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者才更优秀?别让孩子统合机能失调,陷入二分法思维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又将“中国式家长的控制欲”推向了热点。剧中小陶虹扮演的家长宋倩,除了令人窒息的超强控制欲,还伴随着高标准严要求。

女儿英子考第二,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已经是好成绩了,但是她却认为“没什么可高兴的”。原本想着考完试轻松一下的英子,被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一番后,眼泪委屈地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她除了点头应允妈妈以外,也别无选择。

明明没有大声责骂,却仍然演出了能让观众“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这大概是因为不少观剧小伙伴,内心都藏着被“中国式父母”支配过的恐惧。

严苛教育的负面影响
“你看人家那么厉害,依旧对孩子高要求,如果我们践行“快乐教育”“赏识教育”,是不是就对孩子未来不负责?”

有些孩子明明已经足够优秀,但是严格的中国式家长会担心孩子太“飘”,在取得一点小成绩时不能表扬,要“拍”一下,把孩子的骄傲情绪扼杀在摇篮里。

“虎妈鹰爸”们会希望孩子凡事都抢赢起跑线,样样都出类拔萃,他们要“推”孩子一把,不能让孩子在优秀的道路上懈怠。没有的双百分就是没努力,没有得第一哪好意思高兴?有时甚至赢了比赛也不值得骄傲,是理所应当的。

说起中国父母的严苛要求,这几年美国华裔虎妈蔡美儿又被提了起来。她在《虎妈战歌》中坦诚,家长最正确的做法是要对孩子的未来着想,而不应该在乎要如何讨孩子喜欢。

极端时候,她还会骂女儿没用,很少表扬,只有孩子在出色完成所有目标时,才会偶尔赞赏一下。

十几年前,许多人预测蔡美儿和女儿们会关系破裂。但近年来女儿们站出来为母亲发声,声称理解和感谢妈妈。

由于两个女儿越来越优秀,许多人开始反思,曾经被欧美抨击的虎妈式严苛教育,似乎卓有成效。这样是不是就证明家长对孩子的严苛教育,就是利大于弊?

蔡美儿的教育观来源于她的父亲,她又践行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再次在女儿们身上收获效果。但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

并不是所有父母严苛教育背后的思想观念,都能畅通无阻的传递给孩子,你不能断定孩子会用怎样的方式去理解;

并且,也不是在所有的传递过程中,都只有正面促进作用,而不会出现负面效果。

知乎上就有人提问:

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有一个匿名用户谈了自己心声:自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名列前茅。可是一直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严重不自信。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在我们熟知的公众人物身上也会存在。

以知性著称主持春晚等大型晚会多年的董卿,在观众面前是一副身经百战、自信满满的模样,可若不是她自己透露,谁曾想到她也时常被自卑情绪所困扰?

董卿的父亲也如同许多中国式父母一般,要求十分严苛,总觉得她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她说自己只有在付出很多很多、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很多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

由此可见,父母严苛教育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这些孩子明明很优秀,哪怕是成年却总也不自信,以至于会不断要求自己得更好。实际上这种心态,是一种过度的“完美主义”。

为什么孩子可能陷入“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与家长严格要求、很少表扬有关。这是为什么呢?

假如孩子一直在“不做到最好就得不到表扬”的价值观影响下成长,耳边充斥的是各种要求和责备,只有在做得特别好的时候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他们在内心对自己真实能力充满了否定。

孩子会认为这样的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一直在否定中成长起来,所以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得到当初否定他的人的认可。

作家三毛性格倔强不服输,也享誉文坛。可是,她在《一生的战役》中曾提到:

“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

这个“您”,就是三毛的父亲。当三毛父亲终于表达了肯定之后,三毛眼泪夺眶而出。

“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或许还是有人会认为,“完美主义”不是挺好的吗?让人更追求完美的境界,不断努力提升。哪怕是让内心纠结不已,也不过是孩子成功道路上一点点小小的“副作用”,和优秀的人生比起来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实际上,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异常心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果,绝不是“微不足道”。因为无论他们如何追求完美,都很难克服内心深藏的自我否定意识。很有可能让孩子未来一生都伴随着心理上的痛苦,无法真正保护自己。

“完美主义”的本质是“二分法思维”
“小孩子才分别对错,大人只谈利弊。”

我们常会拿这句话调侃一些思维“幼稚”的行为,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来说,理应具备立体思维,理应能从统合的角度去解读人和事,而不是只单纯的按照对错是非去判断衡量一件事情。

