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了要多喝水?吃香蕉?便秘表示你们太不了解我啦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一】

周末带孩子在小区玩,就听到一位大妈拉着自家两岁的孙女,把水壶递到她嘴里说:"赶紧多喝水啊!都便秘几天了!"

一旁另一位阿姨也是很关切地说了一句:"赶紧给买点香蕉吃吧!"

我笑了笑告诉她们:"阿姨,便秘可不是喝水吃香蕉就能治好的。"

"不可能吧?便秘不都是上火了吗?上火不就是因为喝水不到位吗?"大妈还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爷大妈,对喝水有一种蜜汁自信,很多现象都能归结到上火,需要喝水!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更甚。

孩子咳嗽了、便秘了、发烧了等等,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上火了?是不是水没有喝够?

当然,孩子缺水自然需要补,可并不是这些现象都和没喝够水有关,更不是多喝水就能治好的。

先不说孩子是不是便秘,即便真的是,家长再喂多少水也没有用!

同样,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香蕉可以通便,每次便秘了铁定会让孩子吃点香蕉。

因为他们都认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一定可以通便。

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表示,熟透的香蕉才有润肠通便的效果,而生的香蕉不仅口感发涩,果肉中含有的较多鞣酸抑制胃肠蠕动,摄入过多反而加重便秘。

香蕉不好保存,导致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香蕉,大多数都是还没成熟就被采摘销往各地。如果吃了这种未熟透的香蕉,别说润肠通便了,还可能加重宝宝的便秘!

美国儿科学会也明确指出:幼儿或更大一些的孩子出现了便秘,尽量少吃米饭、香蕉,以及非高纤维的小麦或面包。

因此认为多喝水和多吃香蕉可以缓解便秘,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哦!

再说,孩子几天没有大便,就一定是便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几天没有大便,还有一种可能是攒肚。

攒肚主要表现为婴儿在出生到2个月,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数很多。2个月以后,大便慢慢变成了每天1次,或者好几天1次,有些婴儿甚至一周到十几天都不排便。

宝宝攒肚是正常现象,因为宝宝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攒肚。

便秘的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大便干硬如球状或形成形便。

罗马IV标准提出,不大于4周岁的婴幼儿1个月中必须包含至少以下两种情况方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有大便滞留史,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大直径粪便,以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进行过如厕训练的婴幼儿可应用额外标准:如厕技能掌握后至少有1次尿失禁,或有可能会堵塞马桶的大直径粪便。

划重点,判断孩子是否便秘,并不是看孩子多长时间没有大便了。而是看大便的性状是否干结,同时伴随排便困难。

孩子虽然很多天没有大便,但是精神正常,吃喝拉撒也都不受影响,大便也不干,排便的时候并不费力,这都不是便秘。

而如果宝宝每次排便都明显抵触,在排便时表情也显得很不舒服,排出来的大便很干燥,即便每天都排便,也是便秘的表现。

【二】

先来看看便秘的形成原因。

便秘一般在医学上归纳为两大类,即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生理性便秘和病理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直肠、肛门或者神经系统类疾病,这在婴儿里占的比例并不大。

最常见的是功能性便秘,常见的原因有:

1. 喂养不当、挑食

如果家长在给宝宝冲调奶粉时,没有严格按照比例,把奶粉冲得太稠,或者水温不合适,没有用白开水冲调,这些都会导致宝宝不好消化,引起便秘。

母乳宝宝在刚开始添加辅食和米粉时,肠胃接受新食物的能力弱,也会暂时出现便秘。

此外宝宝的饮食结构不均衡,如果蛋白质类高淀粉类的食物摄入较多,碳水化合物较少,会使食物在肠道内发酵过程微弱,出现大便干硬。

如果纤维素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对肠壁刺激不够发生便秘。

一些家长喜欢给宝宝喂牛乳,牛乳中的酪蛋白与钙质比较多,同样易发生便秘。

还有家长制作辅食时特别精细,导致食物中的纤维素流失。因此辅食的制作不是越精细越好。

2. 运动少

很多家长担心宝宝爬不卫生,让宝宝爬行少。

刚学会走路,担心宝宝走路磕碰,让宝宝走路少。

等宝宝长大点,宝爸宝妈工作忙,带宝宝户外运动的时间短。

但是家长们在宝宝的喂养方面却并不含糊,每餐吃饱吃好。

这就导致宝宝吃的多运动不足,影响肠胃蠕动速度,不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宝宝便秘。

