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养育者"(一般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意义深远,其中一点在于一个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主要建立在养育者对ta的态度和评判之上,这些评判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其人格中"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咨询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不能真正放下评判性态度的咨询师,是成长不够的咨询师,会对来访者和自身都造成伤害。而作为父母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所以,"放下评判性态度"是为人父母自身成长的重要方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探讨"中立性态度"(非评判性态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1.以"好坏"标准评价孩子=对孩子实施"有条件的爱"
总有人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准确。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父母在年轻力壮、有生育能力的时候,是拥有选择权的。相比较父母,婴儿格外脆弱。简单说,父母如果没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获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相比较父母对子女的爱,孩子才是父母忠诚的追随者,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最纯粹无私的,这种忠诚和爱,是一种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会特别在意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在意父母的脸色、评价等等,孩子越幼小,这种在意就越明显,这是一种生物的本能。
前两天刷抖音,看到一个母亲给一个婴儿拍摄的视频。她将视频起名为"琼瑶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妈妈先是问孩子:"你怎么吃那么多啊?",孩子的反应,是冲着妈妈甜甜的笑,妈妈接着逗她:"吃那么多,不喜欢你,不要你了",听闻此言,孩子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开始吭哧吭哧的抽泣,这时,妈妈又赶紧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绪才又逐渐恢复了平静。
相信这位视频中的妈妈从本心上对孩子并无恶意,反而还觉得孩子丰富多变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这种"逗"孩子的方式却非常不可取——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却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同时,从这个婴儿对妈妈的反馈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评价性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父母不经意的眼神、动作、表情、语言中,都包含着一个成年人的"好恶" 标准,这些标准会准确无误的传导到孩子那里。当父母对孩子持否定性的态度时,孩子的认知首先是"我惹妈妈生气了",其次是"我做错了",再接着,"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会在潜意识里萌发。
道理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具体实施却很困难,因为没有"评判性思维"的成年人实在是太少了。一个人在其社会化的进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标准",将这些标准施加到孩子的抚养过程中,就会给到孩子"有条件的爱"。具体表现是:你符合我标准时,我就是高兴、满意的,你不符合我标准时,我就会生气,对你施以惩罚。孩子也会因此产生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从我最信任和爱戴的父母那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时,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我们必须充分的理解心理学范畴的"信念"的含义。它指的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它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消极的情感体验会阻碍一个人对社会义务的认识,影响着一个人的认识向信念的转化;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则正好相反。
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问题的来源所在——它就来自于父母"有条件的爱"里。
2."容易儿童"vs"困难儿童":评判性态度会带来改变命运的心理暗示
一个产科主任依据新生儿的表现,大体将其分为两类:"容易儿童"和"困难儿童",前者指一些"易抚养"的儿童,能吃爱睡,比较好带,后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抚养"的孩子,爱哭闹,脾气大,难满足。
很多人都会用"天生"来解释人格的差异,但是却忽视了看似天生背后的人格塑形。
一个新生儿,ta偶然一次在没有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一直哭闹的现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并依此来"认定"这个孩子很难带,天生脾气大……那么在之后和这个婴儿的相处中,父母就会有意无意的关注孩子的这个"特征",并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不止如此,家长可能还会为自己的"判断"找到一些证据,例如分析出孩子的这个特征遗传自家族中的谁,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可以被"催眠"的动物,而暗示,也是一种催眠,它会"神奇的"显现它的结果。无形的暗示,透过细微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方面表现出来,准确无误的被孩子接收。然后孩子就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无意识的层面的,也就是来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为难抚养的儿童,变得越来越难带,那些被"期待"为易于抚养的儿童,则变得越来越可人,这种暗示很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
弗洛伊德将核心人格的形成定于6岁之前,而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克莱因则最终将核心人格的形成定义在出生4-6个月之内。很多成年后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会对他们幼年的记忆很模糊,但实际上,不管意识层面是否有清楚的记忆,这些潜意识的里"条件反射",已经深入骨髓,成为核心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不夸张的说,父母就是在用无意识的期待改写的孩子命运。这里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更关注一个人谦虚谨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求诸己等人格品质。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国人整体羞于谈论成绩,而比较关注"错误",也使很多家长陷入了一种"你改了错,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误区。
这种教育逻辑,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当父母总是关注孩子的不足时,其实也就等于"负向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家长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长们需要明白:你的关注点在哪,孩子就在哪。
3.赏识教育,疑点重重。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我们希望家长对孩子持"中立"的态度,既不过分强调“问题"、"缺点",在积极关注的方面也需要适度。
很多父母对积极关注的理解非常浅薄,这也是一种二元思维的展示:既然总说缺点不好,那就经常夸赞孩子吧。
相比较关注缺点带来的伤害体验,似乎赏识教育会带来比较积极的结果,但它同样需要警惕。
