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作业要用到胶水”把握3种心理,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型人格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一.面对同样的情况,妈妈做法不同,孩子收获不同行为模式

美国广受欢迎的知名作家与执业心理医师亨利·克劳德博士和约翰·汤森德博士曾做过这样一个小测验,让学校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安排一个班的孩子做同样的作业,然后对这些孩子的作业过程进行跟踪。

“妈,我的作业需要用到胶水。”

“抱歉,亲爱的,我们家没有胶水。”

“但是作业明天就要交,没胶水不行!”

“你什么时候知道需要交这个作业?”

“两个礼拜以前。”

“你为什么不早点说你需要胶水?”

“我忘了。”

“楼下便利店都打烊了,24小时便利店开车也得很长的时间才能到,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

“妈,对不起啦!可是我非完成不可,要不然被老师点名批评。”

“好吧!上车去!”

亨利·克劳德博士发现,有些父母很难狠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他们倾向于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比如说,上面这位母亲,她愿意花几个夜晚帮孩子做隔天早上要交的学校作业,而这种情形会不时出现。

而另外一些妈妈,当他们发现孩子第二次还需要她协助本不该协助完成的作业时,就果断拒绝了孩子的请求。这些被拒绝帮助的孩子,他们很少再发生最后一刻赶着明早要交作业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对作业采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完成,不会消极被动。

这些主动完成作业的孩子,他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妈,我的作业需要用到胶水。”

“抱歉,亲爱的,我们家没有胶水。”

“但是作业明天就要交,没胶水不行!”

“有哪个老师会在这种时候打电话来,给你一个作业,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买需用品呢?”

“得了!妈,她是在学校给的作业。”

“什么时候?”

“两个礼拜以前。”

“哦,所以你有两个礼拜的时间,可以去买胶水和其它的用品?”

“是啦!但是我以为我们家有的嘛!”

“哦,那很糟糕,我记得好像上次的作业你也是这样!好啦!我没有胶水,现在也过了我上床的时间,所以我希望你能想出用什么别的东西来做这个作业,而不必用到胶水。晚安,甜心,我会替你加油的!”

第二位母亲,她看到儿子在发展一个很坏的行为模式:儿子不是第一次到最后一分钟才来找做功课的材料。现实生活中,性格被动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情况花样百出,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很重视,或者说压根不知道孩子的这些基于什么理论,会给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

拖到最后一分钟,才试图将老板要求的任务交差,然后就失去工作;由于没有及时报税,或因为资料不完整,惹上税法上的麻烦;由于自己不出力,总是靠别人替他负责任的倾向,破坏了他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性格。

积极主动型人格模型来源于心理学“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1954年,社会学研究者朱利安·罗特(Julian B.Rotter)深入发展了“控制点”这一概念,随后这一概念在国外心理学界引起普遍兴趣,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各国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理论性评论和实验性报告,其中的许多成果已经被引入教育实践,教育子女。

格洛佛(Glover)在70年代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控制点指的是一个人感到控制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位置在哪里——内部的或外部的”

控制点在内部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为积极主动型。

研究表明,积极主动的孩子,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信念,并认为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所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他们认识到控制自己的前途、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技能和做出努力程度,而不是自身外部的各种神秘力量。因此,内部控制点的孩子、惯常地认为自己行为的结果是受内部力量控制的。

控制点在外部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为消极被动型。

消极被动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焦虑多疑、独断,更多攻击性,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少,并缺乏有关成就活动的兴趣。

二.积极主动的孩子与消极被动的孩子会有哪些差别

神秘小说家玛格瑞特·米拉(Margaret Millar)说:“生活是我们在作其他计划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某些事。”但对许多人而言,生活是由他们掌控并且用心去追求的事。

1.积极主动的孩子赋予生活意义和价值

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

波莉阿姨让汤姆·索亚把她家 75 平方米的篱笆墙刷成白色,汤姆觉得这工作实在太乏味了,就在他痛苦不堪的时候,他的朋友本溜溜达达的过来,看到本,汤姆忽然想出一条妙计。

汤姆跟本说:“你知道吗?刷篱笆这活根本不是苦差事,这是一种特权,没有一定能力是根本做不好的。”

本有点疑惑了:“真的吗?你刷这个篱笆真的这么有意思吗?”

