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中的刘静道出亲子矛盾根源:家长与孩子永远是有时差的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矛盾是避不开的话题,做父母的就是掏心掏肺,百分之百地对孩子付出,你也不一定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只能无奈地对孩子吼:“你到底要干什么,你要我怎么样啊!”或者像《小欢喜》里的董文洁一样呐喊:“你不是我儿子,你是我祖宗,我每天得给你上柱香。”

当然了,孩子也会很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抓住不放,见到男生与女生走在一起,多说了两句话,拥抱了一下,就上升到早恋、自尊、作风问题,感觉父母好像活在灾旧石器时代,他们的想法简直不可理喻。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好的跟闺蜜、哥们似的,无话不谈。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很难,不是父母不用心教育,也不是儿女不懂事,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永远是有时差的,很难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对方的感受。

小时候我最烦妈妈唠叨我,“路上注意安全”“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咱农民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这些话磨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烦得不得了,“知道了,知道了”,没等每每说完,就不耐烦地回答,要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之夭夭。

当年非常不理解,妈妈反复唠叨这些话有什么意思,直到我做了妈妈,我才理解妈妈说的那些话不是唠叨,是爱,是担心,看到我情不自禁地就说出来了,就像我现在也唠叨我儿子一样,他也很不理解,等到有一天他做了父亲,他就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时差。

这或许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无法彻底消除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所以,有些时候当我们与孩子发生冲突时,是争不出对与错的,或者说也不存在着对与错,治愈它的只有时间,斗转星移,当我们的身份发生了转换,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彼此吧。

父母与孩子的时差其实就是认知上的差距

《小欢喜》里的刘静说,家长与孩子永远是有时差的,一语道破了亲子矛盾的根源,“时差”是什么?我认为是认知的差异,成长就是认知的不断升级。

孩子与父母的认知处在不同的层级上,所以沟通上就会有很多困难,沟通不畅,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有一次,老公的同学H来家里做客,H长得很壮士,身高近1.9米,体重目测在200斤以上,尤其是肚子特别大,看上去和怀孕四五个的孕妇的肚子差不多。

晚上,H走后,沛泽画了一幅画,一个圆圆的,像西瓜似的东西上“长”着几颗纽扣,我和老公端详了半天,也没明白儿子画的是什么东西。

后来,沛泽解释说,这是H叔叔,我和老公还是没明白过来,老公说这画得哪是人啊!什么都没有,就一个长着纽扣的西瓜吗?过了很久,我才明白过来,儿子个子小,他看H的时候,需要仰头,因为H的肚子太大,可能从他的角度看,大多数时候看到的都是H的肚子吧。

如果我们不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容易做出这样的评价,“你画的是什么玩意啊?哪里看出像个人啊?”那么,孩子就会很生气,“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会说不像呢?”

2.社会阅历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不同

七八岁的男孩子天不怕地不怕,总会做出令你想不到的事情来,而你的心惊胆战,在他看来就是小题大做,你苦口婆心说再说,他也是我行我素。

有一次,我看见沛泽在小区里骑自行车时,故意从三级台阶上骑下来,险些摔倒。我非常生气地吼了他,他却不屑一顾地和我说:“我不是没摔倒吗?我从更高的台阶上骑下来都没问题。”

我们是成年人,以我们过去的经历和经验,能够对预知的事情做出判断,但孩子不会,只有事情发生了,他们才会有深刻的体验。

再比如,前端时间热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带孩子看过后,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哪吒好棒啊,好神气,力大无比,很好看。孩子看这部影片,往往只看了热闹,而父母看这部影片,往往会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像我们一样去理解的,这就是社会阅历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不同。

3.父母与孩子处在不同的时代,思想差异大

我大学毕业那一年,当地招聘老师,仅村子里就有四五个人去应聘了,我没有去,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叔叔很不理解,他说:“一个女孩子,当老师多好啊!工作稳定,这是铁饭碗,一年还有那么多假期,有多少人想去啊,你学的就是教育学,还不去当老师,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啊!”

思想与时代背景有一定关系,在父辈眼中,铁饭碗就是好工作,考大学就是好出路,学唱歌跳舞就是没出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选择的出路。

读小学时,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唱歌特别好听,每次六一演出,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后来被市里的一个老师看中了,想让她走音乐这条路,但她的父母不同意,认为那是不务正业,我同学郁闷了好长时间,读高中时才曾谈起这件事,后悔不已!

我们与孩子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孩子的思想与我们的思想有很大差异,这也是导致时差产生的原因之一。

父母与孩子如何减少时差,促进亲子关系成长

父母与孩子彻底消除时差是不可能的,只有尽可能地减少时差,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父母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

就拿画画来说吧,四五岁的孩子画画时,经常会把纽扣画的特别大,与衣服的大小不成比例,或者在画画时把脑袋、身体画得特别大,却没有脖子与耳朵,如果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就很难理解孩子怎么会画出这样的画来。

这是因为孩子观察物体不够细致造成的,有时会特别注意细节,比如画画时只注意到纽扣,因为他经常扣纽扣,没有画人物的脖子和耳朵,是因为这些部门经常被头发盖住,突出轮廓,忽视细节造成的。

只有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

2.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

大概是沛泽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偷拿剪刀,不小心将手指弄伤了,我一边心疼一边责备他,因为我曾经告诉过他很多次,不能用剪刀,沛泽哭得声音很大,我以为他是因为疼,还怪他不够勇敢。

没想到沛泽却哭着对我说:“我的手受伤了,我就不能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了!”听了孩子的话,我特别愧疚,为什么要着急批评孩子,不先问问他为什么要使用剪刀呢?多和孩子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避免误会。

3.别端着家长的架子,试图控制孩子

现在做家长可不能像过去一样,孩子不听话,抡起棍子就打,端着家长的架子,试图以控制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成为“乖乖娃”是不现实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甚至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就因为长期在母亲的管控下患上了中度抑郁症,丁一也因为高考压力过大留下了后遗症,精神上出了问题,不仅整宿睡不着,连大学都读不成,每天还沉浸在高考之中,时不时想回到备考的家写题,最终丁一跳楼自杀了。

总之,家庭教育需要的是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这样才能尽量消除认知上的差距,减少时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