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其实是因为你不了解孩子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3
"



有人说,宝宝都是原装生产,但缺少说明书。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育儿难题,父母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各种育儿书籍、公众号好像都在给自己育儿意见,但看着孩子,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教。常常一不小心就收不住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被我们一吼,哭得更加厉害。如此恶性循环,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所谓“知吾子,方教子”——只有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才能读懂孩子的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打破恶性循环

我的邻居小叶是一个二胎妈妈。前几天她跟我聊过一个“生活小插曲”:

有一天吃过晚饭,大女儿好像和她说了什么,但她当时正忙着准备给小儿子喂奶,就径直向小儿子走过去。女儿突然冲过来愤愤地说:“我要打弟弟!”小叶感到莫名其妙,心想:弟弟没惹你,你为什么要打弟弟?看来之前为二胎到来给老大做了那么多心理建设算是白做了!

她说,她原本打算发火,但努力冷静下来。突然意识到,女儿可能不是真的想打弟弟,而是要妈妈的关注和爱。

于是,小叶开始跟女儿交谈。

她问女儿:“你是不是想和妈妈说话?”

孩子委屈地点点头。

“对不起,妈妈刚才没听到,现在我们来聊天吧!”

小叶陪女儿聊了一会儿后,孩子的情绪也平稳了。于是,小叶就问女儿:“妈妈没有听到你跟我说话,是妈妈不对,但是和弟弟有关系吗?”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没有”。自此,小叶再也没听到女儿讲过“我要打弟弟”这样的话了。


我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也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往往是通过间接、甚至错误的方式来表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冲过来说“妈妈我需要你的关注和爱”呢?


同样,反观自己。当我们和亲近的人吵架时,为什么是摔门而去,而不是说“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

这是因为梳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很难。这样一件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的事情,何况孩子呢?

回到刚才那个故事。如果小叶当时直接发火打骂女儿,被怒火控制的大人和被指责的小孩,注定两败俱伤,一个恶性循环也随即开始。

其实,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他们的行为大多是出于陪伴需求、探索欲望以及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当孩子出现看似“坏”的行为,父母如果能控制住脾气的爆发,冷静思考一下孩子其实是要什么,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你从心底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再完美的育儿技能也是枉然。有时候,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你在犯错,但我知道你仍然是好孩子”。





别给孩子贴标签

记得有一次去亲戚家吃饭,饭间亲戚故意逗孩子,向她讨果汁喝。孩子有点犹豫,把杯子往回一拉,做出不想给的动作。

这时候,亲戚笑着说:“你怎么这么小气”。

孩子听罢,撅起小嘴,把水杯抱在怀里,似乎用行动告诉我们:“哼,我就是小气,就是不给你喝!”

如果这时候我惯性思维觉得孩子小气,那孩子“小气”的标签就被贴上了。可我仔细一想,平日里让孩子分享东西,她不会抗拒,那这一次,可能是亲戚的“标签”让她觉得不舒服了。


想到这,我马上说:“我们小新才不小气呢,她只是还没准备好跟大家分享她的果汁呢!”

孩子听到后,随即挪到我的身边,脸上有种被理解的笑容。

我问她:“是不是之前没有跟大家分享过,所以不知道怎么做?”孩子点点头。于是,我顺势鼓励她尝试分享,孩子也十分乐意,把自己的果汁分给那位伯伯,还开心地和他干杯。

亲戚也十分配合,并且说道:“原来小新是个大方的好孩子呀,真对不起,伯伯错怪你了。”

孩子这时把头埋进我臂弯里蹭蹭,就像只小猫咪一样害羞。那一刻真的感慨语言的力量。


【不能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用鼓励代替批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了。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比如孩子没有跟阿姨打招呼,我们要鼓励他“勇敢一点吧!”,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害羞!”当有人给孩子贴了标签,爸爸妈妈要立刻帮他把标签撕掉!

就像我的故事一样,如果我和亲戚一样给孩子贴标签,那孩子可能就落入“小气”这个坑里,而这个坑,是我们亲手给他挖的。

有时候,父母容易带着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着急地给孩子下不公正的判断。只有当我们客观地分析问题,看清真相,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实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育儿方法和知识,而恰恰是对自己孩子的客观观察、感同身受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助资源快速掌握很多育儿方法,但是了解孩子,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观察和积累的。再强大的专家,都无法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形成的原因。而有父母十年如一日的爱和陪伴,才能“对症下药”,成为孩子最权威的育儿专家。这正所谓:知吾子,方教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