汤姆回答:“当然了,其他小朋友跟我要我还不想给呢。”

本问汤姆我能不能刷两下。汤姆拒绝了:“当然不行,我还没有刷够。”

本说:“我把苹果给你作为交换,能不能给我刷几下的机会?”

汤姆很勉强地同意了:“你刷几下吧,不能刷很久。”

后来其他的男孩也来了,他们看到本在刷,问了情况,都来找汤姆,希望获得这个权利……

马克·吐温在书中说: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玩就是一个人做他想干,而没人迫使他干的那个事。

积极主动的孩子赋予生活意义,这种意义有时候缤纷多彩让自己快乐,有时候充满价值感,让体会到完成一件事情是一种成就感。他们想困难的任务挑战,在失败面前仍能坚持,趋向于有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在学习上,积极的孩子,他们用坚决的话语表达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他们说“我能”“我要”“我宁愿”,然后他们会为了实现这些诺言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2.消极被动的孩子目标不明确,对自己没有信心

被动的孩子倾向于过分依赖父母或者周围的人。他们一般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

“妈,你看到我的鞋子了吗?” “噢,糟糕,我赶不上校车了!” “我的零用钱花光了,我可以预支些钱看电影吗?” “我很气你这样子训练我!” “抱歉,我回来晚了,晚餐吃什么?” “我的报告明天就要交了,可是我不会打字!”

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如果父母过分主动承担就会培养出孩子的过分被动和依赖。父母可以这样回答:“那是你的责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忙孩子兜着。

有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被动的孩子在学习上也被动,面对不理想的成绩,他们不会想到自己努力不足,而是归因于老师教得不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他们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因为承认自己对待能力不足,有时候挺伤自尊的。

一项报告显示,超过四成的大学生在毕业的三年内转行,而去年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竟然高达33%。其中很多年轻人,他们根本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就贸然工作贸然离职,干几天发现不喜欢,就辞职再找。

一个积极主动的年轻人是如何面对工作的?他会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离。

三.利用“CAR”心理需要模型培养孩子内心动机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积极主动都是成功的前提。儿童性格可塑,作为家庭培养的重点对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积极主动的孩子呢?

王阳明:一个人彻底的改变 ,一定始于内心。

要培养内控型的孩子,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首先要找到孩子形成内在动机的必要条件。德西和瑞安提出了利用“CAR”心理需要模型培养孩子内心动机。

德西和瑞安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论,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胜任感(competence)、归属感(relatedness)和自主感(autonomy)。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换句话来说,如果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改善了。

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要时刻重视和保护好儿童的这三个基本需要,这是孩子形成内在动机的必要条件。

1. (C)胜任感: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件事某项任务

培养胜任感,首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能画好这幅画”、“我能学会游泳”、“这个困难是暂时的,我一定可以战胜”……

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就是孩子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挫折或者失败,父母可以好好利用孩子暂时失败或者挫折的机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胜任感。

这方面的实操性,父母可以借鉴小游戏的做法。一款优秀的小游戏,虽然可能让孩子一玩就game over,但是孩子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游戏提供了及时的反馈,孩子虽然这一场败了,但是得分比上一场高,孩子虽败犹荣,觉得自己进步了。上一次得分200,这一次得分400,哪个孩子看了不愉快呢?

