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火的样子跟我真像:从模仿中学会独立,是孩子成长的秘密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叶苏格

我两岁多的女儿小丸子最近模仿能力见长。中午我在给她读绘本时,因太困睡着了。原本在认真听故事的她就在旁边一直推我,弄了半天见我没应,便开始不耐烦地叫起来“妈妈,妈妈,你起来,我们一起玩”。那妈妈叫得一声比一声响,语气愈发地逼人。我睁开眼,只见她皱着眉头,一脸生气地看着我。

那表情,那声调,简直跟我不耐烦时表现的一模一样。孩子的模仿能力让我忍不住惊叹,同时也令我思考很多,我们无法接纳的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

邻居家就有个小孩,每次有小朋友惹他生气了,他就拿眼睛瞪着人家,表情很是凶狠,嘴里还呼哧呼哧地,吓得其他小朋友哇哇叫。如果小朋友没被吓到,他下一步就用打的。行为模式简直跟他爸爸对他的样子一模一样,平时每次他淘气,我就见他爸一脸沉默地瞪着他,直到他不敢了为止,若他还不听话,他爸爸立马就准备动手打。虽说多半也是吓唬,但孩子眼里已经认同了这套行为模式,不合心意可以先瞪眼再出手打人。孩子成了大人的翻版。

作为天生模仿者的孩子们,他们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我们,他们通过模仿让自己一点点的成长起来。

1.通过模仿,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原本碰到不舒服不开心了只会哭闹,但是随着对身边人的行为模式的逐渐理解,他们开始去学习,尤其父母的行为模式,他们处理情绪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了。

2.通过模仿,孩子获得了心理方面的认同,并参与活动。

每次带小丸子去人多的地方,她总会先在一边观察他们玩耍的样子,等明白过来了,便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玩耍,继而融入群体。

3.通过模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看到电视里,英雄们飞檐走壁的样子,孩子们容易去模仿。他们好奇自己的力量,从而做出与英雄一样的行为来感受自己的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往往只模仿着表面的行为,根本不知道背后的逻辑,自主意识薄弱。这时候大人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我们大人的行为是孩子们成长的养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挥模仿能力。

1.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孩子学习

孩子喜欢过家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可以在过家家中学着大人的模样生活。如果我们可以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便能在其中教会孩子更多的东西。

比如看病,我就常跟小丸子一起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她给我打针,我让她轻一点,我说怕疼。她便学着我平时对她说话的样子说,“你以后要保护好自己”。通过这次模仿,她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也更加理解了医生的行为。

2.当孩子出现模仿行为先及时肯定,再向他们解释这个行为背后的逻辑。

常看到身边的父母,因为孩子学了动画片或电影里的错误行为,立马进行批评,警告孩子不许再做。

孩子本来绕有兴致的模仿行为就这样被打断了,原本的好奇心也被切断了。其实看到错误的模仿行为我们可以轻松带过,解释清楚理由即可,而对待正确的模仿行为,我们不仅解释还要鼓励加肯定,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这种正确行为,能让孩子有更多正确的模仿行为出现。

3.孩子出现奇怪或搞笑的模仿行为,不要嘲笑。

孩子也有自尊,不管孩子做出多么傻多么让你觉得难堪的行为,都不要嘲笑。你的嘲笑不仅会让孩子觉得难堪,还会让孩子失了模仿的兴致,错失了学习的机会。

在平时带娃的生活中,我们要时时留意孩子的模仿行为,因为有些模仿行为有延迟现象,皮亚杰称之为“模仿延迟”,即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

比如平时小丸子奶奶带她坐小卖部门口的摇摇车都是进店内向老板娘拿硬币,然后刷微信付钱。一次我带小丸子下楼,她要坐摇摇车,我说没带钱。她自己径直就走向了老板娘处,伸手向她要钱,然后回头对我说,妈妈你手机去刷。小丸子就是模仿了她奶奶曾经做过的事情,出现了模仿延迟。

所以在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上,我们不能大意,孩子一时没反映出来,但其实已深深刻在他们心上,说不准哪天就表现出来了。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慢慢走向独立,也是在模仿中发挥着他们的创造力,因此请珍视孩子的每一次模仿行为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