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客人就躲闪,听到上学就哆嗦,熊孩子没样病根在家庭教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4
"

漫长的暑假即将画上句号,不少家长如释重负,“终于要解放了!”对于他们来说,假期里与“熊孩子”的大战经历并不比上班轻松。

心理专家介绍,每到假期,都是亲子矛盾爆发的高发期。其实,这恰恰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家长,要懂得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孩子不懂事儿 家长缺乏社会人培养意识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介绍,平时非假期时段里,家长忙着上班,孩子忙着上学,彼此接触交流的时间并不太多。到了假期,不少家长会特意请假,为的就是要好好陪陪孩子,享受下融洽的亲子时光。然而,这一亲密接触,却让父母发现了孩子身上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少来到咨询中心求助的家长就为孩子的待客礼貌问题感到头疼。

有家长倾诉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懂事儿,来了客人,家里的东西一点儿不让人动。甚至因为动了自己的东西,直接把对方做客带来的小孩儿给打出去。还有的家长求助,家里一来客人,孩子就躲进房间,不愿意与人交流。父母都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温方表示,有这种困扰的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家里的主人,有一定的责任感,“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他才能对来到家里的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否则,孩子就觉得来的人是找我爸找我妈的,跟我没关系。”此外,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就会有一定的“共享”和“牺牲”意识,“我是家里的主人,要照顾客人。”

在此基础上,家长也要注意在平时就给孩子灌输懂文明讲礼貌的意识和习惯,“大人来了如何称谓、走了怎么再见等礼仪,平时就应该教给孩子。”在温方看来,这实际上是让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

同时,在接待完客人之后,家长要及时进行总结性的指导:刚刚表现怎么样,哪些地方还可以完善……“指出问题一定要及时,因为孩子是情绪化的。当时为什么这样做,孩子记得最清楚。过几天,在孩子忘了的时候再翻旧账,已经没有教育意义了。”

苦恼的不止家长。对于与自己父母的朝夕相处,不少孩子也感到很头疼。“自己想买什么、想干什么,一点儿都不自由,爸妈什么都要干预。”温方表示,这反映的其实是一个共性问题,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多、发展训练比较少。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当成一个照顾对象,而不是家庭的一分子。“说得严重点儿,就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非常易碎的珍宝,搁在家里头看着护着。但是,孩子并不领情。因为看着护着,势必就没有一点儿自由,孩子当然不高兴。”

温方介绍,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容易专制,“一切事情由我安排,一切都是我说了算”。这样一来,就不会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变化。“现在孩子的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家长一专制,他们就要反抗,矛盾就出来了。”

在温方看来,假期中,家长不能只照顾孩子作为自然人的吃喝需求,而是要有一定的训练引导,帮助孩子们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在家里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增强亲情意识,推进他们向社会人的进一步转化。

孩子不想上学 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学生感

伴随着开学的临近,“开学恐惧症”的问题开始凸显。“要开学了,因为没完成作业,或者是因为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不少孩子不敢去上学。”温方还接触过一些夸张的个案,有个二年级的孩子在家里就听不得“开学”二字,一听到开学就浑身哆嗦。

与之相对的,则是有孩子对开学的无比期盼,还没开学,就热切地与同学联络。有来求助的家长反映,自己晚上经常找不到手机,找来找去才发现,手机被孩子偷偷拿到了被窝里,一宿一宿地与同学们微信聊天。

对此,温方建议,家长这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回当学生的感觉。在生活作息方面,尽量向学校靠拢,比如,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专心地看看书、写写作业,适当地收收心。另外,也要注意调节孩子的情绪,特别是要进入新集体的一年级、初一、高一学生,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情绪疏导,提前引导做好准备和衔接。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的情绪有个适当的宣泄,比如,在开学前就让孩子找好朋友见见面、聊聊天,“这样不至于到了开学,老友相见过分激动。到时候,热情过分了,上课可能会无心听讲。”提前有了宣泄,等到开学时,就能平稳地过渡到正常上课的环节中。

温方认为,在剩下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多补补亲情这一课,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责任感。

孩子心理叛逆 家长学会巧用“别人家孩子”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显得似乎格外叛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刘卫兵在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时指出,叛逆其实是一种反抗和质疑。一般来讲,孩子在十二三岁开始进入青春期,但实际上7到9岁时,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开始萌芽了,因而开始不认同大人制定的规则。“家长有时候觉得未成年孩子有什么想法?其实,我倒觉得,有时候孩子合理的想法,父母、老师必须要听,要与孩子共同成长,避免成人的先入为主。”

青少年心理专家、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宋少卫表示,孩子逆反的主要原因就是突然发现,有一天爸爸妈妈没有自己小时候认为的那么权威、那么高大上,于是,开始对父母有怨言。这个时候,父母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永远正确的无敌家长,而是承认并接受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赋予他们话语权,决策的时候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关注孩子内心的诉求。

在宋少卫看来,两类家庭环境容易让孩子的叛逆更强烈:一类是在养育过程中过于放纵、溺爱孩子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各种需求被充分满足,在家里基本没有规则,上学会出现很多问题。孩子在家完全没形,在学校也很难服管。第二类是教育过度严厉的家庭,特别是家长从事某些职业的家庭是重灾区。比如,从事司法、财会、教育等工作的家长,孩子容易出现问题。这些家长受职业影响,在管教孩子时往往眼里揉不得沙子。“就说老师吧,因为见过太多好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导致管教过严。”宋少卫说,对孩子管教过松、过严都不行,适度是关键。

那么,与其他阶段相比,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有哪些重点?刘卫兵表示,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正向激励。何为正向激励?他举了电影《银河补习班》的例子,电影中的马飞考试成绩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三,爸爸说:“很不错,进步了,往前排了两位”。“这就是正向激励。人都是一步一步在前进的,不可能一步就飞过去,所以家长要逐渐把孩子的潜质打开。”刘卫兵对记者说。

宋少卫则支招要巧用“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常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打压自己的孩子,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其实,‘别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孩子进步的外力,关键看家长怎么说。”他介绍道,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可以说:“不错啊,你现在做得越来越好,就快超过谁谁谁了。”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孩子优秀,则可以说:“你现在比谁谁谁强很多,但是要注意保持啊。”这样与孩子沟通,一方面,孩子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更有自信;另一方面,也会看到自己与优秀“别人”的差距,既能认同现在的自己,也有勇气向更好的自己努力。

宋少卫认为,孩子的“逆反”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只有当孩子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好的时候,这种情绪才会慢慢减弱。同时,孩子看到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控制一切的强者,而是“变成”需要被爱护的“弱者”时,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逆反”才会真的消失。

来源:北京晚报·家有一小 记者:牛伟坤

流程编辑:洪园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