在孩子面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父母也该如此给孩子及时反馈,表扬孩子的努力,反馈孩子进步的成果。这种鼓励会让孩子十分乐意去“刻意练习”,从而使孩子的胜任感不断提高,耐心和专注力也同时得到提升。

当孩子面对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游戏让学习成瘾》这本书里面给父母很好的方法:

把这项任务游戏化处理,让孩子感觉好玩,这就成功了一半。但是要注意,游戏化的本质是使平淡的事情变得好玩,不是生搬硬套游戏手段到学习中。

大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任务。做到这一点,游戏化的基础就有了。如果小任务还觉得难,继续分解。只要任务拆解到足够小,那么孩子很容易去完成,就不会再有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去完成了。之后就需要大量重复练习了,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通过刻意练习都能达到专家级水平。

学习中最难办的是——反馈是延迟的。你学了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以后才知道。所以,你必须得自己创造即时反馈。比如我在新媒体上发表文章的时候,阅读数、点赞数等是我们很像知道的反馈。对孩子完成任务也要想办法及时反馈,这样孩子才能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李小龙说,他不怕会10000种腿法的人,但是他怕遇到把一种腿法练到10000遍的人,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可怕之处。

二.(A) 自主感:让孩子在规则范围内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培养孩子自主感最简答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择权。

小毛很爱吃葡萄,有一次陪他一起吃葡萄,我选一个认为漂亮的给他,他不要,然后自己从碗里挑选一个不起眼的葡萄,心满意足地吃了。在我看来,我选择的不是更好的吗?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正是孩子的自主感在起作用,因为这种选择是他自己决定的,他的自主感得到了满足,当然比别人给他挑要高兴多了。

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自主感的方法是不要“自作多情”,包办一切。比如看到孩子渴了就给他端过来水杯,看到孩子摔倒了就赶紧跑过来扶起来,孩子刚要夹一口菜,家长就帮忙夹一大块到孩子碗里……

这些行为太可怕了,对孩子自主感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等孩子长大了,不主动学习,不主动锻炼,不主动练琴时,大人却要责怪孩子“懒,不主动”。孩子真冤枉。

比起安排孩子先做这个再做那个,可以问孩子:“你想先写作业还是先练琴?”这样的沟通方式就是让孩子有了选择权。孩子只有自己选择了,才会有很强的意愿去完成自己的选择。

伤害孩子自主感的行为有哪些?

1.家长监视

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家长在后面看着他,他当然很难有自主感,而是感觉这件事情是给家长做的。

2.设定期限或者威胁

“你必须在几点前做完这件事情。”“你做不好,等我回来收拾你或者等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3.跟别人比较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你怎么就是比不上某某某。”这是严重伤害孩子的语言,即使家长在盛怒之下,也千万不要说。


三. (R)归属感: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心理学上有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她的弟弟经常酗酒,这位母亲非常害怕她的孩子以后也会跟她的弟弟一样。所以她总是对孩子说:“你不能跟你舅舅一样,你不能跟你舅舅学喝酒。”她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使孩子非常厌压抑。有一天她的孩子终于喝酒了,他想:“我一喝酒我妈妈大概就安心了。”

实际上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过分照料(实际上是成人对自己心理上的照料),不但不是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是有害的。爱孩子,就要照顾他的精神需求、理解他,关心他的成长。

爱得春风细雨,不要爱得狂风暴雨。

接纳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独一无二的性情,理解孩子的性情才能接纳真正的他,并和他一起学习成长,和发展蓬勃的生命。

《正面管教》一书提到有9中性情的孩子,每一种都是那样的独一无二,父母不要拿孩子们之间进行比较。可能有些孩子天生开朗,而你的孩子天生安静,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接纳他。

真正的尊重是什么样子?

开开5岁,来幼儿园两个月了。一天他扒在院子的栏杆上,用脚踹地下的一株花。老师告诉他:“不可以这样!”他还是踹。老师说:“他是生命,和你一样。请你尊重这生命。” 开开说:“如果我继续,你会把我怎么样?” 老师说:“我不能把你怎么样。我会尊重你。但我会把你强行抱走,离开这个地方。” 开开点点头,转身走了。

这是开开人生的一大转变,因为他的经验告诉他,如果他不听话成人是要收拾和惩罚他的。所以他问老师:“你能把我怎么样?”,结果他确定老师不能把他怎样,他就安心了。他的改变已经开始。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孩子就会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假设一个孩子面对一件事情,他能胜任这件事情(C:competence(胜任感)),又是他自主选择的(A:autonomy (自主感)),他的父母也很支持(R:relatedness (归属感)),那么还能有什么力量阻挡他的成功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