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人父母,一味的让孩子听话,是最“差劲”的养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经常会有父母在我跟前抱怨孩子不听话,也经常有网友向我发来私信,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更听话。

似乎作为大人,让孩子听话,成了一种执念,硬要把不听话这个“长势”给掰过来,才肯罢休,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出于职业嗅觉吧,对于“听话”这个词,我总觉不舒服,怪怪得,直觉告诉我,这背后大有问题。

首先,父母让孩子听话,背后有一种自恋,即我是对的,我是比你好的,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自恋是人类最本质的心理特征。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认,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人类最基础的生命动力。

而父母们,大人们,权威们,一般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更别说是承认这一点。反过来,为了掩盖这种心理,他们会裹上一层“为你好”的外衣,让你无法拒绝。

之前特别火的电视剧《知否》就将这种包裹着“为你好”,核心却是自恋的爱子行为演绎的淋漓尽致。

小公爷齐衡的母亲平宁郡主,为了儿子的前程,认为赵丽颖扮演的盛明兰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儿子,硬生生的拆散了互生情愫的小公爷和明兰。

这位郡主母亲根本不考虑儿子齐衡想要什么,她只是认为他应该得到什么,为此不断设计,这“计”更多的是出于她的自恋。

当然剧中打着爱子的幌子,表达自恋的还有顾家的秦大娘子,她的这份自恋就更深了,数十年谋划,为了家产、爵位,当然她认为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儿子真正要什么,她可以置之不理,因为她认为是儿子还不清楚,她必须为了儿子的前程负责。

剧中只是把这份“为你好”的自恋表达的更加彻底,但并非空穴来风,现实生活中,亦是比比皆是。

我的一位来访者,她从小听话、懂事(来自她母亲的评价),但是最近一年,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不能再继续工作了,不过她来向我咨询时,已经接受过正规治疗,已经好多了。

她在我的咨询室这样描述她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的性格特点:

我从小就很听妈妈的话,因为我们家我妈妈说了算,我爸爸不怎么言谈,我也很懂事,是大人眼里的好孩子、好学生。

小学、初中、高中,还有大学都是一个地方,离我家最近的地方上的,因为我妈妈说周末可以回家帮他干一些活,还可以省钱。

她说从小到大她朋友都比较少,别人不怎么尊重她,因为觉得她软弱,听话,感觉谁都能使唤。

后来按照母亲的想法进了一家国企单位,单位的同事也像之前的同学那样对待她,很多活都交给她做,面对糟糕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繁杂,慢慢的她的状态越来越不好,直到身体出现状况,老是头痛,没有精神,情绪低落,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去心理科,这才被诊断为抑郁症。

倾听完她的经历,对于她现如今的结果,我也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已经接触了太多跟她类似,从小听话、懂事,成绩好,有的堪称“完美”的孩子。

可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她们的自我按耐不住了,爆发了,问题就出现了。

而问题是怎么导致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听话哲学”。所谓的听话,就是你听我说,并且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不然你就不是个好孩子,甚至你就是不孝。

而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自我没有发展起来的个体,是难以承受的。因为这样的后果会形成一种向内的“攻击力”,让孩子产生诸如自责、道德品质不好这样的评价。

但是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生命最开始,每一个人都想自己说了算的,而最好的养育不是“打掉”这种说了算,而是教他们在什么规则之内可以自己说了算,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自己说了算。

而最“差劲”的养育就是一味的让孩子听话,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禁止你这样,禁止你那样,你要听我的话,我是为你好,我不可能害你,不听话,你就是大不敬。

孩子从小习惯了听父母的话,这就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心理反应,听话就会成为他与人互动的心理模式,当他听父母的话,他也就会听别人的话。

而这种所谓的听话,其实是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顺应外在的权威要求。

可是总有一天压抑的“会满”,会承受不住,于是心理问题就由此诞生,甚至因此做出过激的行为。

能来到咨询室求助的,承认出现问题的,可能还是好的,有的时候,问题会更严重。

北大弑母案的谢宇,从小大听话、懂事,成绩优异,是母亲和周围人眼里堪称完美的孩子,可是最后却做出了惨绝人寰的事情。

哪个是真实的他,听话、懂事,完美的孩子?还是北大的高材生,还是那个在暗处精心密谋的凶手?或许都不是,真实他一直被压抑着。

而造成压抑的结果,听话就是核心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是具有自主性的,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完全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和发展的。

所以,为人父母,当你迎接了一个生命来到你的世界时,你就要尊重他的自主性,就要通过倾听,沟通,教他、帮他可以自己说了算,不是让其一味的听话。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