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个宝妈的咨询:
Answer:三岁的孩子总是不听话,说什么都不听,实在太生气会打她几下,脾气倔还摔东西,怎么正确引导并教育他?
从你提问的几十个字眼中,有点育儿知识都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你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导致的。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不会说。3岁的孩子,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发现好玩的东西,就希望去探索下。而她不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做的。比如玩剪刀,玩马桶,乱扔玩具等,于是像你这样的父母,就会吼骂孩子,让孩子不要干这,不要干那。
可宇宙赋予了人类大脑在6岁前是探索期,驱使着孩子去不断探索,而你非不让她干,她肯定不开心啊,肯定不会服从啊,所以你就觉得孩子不听话。
孩子脾气倔,是因为你方法不对。让孩子吃饭,她不吃;让孩子穿衣服她不穿,打也没用,骂也没用,不做就是不做。大部分宝宝都是这样的,可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于是非常生气,就又吼又骂,可孩子还是没改变,于是,父母就觉得孩子脾气倔。
孩子摔东西,是因为你打她。她不听话你就打她,孩子就会觉得:①、暴力是被允许的,妈妈可以打我,那我也可以打别人;②、拥有一定的权利优势,就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妈妈比我大,力气比我大,就可以打我,那我也可以去欺负比我弱小的群体。
于是,当她不开心、不如意时,就会像你学习,使用暴力。她舍不得打你,或者打不过你,于是她就选择摔东西。
要想孩子改变,先要改变你自己!
因为听话,从来不是一个孩子该做的事。6岁之前,孩子初来乍到,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想要去探索下。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大脑的使命,每个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可我们很多家长,却喜欢用自己成年人的认知去鄙视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水不能玩,玩了会感冒的!”“遥控器不能老是按,按多了会坏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一直跟孩子说,还是就是不听,还硬要玩。
大哥大姐啊,孩子才3岁啊,她是在探索啊。如果一个成年人去这样捣乱,那是捣乱,可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啊,她的大脑神经需要连接,就需要这样去探索啊。
比如,玩水,是促进手的触感发育,因为水跟平常碰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比如一直按遥控器,按一下,空调就响一声,灯亮了;再按一下,又响了一声,灯灭了。这是促进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育。
可很多家长却自以为是的以为孩子在“玩”,你说是孩子幼稚,还是家长幼稚?
那么,难道任由孩子不听你话,脾气倔,乱摔东西吗?当然不是,其实用对了技巧和方法,孩子还是会听你话,不乱摔东西的。
1、想让孩子听话,就用孩子的语言孩子不听话,其实是不认同你说的话,或者说你说的话没有说服力,无法打败她的好奇心。那怎么办呢?“以毒攻毒”啊,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跟她交流,用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跟她讲道理,孩子自然就会听你的话了。
昨天中午,孩子吃饭又吃了一身,媳妇实在看不下去,就抱他去洗澡,等我收拾完,洗完碗到卫生间,发现孩子还在洗手盆里。媳妇已经开始奔溃了:“走,洗好了,我们去房间睡午觉······快点,不能再玩了,不然要感冒了······乐乐,快点!不然妈妈要生气啦!”
我赶紧给老婆使了个脸色,让她消消气,注意情绪。然后我用欢快的语气跟乐乐说:“乐乐,你看,小河马已经洗好了咯,杯子也已经洗好了咯,那我乐乐是不是也洗好啦?”乐乐看了看台面上的小河马和杯子(每次洗澡的专用伴侣,哈哈哈),看了看我,跟我点点头,接着我继续欢快的说到:“恩,那小河马和杯子也要睡午觉了,我们不能打扰他们了哦,来,跟它们byebye吧。”
然后乐乐就做了个byebye的手势,我就顺势抱起了他,接着说到:“小河马byebye,杯子byebye,毛巾byebye,水龙头byebye,谢谢你们陪我洗澡哦,我要去陪爸爸妈妈啦,晚上再来陪你们哦,byebye!”
然后我就顺利的抱起了乐乐,擦干身体后,去了卧室。媳妇在后面,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不难吧?是不是很简单,现在放下手机,就找个机会试试吧。
2、想让孩子脾气不倔,就用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穿蓝色的沙滩鞋,可孩子偏偏要穿布鞋。跟她说我们要去海边玩,穿布鞋会弄湿。可她不管,她就是要穿布鞋。跟上面的同理,还是没有get到孩子的点!
“哇,这双蓝色的沙滩鞋怎么这么漂亮啊,是谁的啊?”故意盯着她看,然后继续俏皮的说到:“哦,是不是我莎莎小朋友的?”得到她肯定的回复后:“哇喔,真漂亮,我莎莎穿上去后肯定肯好看了,来试试?”于是孩子就会立马扔掉手里得布鞋,要你帮她穿沙滩鞋了。
3、想让孩子不摔东西,你自己要以身作则,不再使用暴力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都可以使用暴力打孩子,怎么还有脸说孩子摔东西是不对的?羞不羞羞脸?
这话有点重,但事实如此!打孩子是最没有用的育儿方式,这是全世界育儿专家的共识!
要想孩子改变他的行为,靠打,是一点用也没有的!如果有用,你就不会在这里问了,对吧!那什么方法才有用呢?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说:“真正让一个人改变行为的,不是指责和打骂,而是发现他的优点!”
一个家长跟我说,孩子三四岁了,吃饭一直拖拖拉拉,打也没用,骂也没用,后来我就教了她这个方法,她回家试了之后,孩子吃饭再也没有拖拉过。来听听她的分享。
第一天中午吃饭,她特意拿了个钟表放在饭桌上,故意大声的说:“哇,12:13了,开饭喽。”一直到13:01,她的女儿晨晨才下吃完午饭。她又故意的说到:“13:03了呢,那晨晨吃饱了,妈妈要去洗碗喽。”
第二天,“哇,12:00呢,我们开饭喽。”女儿12:45吃饱了,她故意大声的说道:“哇,晨晨你今天吃饭速度变快了呢,昨天是48分钟,今天46分钟就吃完了,整整快了3分钟呢!我们晨晨吃饭速度越来越快了呢。”女儿很开心的笑了笑。
第三天,女儿特意问了她几点了,然后非常专注的吃饭,很快就吃完了,然后问妈妈几点了,她说:“哇,今天晨晨吃饭才用了18分钟呢,真是越来越快了呢。”
从此女儿吃饭再没拖拖拉拉过。
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就是用另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错误”,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去肯定她,孩子都追求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都喜欢被妈妈肯定,所以自然就会按你的表扬和肯定,持续不断的努力,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改掉了坏毛病和习惯。
这些方法对你家的娃有用吗?
想成为更智慧的父母,推荐订阅以下课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