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给孩子“训话”?高能爸妈都知道:聊天即教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如果几岁的孩子想买什么东西,大人不肯答应,孩子问“为什么妈妈你想买什么就可以买,我想买什么就不行?”,你会怎么回答?

一位妈妈说,“要是我,我直接说‘因为钱是妈妈挣的,所以妈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多简单啊,有什么费脑筋的!”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家庭教育中很多绝佳的机会,很可能被一些不想费脑筋的父母给完美错过了。

聊天即教育

父母都知道四个字——言传身教。身教,想要孩子什么样,自己先做给孩子看。言传,通过言语把父母的认知和观念传递给孩子。

“言传”到底如何进行?不同父母的操作大不相同。

有的用“命令”——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有的用“训话”——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就把孩子叫过来,批评一番,附带一堆大道理;

有的用“不动脑筋的回答”——对孩子的提问简单化处理,“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

但真正懂孩子、懂家庭教育的父母,不会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和训话,他们知道那样做既不能有效传递理念,也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也不会对孩子的提问敷衍了事,他们知道那样会错过跟孩子有效沟通的机会。

他们会耐心地用“聊天”的方式,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不知不觉就把家庭教育给做了。

比如回答前面的花钱问题,一些妈妈会说:

妈妈和你一样,也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买的。爸爸妈妈的收入是用来保证咱们全家人的生活,而且让生活越过越好的,所以咱们花钱一是要有计划,二是要量入为出,在负担能力之内消费……

孩子可能会就妈妈的回答继续发问,妈妈会用聊天的方式继续为孩子解说。

这样,孩子一个偶发的提问,因为大人的用心,就变成一次有家庭教育意义的聊天。

什么是真正的聊天?

命令孩子很容易,批评孩子也很容易,但和孩子聊天,对不少父母就有些困难,常常是一不小心,聊天就成了说教,说教又演化成针对孩子的批评,然后——就把天聊死了。

其实只要花些心思,把成人之间聊天的技巧平移到亲子之间,和孩子聊天是相当简单的事。

第一个技巧,平等——谁也不鄙视谁,谁也不碾压谁,大家站在同样的高度,用互相尊重的态度说话。

第二个技巧,轮流——你说,我也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

第三个技巧,自然——谁都不故作深沉严肃地“端着”,也不故作戏谑插科打诨说俏皮话,就是轻松自然地对话。

当然,这些技巧需要由父母有意识地使用,对喜欢碾压孩子、对孩子说教、不那么善于倾听的父母来说,可能是不小的挑战。

但如果我们能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培育起这样的聊天氛围,会收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也会为有效的“言传”创造更好的条件,约束自己、做出一些小改变,不应该是难事。

聊天的时机

一些家庭亲子之间很少聊天,是因为缺乏聊天的时机。

一是孩子大人都很忙,忙得没功夫互相说话。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忙作业、忙上班儿、忙练琴。大人要忙家务、忙督促孩子、忙看电视刷手机,也觉得自己根本没功夫跟孩子好好说话。

二是即便稍有空闲,大人和孩子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没时间聊天是个伪命题,减少把孩子“托”出去,一家人会多出很多“在一起”的时间,即便你认为那些班儿一个都不能少,送孩子的路上、和孩子一起吃饭时,也都有时间聊起来。聊天不需要长篇大论,三五分钟就能做一次轻松的小聊天。

聊不起来的真正原因,是大家无话可说。尤其是父母,即便想和孩子聊点什么,也常常苦于找不到话题。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可聊的话题比比皆是:

孩子的各种提问,只要父母愿意认真作答,就都是聊天的现成话题;

想安排孩子做什么事情,可以用“商量”替代“命令”,商量的过程,就是一种聊天;

像“我今天看到……”这样的随意闲聊,更是随时都能发起。

但需要留意的是,我们可以把聊天当成家庭教育的时机,但不必每发起一次聊天,都出于某种确定的教育目的。只为“教育”而聊,亲子之间的聊天就会失去亲密关系的意义,变得太过功利,而且容易成为“尬聊”。

聊天的频次

很多家庭缺乏聊天的时机,也就谈不上聊天的频次,甚至一些父母和孩子呆在一起一个小时,彼此都说不上几句话。

美国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用三年时间,跟踪来自不同阶层的50多组美国家庭,研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语言交流。

他们发现,一些孩子一个小时平均听到的单词数量是2000个,另一些孩子则有600个,一些父母每小时回应孩子250次,另外一些父母每小时回应孩子不到50次。结果就是,不同家庭的孩子到三岁时,累计听到的单词量会相差3200万个。

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的研究,关注的是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大脑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影响,他们认为,这3000万个单词的差异,会造成孩子之间智商、词汇量、语言处理速度、学习能力、成功能力、潜力的明显差异。

真心爸妈认为还不仅如此,亲子之间语言交流频次和沟通总量的差异,还会造成孩子教养的差异和父母教育孩子的困难程度的差异。

我们曾在不同场合观察父母和孩子,发现和父母交流互动很少的孩子,通常表现得更淘气、无聊、不遵守规则、合作能力较差,他们的父母,“管教”起孩子来,似乎也更加困难,需要不停使用命令、呵斥等方式。而和父母交流无碍、总是得到父母回应的孩子,则会更守规则、更有合作能力、更自律,很少需要父母“管教”。

聊天的质量

当然,仅有聊天频次还不够,能否实现“聊天即教育”,还要看聊天的质量。

一些父母平时和孩子说话很多,但会以“玩闹”的方式进行,比如“斗嘴”——你说这样,我非说那样,你来我往,能“斗”上好一会儿。但这样的聊天,就不能算是有质量的聊天,它既容易误导孩子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也会误导孩子把“斗嘴”当成聊天。

真正有质量的聊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有内容,二是有信息增量。这两个特征,其实都取决于父母为聊天贡献了什么。

父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为聊天注入高质量的内容:

一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经常用孩子提问或者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机会,为孩子解说“因果关系”——交代原因、交代结果、解说为什么某个原因会导致某个结果。

这些解说会帮孩子完成最初的认知和观念启蒙,并为孩子未来的良好行为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可以避免日后很多“管教”的麻烦。

比如,两三岁时,要求孩子上车后坐进安全座椅,一些父母会生硬地把孩子按进去,但善于解释因果的父母会和孩子谈论什么是交通事故、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受伤、受伤严重会怎么样、为什么不坐安全带会受伤,围绕这个话题,还会谈到交通规则、惯性。

二是在孩子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后,分享父母的经验、观念、知识给孩子,这些分享,会帮助孩子扩展知识面、加深对事情的理解、学习看待他人和外界的方式。

比如小学时孩子投诉班里的熊孩子,可以跟孩子讨论什么是不同、什么是不好、孩子的生活环境如何影响他的观念和行为;孩子聊起学习成绩,可以跟孩子谈论为什么人们得到好成绩会很开心,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有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差;谈起男孩、女孩的话题,可以顺便谈论性别差异、尊重身体、男女平等,如果孩子足够大,还可以谈论到婚姻、家庭。

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聊天,而且做有质量的聊天,基本上就不会经常需要严肃认真地“找孩子谈谈”,因为父母要传递给孩子的认知和观念,都在日复一日的聊天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且慢慢内化成为孩子的“三观”了。

剩下的,就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做给孩子看。身教结合言传,知行合一的父母,自然也会带出知行合一的孩子。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31.2 购买 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23.9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

标签: