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发脾气?1个观念、3个问句帮助孩子提高解决冲突的技能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前两天在头条号育儿频道【超级育儿师兰海】老师的#兰海问答#栏目看到一个提问,内容是“8岁的弟弟动不动就发脾气,爱哭爱生气;就会用哭闹来解决问题。”这让“他的父母很头疼,不知道如何改善他的脾气和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

兰海老师问答截图

精准躺枪!事实上,这也是我家7岁大宝的状况,而且据我在妈妈圈里的了解,这基本也是男娃家庭中大面积存在的一个问题。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真的是只能通过打的方式解决吗?

未必。美国育儿博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B.舒尔在她的著作《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给出了解决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一、1个观念: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01 理解观念

要理解这个观念,我们先来看一个场景。

沙滩边,弟弟在用黄色小铲玩沙子,在海边冲浪的哥哥过来了,想要玩这个铲子,待弟弟刚放下就快速精准地拿过来了,而弟弟其实还想玩,于是开始发生争执,接下来是弟弟哭,哥哥喊,爸爸在批评:“弟弟还要玩,你不能跟弟弟抢!”

“我也要玩,是弟弟放下的。”哥哥不服气的争辩到。

……怎么样?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是哥哥真的不知对错吗?那他为什么不听?

答案是:你在替他思考!

这里爸爸直接告诉了哥哥他该怎么做,而并没有引导他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么如何做效果会更好呢?试试这样说:“我看见弟弟在哭,我猜他还想玩。正玩的东西不能玩了,你觉得弟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哥哥不懂,可以接着说:“假如现在我把你手上的铲子抢过来,你会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样的引导,哥哥就会明白弟弟的感受,进而会思考自己这样做是否妥当?怎么做会更好。

沙滩玩耍

02 如何引导

除了像上面一样在发生冲突时引导孩子如何思考,也可以在平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好玩的字词游戏。

具体用到的字词有【是/不,和/或者,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相同/不同……】等等。

比如吃饭时可以说:今天吃的是胡萝卜,不是大白菜。

我看到一些人在吃饭,而不是所有人在吃饭。

爸爸和我一起去买菜,或者你和我一起去。

经过这样的日常练习,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严密、全面,有利于孩子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事实上,这些词汇都是逻辑表达的词汇,是锻炼思维方式的利器。

树立了正确的观念,还要有具体的指导。接下来我们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具体地帮助孩子解决冲突?简单来说,3个问句就可以搞定。

字词游戏

二、问句1:你觉得xx会有什么感觉?

在上面兄弟争铲子的案例中,我们已经用了这句话。这是引导孩子思考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关键一步。

何为“同理心”?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写到“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同理心有多重要?《情商》中写到“同理心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和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怀和政治行动。”

没有同理心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今年6月份震惊网络的“泰国孕妇坠崖”事件中,怀孕3个月的王女士被丈夫俞某从34米高的悬崖上推下去。且不说其丈夫如何歹毒,当王女士拒绝为丈夫隐瞒实情时,婆婆的一句“你又没死,怎么那么小心眼!”已经完全暴露了没有同理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俞某之所以如此狠心歹毒,不能说和没有同理心的母亲无关,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母亲才造就了这样的儿子。

既然同理心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呢?几个途径。

01 在冲突发生时,引导孩子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在上面兄弟挣铲子的案例中,可以这样引导“不能玩铲子,你的感受是什么?把铲子拿过来,你觉得弟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02 玩感受的字词游戏。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而又没有被满足时,你会不会感到失望?”

“当你想做某件事,而没有做成事,你会不会感到沮丧?”

03 读情绪绘本。关于情绪的绘本有很多,比如《菲菲生气了》、《妈妈发火了》、《野兽国》、《我的情绪小怪兽》等。

情绪绘本

04 用情绪卡片丰富孩子的感受词汇。正面管教有配套的情绪脸谱,游戏力除了有配套的情绪脸谱外,还有情绪卡片。

情绪卡片

三、问句2:你有什么办法吗?还有吗?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后,接下来就要询问孩子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尽量引导孩子想出多个解决办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

当孩子想出一个办法之后,接着问:“还有吗?还有吗?”直到孩子想不出办法为止。

比如当小陶的玩具被小K抢走之后,询问过小陶的感受后,你可以问他:“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抢过来。”小陶回答。

“好,这是一个办法,还有吗?”你可以接着问。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孩子给出的任何办法都不做评判,不管行不行得通,够不够好,都先记录下来。

“跟他好好说,这是我的玩具,我正在玩,请他还给我。”

“嗯,你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还有吗?”

“拿另一个玩具给他玩。”

“哇!又一个办法,你注意真多。还有吗?”

如此问下去,直到孩子再也想不出新的办法。最好后,如果你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也可以补充进来,形成一个解决办法列表。

想多个解决办法

四、问句3: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

在上面的步骤中,我们给出了多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每个办法都合适呢?与其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

在上面的案例中,你可以这样问小陶“如果你把玩具抢回来,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小K可能会再抢走。”

“然后呢?”

“我们可能打起来。”

“那这是个好办法吗?”

到这里,小朋友显然可以判断出来这并非一个好注意。

可以继续询问第二个解决办法“如果你跟小K好好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小K可能还给我,也可能不还。”

“如果不还怎么办?“

“我可以采取第三个办法,给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这样我们都可以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

”听起来很不错,你要不要去试试?“

就这样,一步一步鼓励小朋友自己想办法,自己选择合适的办法,直到问题能够解决。

当然,并非每个小朋友都能很好的配合,作为父母,不要着急,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孩子总会进步的。

愿天下不再有难做的父母,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自己解决冲突,提高自己的社会技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