首先,夸赞本身大有讲究,夸什么,不夸什么,什么时候夸,应该怎么夸….这里面大有学问,夸赞的分寸与结果的关联,可以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长习惯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挑剔指责,要么天天夸赞,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这样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其次,赏识需有度。一些家长尝到了鼓励、表扬的甜头,就把这种方法当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宝。但实际上,凡事都应掌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但超出范围,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这一点,在赏识孩子方面,同样适用。
第三,过分赏识会令孩子逆商偏低。虽然每个人都需要自我价值感,需要被人认可,但是被赞赏太多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不能接受失败"的现象,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自尊心强"的表现,其实这是过分在意结果、成绩、赞赏等外在奖励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第四,过分赏识会让孩子创造力下降。当孩子过分的关注外界认可时,就会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做事求稳,只做自己有把握能获得赞赏的事情,这无形当中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只有心无旁骛的探索,才能发现真正的兴趣,获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归根到底,赏识教育的不良结果会表现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创造力下降,还包括成功的将孩子塑造成一个"向外求"的物化主义者,孩子过分关注外界,就很难发展内心的力量。这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影响更加广泛的损失。
4. 抱持性环境是养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① 家长需要:价值中立,抱持好奇。
好奇心,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的品质。从小受到刻板教育的国人,很早就丧失了人的基本天性:好奇心。将好奇心放在家庭教育这个领域,同样适用。
父母不管是认可孩子还是否定孩子,背后都隐含着一种不自觉的"审判",但是当一个人过分依赖于审判对错的时候,就会忽视对孩子保持好奇的态度。
任何人的成长都有其内在的生长秩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着ta探索世界的经验增多,ta的行为也一直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需要放下"审判长"的身份,充满好奇心的看待孩子。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我们很费解甚至很生气的事情,如果可以先不去审判、评论,而是继续观察或者耐心的和孩子沟通"你为什么这么做?",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时候,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会有汗颜的感受,因为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都和我们以为的不一样。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朋友家2岁的女儿用热水将乌龟烫死,她的爸爸将她的行为定义为"小时杀死乌龟,长大就能杀人",但实际上孩子是怕小乌龟冷,往乌龟缸里加了一些温水。
之所以说童心可贵,童心澄净,就是因为孩子的心还没有受到那么多外界的"划痕",保留着生命最初的本真和善良。
好奇心,其实就是童心。如果父母可以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性、定义、标签,而是保持好奇心,就会对孩子少很多伤害体验。虽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无菌室中,在成长过程中完全做到没有伤害,但是如果父母有这个意识,至少可以减少孩子大部分无意义的伤害感。
养育孩子的过程,对成年人也是一个疗愈内心的过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多问问孩子怎么了?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想这样做呢?成年人会发现被自己冷冻起来、误以为丢掉的童心,又重新被找了回来。
② 抱持性养育环境
抱持(holding)是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是指母亲能满足婴儿早期的各种生理需要。她通过对母婴关系的研究,认为母亲是婴儿早期形塑的重要影响因素。曾奇峰的解释是"在孩子的发展的过程中间给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话就给他帮忙。"
温尼科特举过一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说:爸爸,我是世界之王 !爸爸说:是的,你是世界之王。这是给孩子以肯定的支持。随后,他们一起去坐飞机,当飞机起飞的时候,孩子被吓得屁滚尿流。内心不够强大的父亲会趁火打劫,嘲笑孩子说:你看,你刚刚还说你是世界之王,可是连坐个飞机都不行,你还是算了吧你。而伟大的父亲则把孩子抱在怀里,跟孩子说:别怕,爸爸在这里——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不会不敢显示自己的弱小,因为有更强大的人在支持他,也不会为恐惧而感到羞耻。"
后者的状态,就是一种抱持性的养育环境。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在你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你;二,在你受挫时支持你;三,你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这里安全自由地流动。在抱持性空间里,一个人可以很放松,可以做自己。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抱持性环境中,ta有空间可以观察自己,也有空间观察别人,因而可以变得更从容。
真正的"好"的抚养方式,是给到孩子精神放松、能体验愉悦的环境,孩子能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包容和善意,能在自己遭遇挫折时感受到来自心理层面的支撑。
5.价值中立态度对于孩子青春期"同一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一性"被认为是青春期发展的核心概念。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他认为"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要面对我是谁,我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日后该何去何从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确立自己,找到自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首要任务。"混乱"本身,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他们会尝试各种人格和角色的实验,面临很多的选择,会表现得非常不稳定,情绪起伏也很大…所有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探索"自我的尝试。
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发生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打扰"了孩子同一性的探索。父母受限于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更受限于自己的评判性态度,会很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如果说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父母的这种态度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伤害性体验",那么在青春期,则容易引发持续的冲突。
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家长们需要明白:给予他们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不同的人格和角色,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大多数青少年也会最终放弃那些不被喜欢的角色。
有证据表明,民主型的家长,即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的家庭,能够很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同一性获得。在这个阶段能够成功地处理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和身份的青少年,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自我感觉,会变得更为积极、自信。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放下评判性态度,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科学的学问,需要家长用心体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