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妈妈带不好孩子?虎妈和佛系之外,你还有第三条路可选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懂了那么多道理,费了那么大力气,还是带不好一个孩子。”

同为母亲,在微信群里聊起带孩子的话题, 杨梅说了这么一句话,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辛酸和无奈。


短短一句话像是颗炸弹,群里马上就炸开了。

“不应该啊朋友,你家莫莫那么优秀。”

“对啊对啊,发生什么了?”

也难怪大家吃惊,杨梅可不是普通妈妈——名校博士毕业,在某知名企业就职,妥妥的学霸,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各种方法论信手拈来。

她儿子莫莫现在5岁半,各种名家绘本读了个遍,英文发音标准、日常交流熟练,钢琴、绘画、街舞、跆拳道,一项项练得有板有眼。前段时间又顺利通过名校的幼升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名校准小一生,完全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娃”。

结果他的妈妈跑来说自己“带不好一个孩子”?

开什么玩笑!


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问题的导火索是幼升小。

莫莫刚刚幼儿园毕业,即将面临升入小学的考验。虽然已经十分优秀,顺利拼进名校幼升小,但名校也意味着竞争压力更大,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莫莫还是有短板要补。恰逢杨梅手上的项目到了关键时刻,加班俨然成了常态。

杨梅是个要强的性子,索性和老公一商量,两口子轮流抽时间回家,又给孩子加了幼小衔接班。

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却不干了。

起初,是不愿去上幼小衔接班,但在杨梅的劝说下,还是不情不愿的去了。

后来,更大的问题爆发了:睡觉拖拉,早上不起,饭不好好吃,连钢琴也不想练了。说白了,就是消极抵抗。

忍了几天之后,杨梅在一个早上爆发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和你爸爸每天那么忙,挤都要挤出点时间来陪你,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难怪她会发出那句感慨——懂了那么多道理,费了那么大力气,还是带不好一个孩子。


谁不想做个好父亲、好母亲?

我们这一代家长,多是从小时候物质匮乏、教育方式落后的环境中长大,决不愿自己的孩子再受那样的苦。

于是我们在职场上奋力打拼,并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只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

可无奈的是,我们的时间太少了,工作、家务,还要辅导、陪伴,于是追求“高效”成了唯一的选择。牛娃们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起来——阅读、音乐、绘画、体育、英语、数学、手工,哪一样少了都不行。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高效,往往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必要的兴趣培养当然很好,但也要根据孩子自己的需求安排。

说白了,那些满满的日程表,满足的不是孩子的发展,而是家长的期待。

因为家长有所期待,便给孩子定制了那样一个模板,期望利用这样那样的教育学方法论,把孩子按进那个模板去。

孩子配合还好,一旦按不进去,家长就充满焦虑,亲子关系马上紧张起来。

杨梅就是一个例子。

在此之前,她的儿子莫莫完全配合,于是她心安理得的为儿子做主,以“为了孩子好”为由,在他的日程表上加了又加,从没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

当孩子开始反抗,杨梅就迅速站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反过来指责儿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内驱力的丧失。

每个孩子都是一枚生命的萌芽,有其独特的生命驱动力,这是生命的源动力。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会促使他不断学习、探索未知,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孩子面对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日程,他的内驱力就被外界的力量压制住了,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久而久之,内驱力越来越弱,直至彻底丧失掌控生命航向的能力。

有的人小时候在家长监督之下表现还算不错,到了大学就放任自流沉迷游戏,毕业之后一无所成,就是内驱力缺失的表现——生命这艘小船没人掌舵了嘛!

年幼的孩子倾向于满足家长的期待,这种倾向当然也是一种极强的驱动力。但它应该是父母手握的“大招”,不能常常使用。真要用的话,也应该用在大方向的把控,而不是纠结于具体细节。

作为家长,放下期待,给孩子充满爱意的环境,这才是最有利于成长的土壤。


放下期待并不是说完全放养。

放下期待意味着,家长要满怀爱意地去观察和感受,真正看见孩子的内心,并尽可能地帮助他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它和追求完美并不冲突,家长放下期待之后,尽心教育孩子,其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此,孩子努力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可以让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掌控感,自信便由此而来。

当然了,杨梅不愧是实力派学霸妈妈,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在和老公、儿子商量之后,删减了不必要的兴趣班,并停掉了幼小衔接班的学习。

孩子还是那个优秀的孩子,他想要坚持的项目,杨梅仍然会激励孩子完成,与之前做的,并没有太多区别。只是杨梅学会了,优先关心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完成的结果。

杨梅学会了放下期待,她又来分享经验了,这次她说:很高兴,再次和孩子一起成长。

你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