3. 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

家长没有对宝宝进行每日定时排便训练,让宝宝建立排便条件反射,养成按时按点排便的好习惯。

此外,家长给宝宝购买了带音乐功能的马桶,宝宝在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些宝宝习惯边玩边排便,边看书边排便,这些不良习惯都容易患上习惯性便秘。

4. 精神因素

如果孩子经常生活的条件突然改变,或者受到精神刺激,比如压力过大、心情烦躁,都会体现在排便问题上。

英国作家布拉夫曼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中也写过这么一个例子,杰里米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因为连续四天便秘进入综合医院儿科。

杰里米的妈妈说孩子时不时就会发生便秘,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情绪的困扰或消沉"之后发生。

为他们家庭服务的全科医生说,他的便秘是因为跟他喜爱的人分离而引起的。

杰里米非常害怕被抛弃,于是他把自己的粪便作为心爱之人的象征,因此他通过把粪便留在体内来实现绝对控制。

5. 肛欲期

1岁以后,随着括约肌发展,孩子会逐渐发现自己能在一定水平上控制大小便,当大便经过肛门,小便经过尿道时,黏膜会产生激烈的刺激感,从而给孩子带来高度的快感。所以,他们会通过憋便获得肛门快感。

当孩子学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后,重复呈现憋大便或憋小便,是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三】

日本学者饭野节夫曾在《儿童饮食与健脑》一书中指出,儿童便秘会变得"呆头呆脑"。

他在研究中发现,2 ~ 6 岁的儿童长期便秘者,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

可见便秘的危害巨大,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预防便秘可不是吃香蕉多喝水这么简单的事情。

1.合理搭配膳食

宝宝的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尽量多吃清淡的食物,少油腻。减少高蛋白、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

多吃当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1岁以后适当添加含有纤维素的粗粮,食物不要过度精细。

杂粮、燕麦、红薯、豆类、菠菜、西兰花、蘑菇等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在水果中,蓝莓、草莓、猕猴桃、火龙果、桑葚等这些带小籽的水果都能促进大肠蠕动。

2.抓住最佳时间训练孩子排便

宝宝排便意识增强是在2岁左右,家长会发现孩子想大便时表情和平常不太一样。这时是训练孩子排便的最佳时间。

①教孩子发出排便信号

教孩子学会自己发出排便信号,比如"便便"、"拉粑粑"等,来告诉父母他要大便了。

②教会孩子脱裤子

③教孩子正确坐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同时为孩子购买的坐便器越简单越好。

④排便时不要用玩具或者音乐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⑤训练孩子正确擦屁股的方法

无论哪一步,如果孩子能够正确完成,或有进步时家长都应给予恰当的表扬,会让孩子体会到入厕的快乐。

3. 接纳和尊重孩子的肛欲期

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必然的一个阶段,从内心尊重孩子的发展,最好不要在孩子尿湿裤子或者大便在裤子里时,去嘲笑或者发火,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延长。

4. 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刺激肠胃。

小月龄的宝宝可以平躺在床上,家长抓住宝宝的小脚丫,让宝宝的双腿向骑自行车一样活动。

等宝宝会爬行后,一定鼓励宝宝多爬。

爬行对宝宝来说能量消耗较大,通过爬行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5.让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对宝宝预防便秘十分关键。家长要安排宝宝固定的点排便,习惯后宝宝到了同一时间就会有便意。

如果孩子正在经历便秘的痛苦,家长还是要带孩子去医院,听从医生的指导。

自从有了娃,我们最焦虑的就是娃的吃喝拉撒。之前提起屎都会恶心半天,现在恨不得趴在宝宝的屎上研究性状!

这种心情也只有我们这些老母亲才能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