情枯竭,成年后心理及能力方面就有缺陷。

一个孩子,首先获得爱,亲情,安全感这些自然的需求,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和利他等意识和能力。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处理不好,又怎能与周围的人,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也是很不“人性”,很不科学的做法。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寄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因此会表现出委屈、拒绝和过度缠绵或不可理喻。

一个孩子已上初中的妈妈说:“孩子的学校就在我家门口,我和她爸不想让她住校,但孩子死活不同意,非要住校。仔细想想,还是因为孩子嫌弃我太唠叨,管的太严。”

是呀,哪有孩子不恋家?哪有孩子不依恋妈妈?除非是家给孩子带来困扰,妈妈给孩子带来烦恼,让孩子不堪负荷罢了。

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动物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同类照顾的。如母猫不会把小猫托付给其它猫抚养,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其它的母猪来代养。动物尚且知道的简单道理,人类常常犯糊涂。

自然的才是最正确的。凡是打破自然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受到惩罚。孩子养育也应该回归自然和本能,不能受外部条件的干扰和阻隔,否则,遗憾一辈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