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月造梦
朋友出月子了,我去探望她和宝宝,她的一席话颠覆了我一贯的认知。
去到她家的时候,她正在哄宝宝午睡,宝宝被包在一张薄薄的毛巾被里,小手微微握着,小嘴巴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吃奶,粉雕玉琢,可爱极了。
朋友则半躺着在宝宝身边,她见我进来,向我摆出噤声的手势,然后蹑手蹑脚地起身,谁知刚一下床,宝宝哇地一声哭,她连忙又回到刚刚的姿势,用手轻拍着宝宝的肚子。哄了好一会儿,本以为宝宝睡着了,但只要她一起身,宝宝像是有感应似的,又哇哇大哭。如此折腾了好几次,她只能等到宝宝睡熟,才从床上下来。
我看着她满带疲惫的神情,很是心疼,便给她支招:“其实宝宝哭,你没必要每次都哄,到时候养成习惯,你不哄他就哭,很难带的,而且你也辛苦。”
她听到我的话,突然很郑重地对我说到:“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小,才要给他足够的爱,他哭的时候,代表他需要帮助,如果这时连最亲密的人都不愿伸出援手,长大后即使独立,也会有心理偏差,因为这样的孩子内心缺爱啊,没有安全感、自卑、胆小的孩子都是因为缺爱,我不想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那些缺爱的孩子,成年后真的会有心理偏差吗?
01
在英国的某座小镇上,连续发生了多起女性受到突然受到袭击的暴力攻击案,在不同场合,不同的作案手法,有些是在车上遭到枪杀致死,有些是在路上被凶手从背后用锤子砸中后脑勺致死。
在警方的调查下,发现这一连的暴力杀人案件均是同一人所为。随着案件线索越来越明朗,凶手劳瑞恩很快被追捕归案。
在警方对劳瑞恩的问询过程中发现,劳瑞恩之所以如此残暴,跟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劳瑞恩的父亲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与其母亲偷尝禁果,奉子成婚,但由于忍受不了繁琐的婚姻生活,抛下了母子二人一走了之。
劳瑞恩由母亲一手带大,但由于担心儿子走上他父亲的老路,母亲即使宠爱自己的儿子,也从来不在他的面前显露,反而是对他特别严格,尤其是在性教育方面,她不允许劳瑞恩与任何女性来往,哪怕是正常的交际她都反对。
某天劳瑞恩没有父亲的消息在学校不胫而走,他遭到了很多学生的欺凌和嘲笑,而这一切劳瑞恩的老师和母亲都一无所知。
进入叛逆期的劳瑞恩,被欺凌的负面情绪,加上越来越不满母亲严苛的管教,他性侵了一名带头欺负他的女生,这导致了他被判刑。出狱后,本以为会得到母亲的关爱,没想到却是母亲对他不近人情的惩罚,他被关在地下室整整三个月。后来母亲因病逝世,劳瑞恩才得以重见天日。
劳瑞恩的母亲因为不完美的婚姻失望、惶恐,她将这种负面情绪转移到了对劳瑞恩的教育上,但劳瑞恩并没有在母亲的严厉的管教下变得听话,而是性格越来越孤僻,在走上社会后,不仅工作不稳定,而且也没有什么朋友。长此以往,他患上了精神疾病,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02
与劳瑞恩案相似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起案件,凶手埃德蒙杀害了自己的祖父母,接着是5个无辜的女大学生,最后是自己的母亲,作案手法非常极端。
在警方的了解中,埃德蒙本人承认之所以作案,是想报复母亲从小对他的精神折磨。
埃德蒙将他的童年经历看作是一段冒险生涯, 他的母亲性格敏感,脾气暴躁,还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埃德蒙还有两个姐姐,母亲对姐姐们都是非常疼爱的,而对埃德蒙,轻则责骂,重则挨打。
在埃德蒙10岁的时候,母亲将他赶到地下室居住,理由是男女有别,埃德蒙会给两个姐姐的生活带来不便。
随后埃德蒙的父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年少的埃德蒙被判给了母亲,成了母亲的出气筒,母亲整天在耳边的冷嘲热讽使得埃德蒙越来越仇恨她。
即使成年后,母亲对埃德蒙的态度仍然没有一丝改变,长期处于缺爱的状态下,埃德蒙的负面情绪越来越深,最终犯下了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
他被逮捕后,心理学家诊断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03
珍·尼尔森博士在《正面教育》中提到: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她就会觉得沮丧。
而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的孩子,沮丧感也会越来越强,甚至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中,这种痛苦是促使他们做出自毁行为的诱因。
其实劳瑞恩和埃德蒙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在成长中都极度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两个人的童年都是在父母的打骂、责备中度过。
我理解埃德蒙为什么将自己的童年经历看作是一段冒险生涯,他受到的每一次来自家人们的精神折磨,都像是每一次胆战心惊的历险。
不幸的童年经历驱使着他们在仇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自我毁灭的终点。
04
没有天生的罪犯,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有的只是对孩子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的父母。
父母的爱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很多成年人在步入社会后,社交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自卑、多疑,焦虑等心理偏差,追根究底都是源于小时候的不愉快经历,可能是父母一次严厉的呵斥,可能是无意识的忽略和漠视。
相反,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身上自带光芒,充满温暖、善良、活泼开朗等正能量。
比如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即使父母离异,即使有外在的小缺陷,但在父母的爱的灌溉下,小姑娘非常健康、自信,当外界对她的缺陷指指点点时,她大方回应:“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美!”
除了关爱,正确的引导也很重要。
樊登读书会的发起人樊登分享自己如何让儿子学会耐心的过程。
他的儿子嘟嘟两岁的时候,因为没有及时喝到牛奶大哭大闹,他跟嘟嘟说:“嘟嘟,知不知道什么叫耐心?”嘟嘟说:“我不知道。”他这时仍然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但樊登没有放弃,接着告诉儿子:“耐心就是大牛奶还没来的时候,咱们也可以不哭。”
第二天,嘟嘟又因为想喝牛奶哭闹时,樊登继续问嘟嘟:“嘟嘟,爸爸昨天跟你讲过什么叫耐心,你还记得吗?”神奇的是,嘟嘟竟然记得:“耐心就是没有牛奶也可以不哭。”“很好,来试试看,能不能表现出耐心。”在樊登的引导下,嘟嘟完成了耐心的练习。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强大的,只要父母稍加引导,便会收获到不可思议的成果。
最后,父母们,不妨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多自查:你对孩子的关心到位了吗?你今天教会了孩子什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