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育儿专家:孩子不听话,先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在看你吗?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生儿简单,育儿难,对多数父母而言,养孩子真的是个不断在试错的过程。

“我说的话你是都没听到是么?”“让你做事你怎么还不去?!”“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是吧?!”“你怎么还不去做作业?我都说了几遍了!”……

类似于这种场景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孩子喜欢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爸爸妈妈着急起来又顾不上说话语气,看着孩子委屈巴巴的小脸,心里真不是滋味!

01、告别灌输教育,是孩子长大的表现

我们经常说“教育、教育”,其实最关键的部分就在于“教”——把我们所了解的道理教给无知的孩子,这样才算完成了教育的目的。

但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小时候还会认真听爸爸妈妈讲道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听不进,反而会敷衍父母。

现在教育专家倒都是一味说“孩子一出问题,都是家长的错”,关键我错在哪儿啦?!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当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独立思考就会没耐心听这些道理了。

在某综艺节目中,马雅舒带两个孩子去菜市场,儿子对那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总想着摸鱼、摸菜,可手一伸出去,妈妈马雅舒就会大声说,“不要碰那个,太脏了!”

可父母越是禁止,孩子就会越觉得好玩,越想去触碰,时间一长,就会自然忽视家长说的话。

总的来说,告别被灌输道理,转而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即便是对家长的逆反,也是孩子长大的表现。

这样想来,每次被孩子噎得睡不着的时候,会不会舒服些了呢?

02、逆反期,聪明的家长只用一招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产生自我意识之后,为了区分自己和别人,就会呈现一种逆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别人让做什么都抵触,要么就哭闹,要么就完全不理人。

这时候的说教,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毒药了,他们还怎么能听进去呢?

英国著名育儿师凯瑟琳·梅维斯说,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你要先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在看你吗?没有,那么很好,这孩子不是不听你的话,而是根本没有在听。

有的妈妈要说了:根本没在听,这不是更严重了吗?

其实不然,只是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不正确而已。

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以后,需要一些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尽量不要在他身处自己的世界的时候打扰他。如果一定要,比如说“吃饭了”、“睡觉了”,请先注意你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听。

最好的方法是靠近孩子,直视他的眼睛,孩子感受到他人的注视,自然会提起注意力。

千万不要隔着厨房、客厅,对身处玩具房、卧室的孩子大喊大叫,距离越短,收效越是微小,孩子假装听不见也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03、唠叨,让孩子产生“超限效应”

我们之前讲过,家长频繁唠叨,次数太多,让孩子产生了“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现象。

比如:妈妈洗完碗,在厨房看一眼正在客厅玩玩具的孩子,脸上带着笑容的说一句:"你先自己一个人玩啊。"

不一会,母亲的声音又传来询问孩子好不好玩,现在正在玩什么呢?孩子嗯嗯了两声没有回答。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妈妈害怕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孤单,但是这也造成孩子在专心的玩乐过程中,对于母亲的偶尔参与和破坏开始"自动忽视"。

于是,当母亲结束自己所有的忙碌之后,回过头需要孩子收拾玩具去睡觉,但是因为之前孩子对母亲的"自动忽视"状态仍然存在,于是反复多次的"去睡觉,收玩具"的指令,孩子都“不听话”,要耗到家长动怒为止。

所以我们说,第一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第二要说到做到,像孩子不吃饭,妈妈先提示:“你现在不吃,待会儿就没东西可吃了”、“我已经叫你很多遍了,说明你并不饿,不吃也行。”

这些话说出来,可能孩子会觉得有点不习惯,等到他们手头上的兴致过了,想要吃饭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妥协,因为“这顿饭已经过去了,要想吃饭只能等下一顿”。

很多时候,家长是因为知道不能拿孩子怎么样,所以只能“唠叨”,在反复的唠叨过程中,反而让孩子更加轻视自己说的话,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04、为孩子提供建议,并非提供命令

如果说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跟孩子的交流有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改进?

我们不能控制孩子的想法,但能给他们正确的建议。

正如上文所说,家长不能只靠“唠叨”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要让孩子养成导向自己的结果思维,“这件事不做我会如何”,比如“这顿饭不吃我会饿”,而不是“这顿饭不吃我妈妈会生气”。

一次生气管用,两次,三次,十次呢?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孩子的思维想问题,这件事是不是孩子不喜欢,是不是违背了他的意愿?

比如我们之前讲的一个例子:放放妈妈一家与闺蜜一家约定潜水,快到会合时间了,放放却仍然拖拖拉拉地吃早餐,妈妈忍不住喊:“你快点啊,大家都在等你呢!你到底想不想去玩了?说你一早上了,干什么事情都是磨蹭。”

家长认为夏天的周末全家去潜水是很开心,增进亲子关系的事情,但是孩子为什么磨磨蹭蹭,听不进去?

意识到孩子心情的低落,而不是马上反应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宝贝现在是不是不开心呢?”“今天是不是想去别的地方?”多问一句,也许事情就这么简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