但是对于“完美主义”人而言,特别是他们在针对自己的事情上,恐怕就缺乏这样的立体思维,而具备的是“二分法思维”方式。

“二分法思维”方式是指,判断事物的标准只有“是”或“非”,“对”或“错”,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成功即失败等。

美国精神科医生玛莎·林内翰认为:

孩子的“二分法思维”方式,绝大多数都是由父母对孩子不认可态度引起的。这些孩子统合机能失调,他们认为成功与失败是绝对对立的,无论自己做得多好,都是失败的。

也就是说,“完美主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二分法思维”,它是出于孩子自我保护的心态发展而来的。一旦孩子陷入这种思维方式,那么无论人生中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也还是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彻底的失败。

曾被诺贝尔文奖三次提名的日本大文豪三本由纪夫,就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在任何事情上都不允许自己松懈,一直都努力地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三本由纪夫为了写作,每天睡眠只有三四个小时,还辞去工作。
他多部作品成为畅销书,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却一直没有得奖。他的完美主义让他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最终选择了自杀。

许多时候,家长的不肯定就会造就孩子的自我否定心态。当完美主义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困扰孩子时,他们无法灵活变通。一旦自我否定与现实失败重叠,就特别容易将他们击垮。

与此相反,家长如果愿意时时刻刻真心赞赏孩子、不仅仅只在孩子特别出色时才表扬,孩子内心就会充满自我肯定感,从而具备健康和稳定的人格特征。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这些负面影响?

针对完美主义的“二分法思维”方式,玛莎·林内翰医生提出了“辩证行为治疗法”。

辩证行为治疗法就是指,通过一些列手段,让孩子从“不完美就是没有自我价值”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认识到哪怕是不完美,哪怕是失败,也都存在价值,值得被肯定。

这其中需要家长在两个层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一层,真心实意欣赏孩子,表扬别“等时机”

通过剖析完美主义和二分法思维,我们知道严苛教育的弊端,如果只批评不赞赏,或者赞赏“看时机”,都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肯定。但是赞赏也不是千方百计的讨好孩子,一定要是真心实意地欣赏孩子,千真万确地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

小宝小班下学期换了一位年轻的配班老师。小宝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孩子,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户外游戏,都显得有些羞涩,每月的明星小朋友评选,也很难入选。可是这位年轻老师十分细心,从来没有忽视掉班上这个内向的“小透明”。在每个月发回来的《幼儿手册》上,都记录这孩子的点滴进步:
小宝自理能力很好,基本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动手;
小宝爱阅读,对学习兴趣高,上课注意力一直在老师身上,配合度极高;
小宝这个月开始举手了,参与活动更加积极,希望能更加开朗一些!

我从这位老师身上就看到了真心实意的欣赏,而这种真心实意正是通过仔细观察得来的,所以表扬孩子起来才会觉得一点都不“浮夸”。

我们家长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发现孩子价值和进步,而不是非要“等时机”,等到孩子拿了一次奖状、取得一次好成绩、获得一次优秀才去表扬。

第二层,为孩子指路,让他们明白失败不是终点

有人会认为,人生漫漫长路,失败也分大和小。幼儿阶段遇到的一点点挫折,以及学习途中的一次考试的失利,都还好说,不是什么绝望的事情。

可是高考呢?高考若是失利了,人生将面临巨大的磨难。如果有人安慰说“可以重头再来”,则会被视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的确,就算复读也仍然是视高考为唯一机会,是压上全部身家再赌一次的尝试。然而我认为,高考也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这个说法不是否定高考的重要性,而是想说高考之后,人生仍然有很多种精彩的方式。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后起之秀”。这位男生高考只考取了三本大学专科,但是从未放弃。10年来,一路从专什本开始,考二级建造师,考一级建造师,再到考取注册岩土工程师,如今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实力,从一家私企进入国企做管理。

家长要在孩子遭遇失败时,让孩子明白哪怕重要如高考的挑战,都不应该是终点。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具有连续性,它们是彼此的必要条件。并且这个连续性不会在高考时就终止,而是会持续一辈子。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不会陷入完美主义的“二分法思维”不会因为失败而否定自己。他们会一直懂得从这一次的失败中,找到下一次前进的方向。

每个妈妈都是育儿专家,如果您有表达的观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蔓德育儿,如果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一起做有“想法”的妈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